《穿成负债小可怜》TXT全集下载_18(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张氏契书上的规定就是明晃晃的霸王条款,也是证明他们违法乱纪的绝对证据。乐谣并不清楚这个时代的法律,但她一直留着那张契书,确实就有寻找机会告发的目的。

没想到到头来这件事情根本不需要她亲自去做,但契书的作用依旧得到了实现。

“好。”她开口,轻声应道。

荆殊以为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脚步越发轻快起来。

但他还走出多远,就听到乐谣在后面,低声询问道:“你既然与家中的势力联系上了,应该很快就可以归家了把。”

他循声望回去,发现乐谣完全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好像这个问题就是她百无聊赖里,顺口一提的事情。

但荆殊脑海中却闪过一个模糊的念头。

他开始有些恍然,在方才知道了自己动用家中势力对付张氏的时候,乐谣那生气的反应,可能并不只是出于欠下人情。

她是不是也在担心,因为自己与家中联系上,所以可能马上会离开这个地方?

想到这里,原本就放下重担的荆殊,心情越发开心起来。

他放慢脚步,等着乐谣赶上来,然后轻轻地勾了勾她的小指。

乐谣受了惊一般缩回手,他也并不在意,只笑得嚣张,回应道:“你想得美,我还要在这里赖很久呢。”

乐谣捂着自己方才被他碰过的手,含糊不清说了句什么。

荆殊没有听清,她已经大踏步地小跑了出去。

——

接下来的日子里,乐谣更加地忙碌。

在维持码头摊子的情况下,她开始跟荆殊一起,开启了搬家的事宜。

原本的乐家小院是一处连篱笆都差点被腐蚀干净的简陋住所,经过他们这段时间的改造,已经树起了崭新的青竹围栏,建造得十分有生活气息。

乐谣还好,但乐阳从小就在这一处长大,得知要离开的时候还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以后……还回来吗?”他询问道。

乐谣回道:“我们到码头区主,这处也不是就荒废掉。我打算将院子后面改造成一处加工厂,让旁边的秦姨她们往后可以在那处干活。

“前面这个小院,还可以让她们照看一下。往后如果你想回来看看,依旧可以住到自己的房间中。”

如今,乐谣的生意已经初具规模了。

除了在码头的那处摊子,她还通过“加盟”的方式,在远陵江沿岸开启了数家自己的分店。

这些分店每月里都要依靠往来的船只,从她这里购置大量的成品和半成品,也是因此,乐家村的活计半点都没有减少,从夏天到秋天,越来越多的村民回到村中,通过帮乐谣做事赚取酬劳。

如果将这个院子空下来其实也恰好匀出了地方,对于乐谣食品加工厂和乐家村往后的发展都有好处。

乐阳听了她的话,稍稍放下心来,随后便跟着他们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伶红安排的那处小院就在她住所的隔壁,比她的地方稍微小一点,但也足足有五六间屋子,让乐谣几人住下是绰绰有余的。

乐谣简单地改造了一下,除了里面的三间屋子,其他的都改建成了小宿舍和仓库,方便接下来的生意往来。

新的住所明亮又精致,在经过了最初的不适应之后,乐阳也安心住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间张虎那边完全销声匿迹,一直都没过来找麻烦。

乐谣曾旁敲侧击询问过荆殊此事,得到他们被拖住的消息。

乐谣了然地点点头,猜测因为荆殊开始行动,张氏那边已经自顾不暇了。

半个月后的某一天,荆殊又找机会与泰然商行的管事牛二见了一面,不仅了解了张氏那边的事情进展,也得到了一些他想要的其他消息。

他离开前,牛二提醒道:“小主人,咱们在景康城这边的异常举动,老爷应该差不多已经知道了……您可得做好准备。”

泰然商行的分点遍布锦州,牛二联络其他兄弟偷偷帮荆殊递个信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因为要对付张氏,这边的分点近期活动便十分活跃,荆殊的老爹只要不瞎,随便就能发现端倪。

荆殊早在一开始让牛二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他想了想,点头道:“嗯,我知道了。我过两天再写一封信,你送回去,安抚一下爹娘。”

牛二有些无奈:“我听安哥说,老爷那边已经快坐不住了,他这段时间天天与您那个新夫子饮茶谈心,说着要亲自把您绑回去之类的话……”

荆殊一愣,随即咽了口口水:“还有这种事?”

牛二肯定地点了点头。

荆殊顿时有些头大地抓了抓头发:“这可难办了。”

他这辈子唯一怵的人就是自家的老爹,后来又因为老爹的关系,怵起了那些满肚子酸腐文章的夫子。当初他离家,就是为了避开这两方,出来透个气。

“您出来也够长时间了……”牛二在旁边劝道:“如果没有其他要紧的事情,确实该回府了。”

荆殊下意识摇摇头:“不行。”

如今张氏的事情正到紧要关头,乐谣这边也有意向扩大生意,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老实回家去读书。

想了想,他道:“你附耳过来,我教你怎么做。”

在牛二有些疑惑的目光中,他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

“这,这不好吧……”牛二已经从诧异转成了恐惧。

“有什么不好的,先把我爹引到阳安那边去,阳安温泉多,到时候他还能好好调养一下。”荆殊道,“我这边还有事,等到事情解决,我肯定就会回去了。”

“这,这……”牛二还是无法干脆应下。

荆殊干脆揽过他的肩膀,叙起旧情:“牛二,你难道忘了,那些年在山上,是谁带着你们出生入死的?

“现在我爹架子一摆,你就要背叛我了吗?”

“不敢不敢。”牛二连忙摆手。

荆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再也没有了拒绝的理由。

踟蹰片刻后,他咬牙答应下来:“属下会按照您的吩咐去办的,但是老爷那边相不相信……我就不敢保证了。”

“嗯。”荆殊点头。

他拍了拍牛二的手臂:“辛苦你了,好了,我先回去了。”

说完,他便干脆地离开了。

到了摊上,他正要找乐谣说话,却没找到她。

询问了正在看着摊子的江胜,他才知道乐谣往家中取东西去了。

他心中藏着事情要跟乐谣分享,又见此时摊上人根本不多,于是索性也往家中走去,准备去将人接回来。

但他没走上一会儿,就在路边一处书摊上发现了乐谣的身影。

如今码头越来越繁荣,每日里都有数只船只在这边停靠。巨大的人流能够带来巨大的利益,许多原本不看好码头的人,也纷纷过来支起了摊子。

像这种书摊,荆殊也看过几个,但他们大多不会摆得太长久。

毕竟在码头这边的都是一些卖力气的船工,根本没有什么人会愿意看书。

荆殊自己对着书本一类的从来都是敬而远之,但这一次,他见乐谣居然在这摊子上看得津津有味,甚至连自己走到她身边都没有察觉,不由得也来了兴趣。

他随意在摊上翻了翻,没有找到自己熟悉的普通典籍,于是实在忍不住,打断了乐谣阅读,询问道:“你在看什么?”

乐谣终于从书中醒过神,见到是他,又收起了被打扰的不悦。

“我本来想回家取点酱料,却路遇这老伯在这里卖书,便看了几眼。”她道。

“不是几眼‘而已’吧。”荆殊调侃,“江胜说,你已经离开好一会儿了。”

乐谣揉了揉因为一直垂着头,有些酸痛的脖颈,也意识到了时间的流逝:“……是我忘神了。”

荆殊随意拿了一本书翻看了几眼,实在没什么兴趣,复又放下:“这些东西既不是经书典籍,也不是什么有趣的话本,难为你看得这么认真,有那么好看吗?”

乐谣没有立刻回答,她正在想着该怎么跟荆殊解释。

但这时候,以为他嫌弃自己书本的卖书老伯却忍不住说话了:“这位公子啊,那,那经书典籍原本也是有的,已经在城中卖完了……

“小老儿知道剩下这些书籍没什么用处,也不敢收什么大价钱,既然这位姑娘喜欢,您二位就挑几本带走吧,银钱看着给一点就成!”

老人身上有股书卷气,看着是个识文断字的人。

但他显然并不会做生意,方一开口就已经自曝其短,直接言明了这些书没什么用。

荆殊正想回应,却听乐谣道:“这些书很有用。”

她的语气十分斩钉截铁,荆殊一时忘了自己要说的话,诧异地朝她看过去。

乐谣却没有注意到他的注视,询问道:“老伯,这些书籍是你在何处得到的?”

卖书的老人一愣,随即叹了一口气,幽幽解释道:“这,不瞒姑娘,我家祖父原本是锦州一位藏书大家。”

说着,他又苦笑一声:“我的祖父那一辈,天下还乱着,那时候各家但凡有点积蓄的,都会想着屯点粮食武器,但我祖父却不然,他喜欢藏书。

“一来二去,家中的书籍越来越多,金银积蓄却日渐减少,等到了我这一代,唉……怪我经营不善,如今家中连开锅都难了。”

乐谣点了点头,叹息道:“原来是这样。”

老人似乎很少有这样开口的机会,见她听得认真,便打起精神继续说了下去。

“近来,家中,家中实在揭不开锅了,我只能将这些藏书取出部分,开始售卖。这位公子方才提到的经文典籍是最好卖的,我原先在城中文曲书院外支个摊子,卖得比城中书店便宜,很快便卖出大半。

“但是,但是剩下这些,讲的都是些令人看不懂的东西,城中书生看都不看一眼……唉,我见东西实在卖不出去,便想着来码头这边碰碰运气,看看会不会有别的州府的人愿意将它们带走。”

解释完了缘由,他问:“您看……是不是能照顾一下小老儿的生意,买上几本回家看个趣也是好的。”

乐谣听完他的话,转而将手中的书本放下。

那卖书的老伯见状,眼神刚要暗下去,就听她说道:“几本不够,这里的书,我全都要了。”

第41章

听到她这么说,不仅是卖书的老人,连旁边自觉已经非常了解她的荆殊都吓了一跳。

老人开口再三确认了几次,知道乐谣没有开玩笑,便欢欢喜喜计算起价格来,连地上铺着的麻布都要送给乐谣一并带走。

荆殊则又随意地翻找了几本:“难道这里面藏着什么菜谱,是我没有找到?”

他话出口,又觉得有些不对,转而道:“也不对,如果是菜谱的话,你把菜谱挑出来不就行了吗?”

乐谣取过他手中的书:“你别乱翻了,这些书大都十分古旧,等之后我找人誊写出来之后,再给你翻阅。”

荆殊点点头。

正在收拾书的老者闻言眼前一亮。

“姑娘,你,你是说需要誊写书籍的人是吗?”他自荐道,“小老儿也学过字,如果你不嫌弃的话……”

“当然不会。”乐谣等的就是他这句话,“这些书本来就是您的,如果您愿意来帮忙誊写,那我是再满意不过了。

“只是……这些书我要放在家中,您方便每日上门誊写吗?”

“方便,方便的。”老人连连点头。

但他犹豫一会儿,又道:“我,我家中就剩这下我和一个年幼的孙女,她年纪虽然小,但性子却乖巧。

“誊写这些书需要不短的时间,我难以回家照顾她……”

他试探性地朝乐谣请求道:“我可以,可以带她一起过来吗?我保证她不会耽误什么。”

“可以。”乐谣笑着点点头,“你将她一并带过来吧,誊写期间,吃住我都包了。”

她指向新家的方向:“我家就在那边,待会我带您过去认认地方,您可以回家收拾一下,明天或者后天再过来。”

老人得了份赚钱的新活计,开心地在原地打了一会儿转:“好,好,太好了,谢谢主家,谢谢主家。”

“不必如此称呼。”乐谣道,“往后便要经常见到了,我叫乐谣,您是长者,可直唤我姓名。

“对了,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您。”

老人自陈姓关,单名一个越字。但他并不同意直呼乐谣的名字,于是以“乐姑娘”代替。

乐谣和荆殊则敬他年老,唤他作“关伯”。

三人一起动手,将摊上的书都打包好,荆殊直接将东西扛在了自己肩上,帮着送回了家中。

关越认过地方,便与乐谣告别,约定明日午时之后上门,开始誊抄。

他离开之前,乐谣旁敲侧击道:“说来,您看过这些书吗?”

关越不敢隐瞒,点头道:“是。不说全部,但这其中七八成我是看过的。”

乐谣有些诧异:“那……您对书中说的东西,如何看待呢?”

关越闻言,十分茫然:“如何看待?”

他愣了好一会儿,悻悻解释道:“这些书并不是正经的典籍,记叙的是农工的事情,也不知道真假。

“我年轻的时候定不下心,又被父亲拘着,这才把家中藏书看了个大概,还真没细想过如何看待的问题。”

乐谣有些了然,又有些遗憾地点点头。

她道了句“我知道了”,又亲自将老人送走。

关起了门,荆殊终于忍不住好奇心,询问道:“那些书到底有什么蹊跷,值得你这般小心?”

乐谣问:“方才你也看到了一点,你觉得如何?”

“我看的那本跟农耕有关,里面画了个古怪的耕犁,说是前朝常山一带的东西,用来翻山间崎岖地方的耕地有奇效。”荆殊回答道。

他也没发现其中的古怪之处:“就这样一个耕犁,怎的,有什么问题吗?”

“唉。”乐谣叹着气摇了摇头。

她问:“你难道不觉得这种事情意义重大吗?”

“意义重大?一个耕犁吗?”荆殊也有些理不清她的想法了。

“不仅是耕犁的事情。”乐谣指着那堆书说道:“这里面记叙了很多工具和新配方,多是前朝的遗留,而我还未在本朝看过。

“前朝距今已经有近百年,这段时间天下并不太平,一直在打仗,很多本该被传承下来的东西都流失,难得关家的祖先曾倾尽家财收集这些,真是一份大功德。”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