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2)

纯粹从言语文字游戏上来说,两边辩得都很精彩。

贾放却很不满意:老子真不是来参加奇葩说的呀!

他真正想的,是通过实证来证明一些容易被人误解的现象如果有一天大家都不动嘴皮子了,而是都动手做实验,这个社会还会是现在这副模样吗?

贾放登时笑着说:去拿一枚上等的无烟蜡来!

如意居的侍从看着有趣,应了一声,去而复返,竟当真拿了一枚名贵的白蜡烛回来。

无烟蜡就看不见烟气上升了。后头有人大声提醒贾放。

贾放登时笑道:放心,我定然让你们眼见为实!对了,你们谁能把我那个不成器的小厮唤进来。

今天跟贾放出门的,不是赵成,而是李青松。他应当是在如意居的门房和其他文士的仆从书童们一起混着。

贾放叫了李青松进来,小声在他耳边吩咐几句,还没忘了将自己的荷包连同里面的铜板和碎银子一道递给了李青松。

各位,稍安勿躁,我们稍许等上片刻,我就让各位眼见为实。贾放说完,又偷偷叫过如意居的侍从,小声问他们,刚才自己在自在堂喝到的茶,还有没有了。

如意居的侍从不敢做主,转头问了三皇子的侍从,话自然也传到了三皇子耳中,三皇子登时又好气又好笑,觉得这小子还真是会得了便宜还卖乖不过,总算是识得些好歹,知道茶叶的好坏了。

于是三皇子手中的折扇一摇,那头侍从们就真的去给贾放倒茶去了。三皇子却在心里默默生出些欣赏,这个小子,急智是有的,只可惜那性格而自己又偏偏已经先行一步,在桃源寨的事上先将了一军

其实现在想来,或许自己原本能与他相处得更好些的。

待到贾放喝了茶,吃了点心,精神振作的时候,李青松回来了,把荷包还给贾放,说:只用了十个大钱。

余人都支起了耳朵,听见了都想,十个大钱,究竟能买什么来证明贾放的论点。贾放却从李青松手里接过了一个竹篾的架子,和一团绵纸。

这是个啥?

贾放将那柄名贵白蜡烛直接插在竹篾架子底部正中,两枚竹签相交的地方。他看看不稳当,又要了些棉线,将蜡烛的底部与竹篾架子紧紧绑在一起。

接着他将竹篾架子撑起,又将已经事先糊好的绵纸撑开,绷在竹篾架子上。

这时旁人也已经看出来他手里这是个什么了,有人出声道:孔明灯!

对,正是孔明灯!

但凡见过这种能在夜空里慢慢升空的灯具之人,都已经在心里描绘这东西升空时的样子好像,确实,能说明一点儿什么。

我用的无烟蜡,你们总不会再把点燃之后里面的气体认作是烟气了吧?贾放笑道。

说着,他带头走向室外,来到如意居的庭院里,借了火,将灯上缀的那一枝白蜡烛点燃。

室外的气象条件很好,夜空明净,没啥风。

贾放捧着孔明灯,感受到灯内的热空气满满溢出来。他一边等待一边大声说:这就是实证。

说话间,贾放手中的孔明灯已经蠢蠢欲动,贾放便慢慢伸直双臂,轻轻松开手,那孔明灯便在空中冉冉升起。

这个实验,同时能证明两件事,第一,整座孔明灯,连同外面的灯具带里面的空气都有重量;第二,周遭的空气对这座孔明灯产生了浮力,才让这座孔明灯能够升空。升空所产生的浮力,正是气对其中的物体所产生的一种压力。这种压力超过了灯的重力,灯便升空了。

贾放不管他周遭的人将这番话听得似懂非懂,也没管李青松正在用满怀崇敬的眼光盯着他。

各位,你们如能动一动手,而不需在这里空谈,就能证实很多未解的疑问。何乐而不为?

他一番话说得傲岸,引起了文人们一阵小声议论。这些人最不喜欢旁人说他们是空谈,而更希望旁人说他们是雅士,贾放说得戳心窝子,偏生却又很难反驳。

好了,各位,你们的问题我已经解答了,实验我也做了,现在我要去追那盏孔明灯去了。

有人问贾放为啥要去追。

安全第一,小心火烛啊!贾放解释道,理论上,等到那盏灯里的蜡烛燃尽,这灯就会慢慢降下来。但是偶尔也会发生蜡烛将灯罩点燃的事,掉到民居上容易发生意外。所以我得跟上去

安全防火固然是一个理由,但真正的原因其实是贾放想借此机会离开这个清谈会,他实在是不想再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土行孙能土遁,普通人能尿遁,他贾放就能灯遁。

于是贾放带上李青松,一主一仆,匆匆向主人告辞。

各位,《礼》中有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陆放翁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动手,少空谈,各位一定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和我们所假想的并不完全一样。

贾放说完这一句,带着青松头也不回地出了如意居,紧紧地跟着在天空上慢慢悠悠行进的孔明灯,一路跟了出去,留下了一大群目瞪口呆的文士。

这些文士们彼此看看,终于有人问:这少年说的,难道是格物致知?

这是当年大逆不道的钦犯向奉壹所提的

行了行了,这少年又没提那向氏的罪人,他只是在说《礼》啊?

可是那意思,那意思多动手,少空谈,这不就是,不就是那人说的?

一群文士猜来猜去,瞬间把自己吓住了。连三皇子在暗处听了也皱起眉头:向奉壹啊

贾放却丝毫不知道自己犯了众人的忌讳,他和李青松追着那盏灯,从城西一直追到了城东,才捡到了残灯,彻底消灭了火灾隐患。

这一主一仆站在街道中央,惊讶地发现身边人潮涌动。有人在高喊:去,去东门宝塔四殿下跟人打了赌,要在那里做做个什么,实验,对,就是这个新词儿,实验!

第60章

东门宝塔原是京城东门附近一座寺院院内的高塔,始建于前朝。岁月悠长,连宝塔所在的那座寺院也已经被毁去了,这塔本身却依旧屹立不倒。每到夜晚,顺天府的人会在塔上高悬明灯,从没有一日黯淡。

在十四年京中一场变乱之后,这座城市耗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慢慢复苏。原先城中还有夜禁,但在十年前夜禁也取消了。城中的百姓晚间亦可以在城中走动,而这东门宝塔也渐渐成为京城的一大景观。宝塔附近也形成了不少夜市,有做吃食营生的,也有卖杂货的,还有做扑买游戏的,一向十分热闹。

贾放带着青松,随着汹涌的人潮往东门宝塔下赶过去。沿路他已经听说了事情的始末,乃是四皇子与人打赌,说是两个重量不一样的圆球,从高塔上掉落,一定会同时着地,而不是一先一后。

与四皇子打赌的对手显然不信,坚持认为重的圆球落地快,轻的落地慢。于是四皇子便提出,他要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做这个试验。

gu903();这还有啥好赌的?铁定是重的先着地啊?贾放身边有人大声笑道,你几时见轻的会先落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