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红楼]》TXT全集下载_3(1 / 2)

李长安[红楼] 临兵列阵 4769 字 2023-09-2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瞧瞧姑娘你这是想到什么地方去了?你要出门透透气,我们可巴不得,正好这段时间园子里人少。”

“恩?”

黛玉诧异的看了一眼紫鹃,随即想起什么,眼里闪过一丝错愕,有些无奈。

贾宝玉的病让贾府上下都不得安生,刚从这里抬回去的时候还好,可一醒来就犯了痴,嘴里说着胡话又发了热,吓得贾老太太连夜请了名医来诊脉,生怕断了贾府的香火。

可这一病,园里的姐姐妹妹谁不疼惜,每日轮番在床前哭一回,偏偏这谁哭、谁劝都不管用,生生熬了五六日才不说痴话。

热退了,人清醒了,却不言不语,连吃食都要人亲自喂,睁着眼到睡着,睡着了又被梦靥缠身吓醒。

要不是有大夫保证,只是受了刺激和打击才意识消沉,怕是贾府的人能把她生吞活剥,给贾宝玉偿命。

从思绪中回神,黛玉摇了摇头,脑中贾宝玉绝望的眼神挥之不去。

真不知,是谁的心更狠。

“人少些也好,免得又节外生枝,惹出一些麻烦来。”黛玉朝紫鹃笑了一下:“院里有王妈妈在,你们俩都和我们一块出去晒晒太阳,别到时候去扬州的路上,嫌闷得慌。”

听到这话,紫鹃放了心。

雪雁闻言笑起来,跟在黛玉身后往外走。

“想起上回从扬州都是好多年前的事,那时走的水路,一路到了京城,大半的时间都是在船上过的,仔细想想,还算是平静,要遇上大风大浪,在船上颠得更难受。”

“中间不曾下过船吗?”

“水路快些,下船、上船耽搁时间,而且一路上吃穿的东西早就备好了,所以基本不怎么靠岸。”

听着这些话,紫鹃忽地好奇起来,这沿着运河去往扬州,路上怕是能瞧见许多名山,只是将近半个月的水路,当真也不好走。

抬眼看向走在前面的黛玉,紫鹃不禁想起黛玉的身世。

嫁回扬州,算是回了故里,可如今的扬州,怕是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林宅等着黛玉回去。

三人从潇湘馆出来,一路说笑,不知不觉到了沁芳亭,黛玉面颊因走动变得红润,见着亭中无人,便往里去。

走近后一抬眼就能瞧见那副对联,黛玉微微一怔,随即想起了当初在这里重建诗社的情形,轻叹一声坐下。

扶着栏杆往水中看去,能瞧见成片的莲叶聚在一起,开得正盛的荷花引了不少蜻蜓飞来,瞧着倒跟画里一样。

“颦……林丫头。”

黛玉闻声有些惊讶地回头看去,坐直身子,收起了一身的慵懒劲儿,朝旁边雪雁和紫鹃看了眼。

两人点点头,托词去给黛玉拿东西便一块离开亭子。

“宝姐姐。”

“这段时间回了趟家,不曾去探望你,还心里有些愧疚。”薛宝钗在黛玉旁边坐下,看了眼水中嬉戏的鲤鱼:“今日见你气色好了许多,想必身子也是好了许多。”

已经想不起上回和薛宝钗这样说话是什么时候,如今心下释然,再想起那些事,只觉得感慨,并无别扭之处。

两小无猜最是能迷惑人心,总以为两个人能这么一直在一起,直到白发苍苍、垂垂老矣的那一天。

青梅竹马,当真是让人心动又浮想联翩的关系,可黛玉想,她和贾宝玉终究只是青梅竹马而已。

“你和姨妈向来是待我好的,我的性子,园里不知多少人瞧不惯,心底不喜欢。”黛玉往后靠着,忍不住笑了一下:“这园里,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你说是不是?”

“林丫头,你这是怎么了?”

“只是有些感慨,住了这么些年,终于是要离开这里了,一时竟不知该高兴还是该难过。”黛玉望着薛宝钗:“外祖母和舅妈都说宝姐姐是聪明人,连舅舅也欣赏你的聪慧和大方,不知……”

薛宝钗越发觉得面前的黛玉不是她第一回到大观园时见着的人,从那时起她们就相交,可不知何时起,黛玉便游离在所有人之外。

好似和从前无异,却又处处都不一样。

听到亭外传来的动静,黛玉抬眼看去,瞧见探春正往这里来,面上神情微变,扭头朝薛宝钗一笑:“外面风大,才将病愈,不敢在外面多待,既是有人来了,那我便不陪你了。”

起身朝外走,和探春迎面撞上。

探春怔住,不知该开口说什么,她同贾宝玉的感情一向很好,亲眼目睹了那晚黛玉用几句话“逼疯了”一个贾宝玉后,再见到“罪魁祸首”,竟是有些尴尬。

黛玉瞧着探春面上纠结,轻点了一下头:“你来得正好,我刚要走,还担心宝姐姐无人作陪,你倒是替我解了围。”

“……姐姐客气。”

“那我便不陪着你们,先回去了。”黛玉说完走出沁芳亭,走下台阶后突然想到什么,回身看向亭中的两人。

薛宝钗和探春对视一眼,向前走了两步:“你去看过宝玉吗?”

耳边传来风吹动柳树的声音,树叶沙沙作响,伴着青蛙的叫声,意外的抚平了黛玉的心,连带着刚才那一丝怪异的情绪也一并扫光。

“二哥哥身边有人照顾,我去了倒是添乱,更不提这几日我也病着,去了,若把身上的病气传给他,岂不是让他白喝了这么些天的药。”

黛玉俏生生的站在那里,一身蓝色的裙衫,比以往红润的气色,显得眉目越发生动、明媚。

“听闻李家的迎亲队伍已经到了。”

“恩。”

“那……”

“应是再过半月就要动身去往扬州,婚期在即,不好耽搁,可惜了,你才回来,我便要走。”黛玉说完,朝薛宝钗盈盈一笑:“我愿姐姐得偿所愿。”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了~

☆、第七章

竹影下的石桌上摆着的书让风一吹,连着翻动了好几页,书页翻动的声音吵醒了趴在桌上睡过去的黛玉。

黛玉睁眼,朝四周看了看,不见紫鹃和雪雁,院子里安静得连风吹动树叶的声音都格外清晰。

怎么一个人都没有?难道都午睡去了?

“紫——”

“姑娘你醒了?”雪雁拿着一件衣服过来,见黛玉已经醒了,不由笑道:“你的病可刚好,你要再病倒,过两日上花轿的时候怎么去。”

黛玉接过衣服披着,皱了皱鼻子,斜睨一眼雪雁:“平日里,外边那些人欺负你的时候不见你这么能说,我跟前你倒是能说会道,一张嘴,比谁都厉害。”

闻言雪雁连忙笑着赔罪,好声哄着黛玉。

离着启程的日子越来越近,贾府上下也能瞧见一些办喜事的样子,大红灯笼和喜字高高挂着,走进走出的丫鬟们都换上了夏衫,面上喜庆。

黛玉拿着书起身,眼波流转,挑眉盯着雪雁:“可有人来?”

“正要和姑娘说,老太太院里来了人,说是让姑娘去一趟,临行要走了,老太太心里惦记,想多和姑娘待会儿。”

黛玉轻蹙着眉,脚步停了一下,想了一下,把手里的书塞给雪雁。

“正好你给我拿了一件衣裳,我这就直接去,你帮我把书拿回去。”

“那姑娘不要我陪着你去吗?”

“不用,去老太太那里,还要你们陪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见谁,何况,院子里的事还不够你们忙的?”黛玉这几日光养病,还算闲,除了要试嫁衣,要让那些喜娘收拾,每日早上来一趟,午间才走。

昨天听她咳嗽了两声,才免了今天的罪。

想不到,成个亲竟然这么麻烦,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比起那年宫里娘娘回来省亲还要麻烦。

雪雁一听黛玉的话,忍不住笑出来。

“紫鹃可刚歇下,累得不轻,明天还得再清点一遍,免得有遗漏的东西。”

“那你还不去帮忙,在这里待着。”黛玉敲了一下雪雁的胳膊:“我可先去老太太那里了,要晚饭过后还不见我,你们再来接我。”

“是,听姑娘的安排。”

雪雁看着黛玉离开的背影,忍不住喊了一句:“人家李公子给的信,我们可仔细的收起来,免得到时候您要拿出来再看,寻不到了,还要怪我们。”

黛玉回身,雪雁早就跑得不见人影,不由暗恼——真不该纵着两人,越来越不知道规矩,这话也是能瞎说的吗?

可——李长安的那封信是迎亲的人送来的,黛玉拿到这封信的时候,从未想过,李长安这人的字行云流水、笔锋凌厉,像极了……

那个在大观园里迷路了两回的糊涂人。

从潇湘馆去往贾老太太的院子,黛玉一路上都在想,贾老太太这个时候让她去,是要说些什么。

“鸳鸯姐姐。”

“林姑娘来了?老太太刚醒,正好,你去陪着老太太说会儿话。”鸳鸯掀起门帘,引着黛玉往里走:“老太太,林姑娘来了。”

进了房间,黛玉看着贾老太太,笑着走上前。

“外祖母。”

“林丫头来了?”

乖巧坐在贾老太太身边,任由贾老太太握住自己的手:“外祖母这两日听说有些咳嗽,请大夫来看过吗?”

闻言贾老太太摇了摇头,叹了一声,盯着黛玉看,见黛玉眉目间少了以往的愁绪,心里竟是不知是喜是忧。

当时黛玉到她身边的时候,才那么小一点,一晃眼,都过了这么多年。

“你刚来的时候,才这么点大,瞧瞧,如今都要嫁人了。”贾老太太说完,拍拍黛玉的手背:“那李家公子未曾见着,要是能瞧一眼倒是好了,总能看出七八分来,是个什么秉性的。”

“外祖母净说笑,哪能一眼瞧出别人什么秉性?”黛玉垂下眼,嗔道:“何况,那李家的大郎不是一个好秉性的吗?李家二公子能差到哪里去。”

贾老太太面上表情一怔,竟是回答不上这句话。

李长安在外什么风评,怎么可能不知道?

大观园里都论过一回,处处说李长安是个纨绔子弟,从小比不上李西京,更别说秉性了,只怕是个风流的主。

这些话,黛玉不出门听不见,院子里的人难保不会私下讨论,天下哪里有不透风的墙,黛玉怎么可能不知。

“你心里——”

“外祖母的心意,我明白,可总是待在一处,也有些腻,如今这门亲事尽管突然,可却正好衬了我的心意,让我也能瞧瞧外面的模样。”

“你真这般想吗?”

“您知道我从不说假话,打小性子就是这样。”黛玉抬眼朝贾老太太一笑,沉思片刻:“外祖母,我想我也该回去拜祭父亲和母亲,离开这么些年,还未曾再回去过。”

前路未知,可比起已知的结果,黛玉更愿意去闯一闯,大不了再得一个油尽灯枯的结局,那也是她心甘情愿的。

陪着贾老太太说了半日的话,刚要走,忽地听到外面鸳鸯的声音。

“宝二爷,你——”

“你拦着我做什么,老太太的房间我还进不得了?”贾宝玉径直往房里走,边和鸳鸯说话边回头,一回头就瞧见黛玉站在那里。

四目相对,贾宝玉怔在原地,忘了来这里是做什么。

倒是黛玉见状,先笑了起来,盈盈福身道:“二哥哥,你来得巧,我走你来,老太太这屋里什么时候都有人在,倒也好。”

“你——要走?”

“说了一下午的话,正要走。”黛玉回身看一眼贾老太太,见她眼神里如同第一回见着她时的疼爱,轻点一下头:“外祖母,我先走了。”

“路上小心些,紫鹃和雪雁两个丫头是越发不知规矩,你不让跟着就不跟着。”

“我可不愿意她们跟着。”黛玉说完边往外走,掀起帘子时停了一下:“二哥哥,往后成亲了,可记得往扬州送一张请柬。”

七月二十一,荣国府嫁女。

即便不是十里红妆,却也做足了场面,不仅宾客如云,还贵客亲临,来的都是京中的权贵。

黛玉身披嫁衣,让紫鹃和雪雁扶着往外走,要去前厅拜别长辈才能上轿。

眼前一片绯色,黛玉握紧了手里的东西。

“姑娘,小心脚下。”

耳边忽地传来紫鹃的声音,黛玉一怔,轻点了一下头,立即听见珠帘晃动的声响,比起刚才更为紧张。

敲锣打鼓的声音越来越近,耳边的声音明明以往能清晰辨别,这一刻黛玉竟是完全分不出来。

黛玉深吸一口气,迈开步子,将玉镯戴回了手腕上。

那日李家的人登门提及迎亲一事时,特地让人把一样东西送到了潇湘馆,原先黛玉还不知是什么,打开盒子才知道是一只玉镯。

盒子里的那封信就是李长安给黛玉的信,信上不止提及了玉镯的来历,说是李家给过门媳妇的见面礼,入京时匆忙,忘了带,特地交托给迎亲的人转交黛玉。

信中一支干花,随着一路上的颠簸,到了黛玉手里时,已经不像样子,花叶碎了不少,看上去颇为滑稽。

紫鹃和雪雁嘲笑时,黛玉只觉拿着干花的指尖发烫,像是能看到李长安手忙脚乱,蹙眉耐着性子倒腾的模样。

“林丫头——”

黛玉听得贾老太太的声音,稍稍抬了眼,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一拜:“拜别外祖母。”

“到了扬州,可要好好的,若有机会,回京里来看看。”贾老太太看着面前的黛玉,仿佛瞧见了多年前的贾敏。

“拜别舅舅。”黛玉停顿了一下才接着道:“拜别舅妈。”

“好好好,这一路上,好好照顾自己。”贾政叹了一声:“这些年,你母亲若是瞧见你长成这般乖巧的样子,也会高兴。”

闻言黛玉垂下眼,并未应声。

喜娘和紫鹃见着贾府众人祝福的话都说了一遍,听到外面一声高唱“吉时到”,连忙扶着黛玉向娘家人最后一拜,便要往外走。

吉时可不能耽误,这上轿的时间得一刻不差。

gu903();转身时黛玉似乎听到了贾宝玉的声音,只觉恍然,心中惆怅——今日后,她与贾家,是真正的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