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徐浩那边,她给他发信息他不回,打电话他不接,他的一反常态,叫人匪夷所思。
麦收持续了五天。
冬小麦收割完毕,家家户户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晚上全村齐出动,办了庆祝好收成的流水席。
柳烟刚刚咬下一口新麦子磨成面粉烙的大饼,突然看到徐浩发的一条朋友圈。
长城烽火台半圆形窗下,徐浩搂着黄萍,吻得难分难舍忘乎所以。
从取景角度来看,这张照片的水准是自拍杆达不到的。通过两人的发型服饰分析,照片应该出自专业摄影师之手。
果然,柳烟猜对了!
徐浩在给别人的回复里说:“业内超牛摄影师,水平一流。看在我女朋友面子上,人家顶着大太阳陪我们爬的长城。”
一阵冷笑,无声地盘桓于柳烟心头。
她撂下筷子,当即删除徐浩和黄萍所有的联系方式。
埋头吃光碗里的菜,柳烟跟爸妈说想回家休息。再一次向收割机驾驶员道谢,她闷声不响地走到了贺家大门外。
贺大伯帮大妈抱着针线笸箩,连连叹气:“好好的孩子,怎么就醒不过来了?”
“谁说不是呢?那天他一回来就说头疼,我让他回屋躺会儿,哪承想一睡不起?”贺大妈停下活计,揉揉眼眶,“春生命苦啊,小小年纪没了爹妈,自个儿又……要是有人不嫌弃他,愿意照顾他一辈子,咱可一定把人留下。”
贺大伯的叹息一声重似一声:“哪家的姑娘能这么实心眼?”
“我听说,六十里外张家村有个21岁的姑娘,模样性格都好,就是——”贺大妈欲言又止。
“是不是有残疾?”贺大伯腾地一下站起身,丢开针线笸箩,“你没应承人家吧?你可不能把春生往火坑里推!”
贺大妈苦笑:“这话说的!那个姑娘只是走路不大利索,咱们春生呢?植物人!到底哪边是火坑,你自个儿掂量!”
“唉!”贺大伯愁云满面,“实在不行再说吧……”
“伯伯,大妈,春生不是植物人。”柳烟推开半掩的院门,走了进来,“他只是太累了,这一觉睡得有点长。”
“柳家闺女,你来了。”贺大妈招呼柳烟坐到身旁。
柳烟摇摇头,站到院子当中:“伯伯,大妈,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贺大伯贺大妈面面相觑。
很快,贺大伯说:“乡里乡亲的,你有啥就说。”
“二老不用担心,以后护理春生的事情,交给我。”柳烟双手交握垂在身前,忽然,她朝两位老人深深鞠了一躬,“如果你们不嫌弃,我想留在春生身边。”
“啊?!”贺大伯吓了一跳,“你不是和徐浩……”
“分手了,就在刚才。”柳烟抬起头,目光清澈明亮,“伯伯,大妈,我愿意嫁给春生,哪怕他一直昏睡,我也会和对待丈夫一样陪着他、照顾他。”
贺大伯略微缓过神:“不成。柳家闺女,这么重要的事情,得跟你爸妈商量才能定。”
“二老放心,我爸妈支持我的决定。”柳烟朗声说,“明天就是个宜嫁娶的好日子。我想过,一切从简,定亲礼、三金全免,伯伯大妈作为男方代表,只要去一趟我家就算订婚了。”
贺大伯贺大妈愣在原地:“你这孩子,婚姻大事……”
“对了,有两件事,我要事先声明。”离开贺家前,柳烟说,“第一,我不图贺春生的财产,等他醒来,同意和我领证,我们先去做个婚前财产公证;第二,如果他醒了,不同意和我结婚,我也不勉强,立刻搬回自己家。”
贺大伯艰难地挤出六个字:“你真的想好了?”
柳烟粲然一笑:“是的,我想好了。从明天起,您和大妈就叫我春生媳妇吧!”
作者有话要说:-亲爱的读者大宝贝,我的新文《醉春烟》开始连载啦!
-天然甜文,不添加人工甜味剂。
-乡村背景,乡土气息浓厚,对白以河北省唐山地区方言为基础稍作加工。
-V前随榜,V后日更,有事提前请假。
-喜欢就收了我吧,顺便求个作收,谢谢大嘎o(^3^)o
爱你们!
朵滢然
第2020-08-16章
【晋江文学携手作者祝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平安康乐!同时温馨提醒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少聚集】
第2章春生
清晨,雾气弥漫。
新星村的一切都像笼罩在白色的薄纱里,虚幻而静谧。
柳烟的生物钟很准,睁开眼刚好是五点。
她作息规律,没有睡懒觉的习惯。
但是今天,她不想早早起床。
太阳被迷雾遮挡,院子的公鸡仍然照常打鸣。不多时,母鸡也开始发出咯咯哒的叫声,提醒柳烟该去收鸡蛋了。
她打定主意,至少躺够半小时再开始一天的忙碌。
柳烟翻个身,右手枕在脑袋底下,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贺春生高挺的鼻梁上。
他的鼻型叫希腊鼻,从山根到鼻尖呈一条直线,从侧面看非常立体。
据说,拥有这种鼻型的人,是与生俱来的理想主义者,有艺术天赋,还有洁癖……
“渴,水——”
贺春生忽然开口说话。柳烟反应极快,披衣下床,用吸管杯盛了半杯温开水喂给他喝。
忙完麦收和订婚,悉心呵护了他半个月,她终于盼来了曙光。
自从上周复诊摘掉鼻饲管,贺春生可以自主吞咽食物,柳烟已经料到他会有苏醒的一天。
说来也怪。
脑部没受过外伤,没有器质性的病变,贺春生神经反射正常,不是医学定义的植物人,却足足昏睡了一个月。
柳烟觉得奇怪。
换个角度,她又觉得自己的判断没错。
或许这是一种非典型性嗜睡症,只是医学尚未给出合理的解释。
一开始,乡亲们议论纷纷,大家都以为柳烟被徐浩踹了臊得慌,赌气选了这么个“废人”订婚。没过多久,他们承认看走了眼,柳烟是真的把自己活成了贺春生的老婆,有模有样,踏踏实实。
每天,她在他耳畔重复数次:“春生,等你一醒,我俩就去领结婚证!”
女儿打小就自立,凡事都是自己拿主意,柳烟的父母未加阻拦,他们心知肚明,拦也拦不住。
柳家一家三口都姓柳。
老爸柳振华,老妈柳卉兰,柳烟是独生女。
柳烟回乡创业,和父母商量过之后,注册了三棵柳农产品公司。
她开出优厚条件,通过转包的形式,流转了新星村村民的500亩耕地,建成家庭农场,致力种植无公害小麦。农场一期进展顺利,土地已经通过无公害认证,预计今年九月能够种下头茬冬小麦。
普通小麦和无公害小麦的售价相差很大。
比如七月收获的普通小麦,售价是每吨2500元。而无公害小麦每斤的收购价在2元左右浮动,换算成以吨计就是每吨4000元。
市场前景不错,柳烟斗志满满。
一家人齐心协力,农场的事理得很顺。
眼下最大的难题,是这个即将成为她丈夫的男人,何时才能病愈……
贺春生喝了水,并没有睁眼,而是嘟哝了一声“苦”,舌尖舔了舔嘴唇,眉间川字深刻。
柳烟打开蜂蜜罐,用最小号的调羹舀了一勺,轻轻涂满他的唇瓣。
“尝尝?”
愁眉苦脸的表情消失了。
“甜。”他小声说,眼皮微微动了动,却没睁开。
“甜就对了,这是洋槐蜜。”柳烟帮贺春生掖好被角,“我去做早饭,今天你想吃什么?”
贺春生沉默不语。
很快,他鼻息均匀,重新坠入梦乡。
他目前恢复情况良好,在半清醒的状态下完全能够吞咽粥类和软面条。
柳烟想了想,决定做和昨天一样的蔬菜碎肉末蛋花大米粥,营养全面,贺春生吃起来也不费劲。
贺春生是孤儿。
他刚上小学,父母因车祸意外身故。众多亲戚里,只有大伯大妈愿意收留他,待他如亲生儿子,抚育他长大成人,还节衣缩食地供他读了四年大学。
贺春生也不含糊。
谁对他好,他记在心里,默默回报。
三年前,贺春生毕业回村,先是给了大伯大妈一笔养老钱,之后兴办农场茶园、翻修父母留下的老屋,不到一年就摘掉了贺家贫困的帽子。
紧接着,他出钱修缮了村办小学的教室,并且毛遂自荐,担任了孩子们的编外全科老师。
经济情况好转,当年嫌弃他是累赘的亲戚蠢蠢欲动了。
柳烟从乡亲们的闲谈里得知,贺春生不在乎外人怎么评价他,他只对大伯一家人好。至于那些想要吸血的亲戚,他一概不理。
乡亲们还说,这次贺春生病倒,之前埋怨他翻脸无情的亲戚,反倒沾沾自喜,庆幸没有惹祸上身。
柳烟心里悄悄疼了好一阵。
这样一个外表强大的汉子,现实中却是如此孤独无助。
陷入昏迷的病人,亲属不懂护理的话,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请护工到家里照顾。由于柳烟主动请缨,贺家大伯大妈感激不尽。而当他们一听柳烟的条件,顿时吓得瞠目结舌。
当地的风俗一贯如此。
只要行了订婚礼,即使不领证,也相当于正式结婚。
“那个……柳家闺女,你可得想好了,万一春生醒不过来,你就是二婚头了。”
柳烟心态乐观:“大伯,大妈,他没病,很快就会醒的。”
面对柳家一家的豁达,贺大伯贺大妈反而显得拘谨。他们老两口既操心侄子的病,又担心柳烟只是一时逞能,虽然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但总归谈不上知根知底。
柳烟是行动派。
她用实打实的表现打消了贺家长辈的顾虑。
为了方便照顾贺春生,柳烟暂住在贺大伯的旧房子里。
起初,贺大妈做好了六人份的饭菜,叫柳烟给她爸妈送饭。大妈说:“都是自家人,甭客气!”
柳家夫妇过意不去,想婉言谢绝又怕伤了亲家的心,左右为难之际,柳烟的姥爷摔伤,住进了县医院。两人一合计,跑去榆西县城租了个能住宿能做饭的房子,轮流照顾老人。
临走时,柳妈妈特意叮嘱柳烟:“我俩不在村里的这段日子,你下厨做饭,勤谨点啊!”
“妈,我知道了。”
贺大伯贺大妈比柳烟的爸妈大十几岁,已然步入老年人行列,除去农活和小规模养殖,他们的体力确实不够支撑更多的家务。
柳烟默不作声,赶在做饭前“占领”厨房,以精湛的厨艺征服了长辈的胃口。
胃被征服的人,还包括贺春生。
每次咽下柳烟亲手烹饪的美食,他唇边总会漾起一丝微笑,似乎在说“好吃”。
农场前期准备工作就绪,柳烟聘请了两名应届中专毕业生把好质量关。作为负责人,她给自己实行了弹性工作制,不用时时刻刻留在农场。
一日三餐,假如贺春生恰好醒着,柳烟就先给他喂饭。
好在他“善解人意”,几乎不会在饭点醒来,所以柳烟的每顿饭都能安心享用。
处暑节气一过,早晨明显有些凉了。
柳烟收好母鸡新下的蛋,挑了两个卖相最佳的打成蛋液,淋在沸腾的米粥表面。
昨天下午,学长方硕发来短信,提到一个坏消息——今年优质小麦种子断货,花两倍价钱预订也不一定能买到。
柳烟愁上眉梢。
她申请到了县农业局的专项助农资金,但是没有种子,一切都白搭。就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总不能随手捡块石头炖汤喝吧?
锅里的粥咕嘟咕嘟冒着泡,另一边的电饼铛飘出香味。
“香!”贺大妈站在厨房门外,她没有改口□□生媳妇,依然称呼柳烟“闺女”,“我就爱吃你烙的葱花鸡蛋饼。”
柳烟转过身,笑着说:“大妈,我烙了好几张呢,管够。您先喝点热水,五分钟后咱们开饭!”
贺大妈点点头,突然换上一副不大自在的表情。
“闺女,我有个事……”
“怎么了?”柳烟问,“您脸色不好,是不是着凉感冒了?”
贺大妈叹了口气,说:“那个……你大伯的表妹,就是徐浩的妈,一大早打电话质问我,为啥同意你和春生订婚?还说晌午前要来家里,当面问你到底是咋回事。”
柳烟关掉电磁炉,把粥锅摆到餐桌隔热垫上。
“她不会以为,照片里徐浩抱着的女生是我吧?”
贺大妈说:“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你大伯那个表妹就是故意装糊涂。”
“没事的,大妈。”柳烟盛了半碗粥,放在灶台右侧,“前半天我得去农场。赵阿姨要是到咱家了,您打我手机,我立马赶回来。”
因为这个小插曲,柳烟食欲全无。
她喂贺春生喝了半碗粥,自己一口没吃,匆匆喝了点凉白开,便直奔三棵柳农场。
董芳正在上网,听见办公室门响,回头一瞅,不禁愣了:“柳姐,你咋了?跑得满头大汗。”
柳烟眼前发黑,赶忙坐到椅子上:“你的存货呢?给我一颗。”
董芳拉开抽屉,把糖罐子推到柳烟手边。
“敞开吃,下一个包裹明天就能到邮局。”
连含三颗宝石糖,柳烟终于头不晕眼不花了,环顾四周,不见另一位员工的身影:“薛枫去哪儿了?”
董芳说:“她发现一块风水宝地,说是建成智能温室不错,可以种彩色小番茄、红椒、黄椒和秋葵。估计这会儿她正查看土壤情况呢!”
柳烟垂下眼帘,胳膊往前一伸,指尖轻叩桌面。
“理想很棒,什么时候能照进现实是个问题。”
“柳姐,说白了不就是钱的问题嘛?”董芳直言不讳,“我跟你打包票,只要你拍板,我立刻找人过来盖温室。”
柳烟婉拒:“董叔叔赚钱不容易,我不能要。”
董芳坐到柳烟对面。
“柳姐,我到你这儿来工作,我爸特别高兴。他说,种地的农民经常被人瞧不起,难得有你这样的有志青年回乡创业,他很想投资一笔钱进来,亏损他自负。”
“不行。”柳烟不加犹豫地拒绝。
“我的眼光不会错。”董芳努力争取,“新星村这里土地肥,种粮食、种蔬菜只赚不赔。柳姐,你再考虑考虑呗!”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