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贾放这才反应过来,这位刚才说的是监国的太子,从小有口吃毛病的四皇子,以及一直带兵打仗的大皇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三皇子在拉家常。

贾放悄悄叹了口气:谁想的,把四皇子拉来这里真不是欺负人吗?

五弟不怎么多说话,但是每每语出惊人,一出口就能把对方将死。三皇子继续说。

贾放这才想起这世上还有一个五皇子,虽然排行老五,但实际上是这几个皇子们的堂弟。

不知子放今日到此,会有怎样的表现。三皇子说着说着,脸上的笑容好似敛去了不少。

诸位,我们今日要再议一个题目,就是气。

气?贾放心想,我快被这种没有营养的奇葩说给气死了,这是真的。

各位,前一阵子,座中曾经有一位有过高论,说是我们平日里看着无色无形的气,其实也是很重的

贾放眼前一亮,将头抬起,见到此刻站在主位上的一位文士正满脸讥笑,望着贾放。原来,这是到了主客交接的时候。

贾放头一个想到的是四皇子,如此看来,是四皇子把他当初在东路流民营里的一番对话给宣扬开了。难道是他把自己推荐到这如意居里来的?

但他又马上想起三皇子刚才说的,四皇子最不喜欢此处。那位又不喜多说话,怎会有闲心思宣扬此事?

那么,应该就是身边这位了。贾放偏过头,见到三皇子正温煦地笑,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眼光里全是鼓励。

贾放沉默了片刻,站起身,大踏步来到大厅正中,团团作了个四方揖,自报家门:在下姓贾,名放,字子放。确实曾说过,气无色亦无形,但是有质量,也有压力。

他特地说了质量而不是重量,但应该没有多少人能听懂。但是有重量有压力这话旁人都听懂了,如意居里登时一片哄笑。

这真真是说笑了。

气要是气很重我怎么不觉得?有人挥手在空中扇了扇:明明扇起来很轻松很自如。

是呀,是好重,我每天顶着一团气,重得我的腰都直不起来!

救命我快被压死了!

哈哈哈哈

姓贾的我好像知道是哪家的子弟了。他家就从没人从这如意居的主位上风光地站着下去过

别提了,老贾家上阵提刀还有的可说,要他们坐下来把事理说明白还是多等几辈人再说吧。

言语里竟是损贾放和荣宁二府的,不过也不奇怪,荣宁二公自从贾演贾源那一辈开始,要么领兵,要么管着京畿防务。子弟中习武的也多,一直到了贾敬贾政这里,从军的风气才渐渐转过来。

要贾家人去学空谈老庄,那就真的太假了。

这是个孩子,还不太懂清谈的规矩吧?终于有人提醒,贾放怕是初学。

有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你们所说的清谈,不就是莫谈国事吗?贾放哈哈一声大笑,盖过了低下的议论。我没有谈国计,也没有谈民生,我谈的是气。

贾放说完,双臂一抱,抬眼向天如意居的天花板纹样很好看,他此前没有注意到,这时干脆仔细欣赏一下,看个够,顺便等周围人先说个够。

他这般对周围人不屑一顾的表情,着实令如意居里的不少文士都感到恼怒。于是有人大喊:立论,先立论,你说气是重的,先拿出你的论据,为什么?

贾放在这短短片刻之间,已经想好了他要怎生立论,让这些只懂得讨论老庄之道的空闲文人,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万物之理。

他抱着双臂,等旁人都说够了,才大声说:我有法子证明!

那你证明来看!

贾放便命人去拿了一枝蜡烛进来,不要那上等的无烟蜡,要有烟的。他吩咐侍从。

不一会儿,一枚还挂着烛泪的白蜡烛当真送了来,似乎是如意居的人还特意帮他测试了一下。

贾放命人将这白蜡烛点燃。这时天色已渐晚,这如意居里各处灯火尽皆点亮了,一室皆明。白蜡烛点燃了以后,一股黑色的烟气就慢慢升起。

看到了没,这就是明证。贾放说。

四周围的文士都抓瞎了,连坐在下面的三皇子都忍不住一脸懵:这叫啥明证?

很简单啊,你们看这烟是向上走的吧?贾放说,这是烛焰附近的空气经过加热,因而向上走。

这能证明个啥?底下登时有人反驳。

热空气向上走,那是因为它比周遭的空气轻啊!贾放笑道。

就算是比别处轻,可你这又证明了啥

刚说到这儿,说话的人突然自己卡壳了。

比别处轻,就证明这空气是有重量的了,否则又何来轻重之分。刚才说话的人自悔失言,忍不住轻轻地呸了一声。

这如意居里渐渐响起掌声,有人赞道:贾公子,小小年纪,颇得这辩论的真谛。

贾放连忙摇头,说:我有别的法子证明给你们看,气有重量,也有压力,利用它能帮我们做成很多事

谁知刚才不断反驳的人马上回过神来,高声叫道:不对,向上走的是烟不是气!烟气非气。

这如意居里的风向登时转了,一片鼓掌声笑声,还有口哨声,一起向对方恭贺。这群墙头草的着眼点在于,贾放刚刚将一个轻字引申为有重量,从而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而现在这边把蜡烛燃烧所产生的烟与贾放需要认证的气区别开,也就间接论证了对方观点的不成立。

白马非马,烟气非气。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