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33(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知道了,总是在意,难忘于心,不做点什么心里实在难安。”

“呵呵~”

恪姬似觉有趣的掩面笑了两声,“那就去做吧……”她说话时微微伸展腰肢,虽有媚意丝丝,却也认真,顿了顿,“若有需要帮助而我又力有及之处,不妨来梅香阁寻。”

“多谢夫人。”

第106章谢家之人

元华在离开梅香阁后。

上了恪姬让人备好的马车里,在若有所思的沉吟中,往城西的方向而去。

她没有去看、也没有问,只是感觉到马车在往鱼市靠近。

一路七绕八绕,行过穿堂,驶过小巷,在鱼市里绕了一大圈,期间还换过两次马车,车夫也换了两个。一炷香之后,总算到了目的地。

“小姐,到了。”

元华被领进一座普通的宅子。青石台阶,庭院厅堂,正坐着几个人……有男有女,衣着也都很寻常普通。

在她出现的那一刻。

他们的目光都纷纷落到了他她身上。

元华神情淡然自若的看着他们。她本是要见姬怀瑜,既然同意了,就一定会见她,现在却让她先见这些人。

必有特别的原因……以及,他们看她的目光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复杂感觉。

其中有一名年龄与她差不多的女子,正扶着坐在旁边的妇人站起来。

妇人虽然衣着寻常普通,但模样气质看起来,与寻常大户人家的主母无差。看着她的目光似带着慈祥,似带着淡淡打量与探究,又似带着一丝期待、一些说不上来的复杂情绪。

但那名少女看她的目光却不怎么友好。些敌意,有些抗拒,更有一些难以形容的厌恶……

气氛有些微妙的静凝。

那么多人却谁也没有先开口说话。

都在看着元华,显然在等她先开口。无形中也有些压迫落到她身上。

当然……

这种压迫对她而言没有丝毫作用的。

“我要见的人应非是你们?”他们显然认识关素素、此前曾有极深的交集;但她不认识他们、未深查过关素素的背景。便避开了该有的话题。

不过,也大致猜到了一些……

他们这般神态与模样,与关素素应是亲友关系。而与四皇子有联系,必非寻常家族,极有可能是……谢家。

四年前,关素素被关家送到元台山。

四年前,谢家因与前朝余孽挂勾而被围杀,自此之后,明面上已经没有了。暗底下或有残余,这到可以解释为何马车一路行来换行隐蔽行踪……

“听听她说的这叫什么话?!”

那名扶着妇人的少女心态有些炸,“像这种忘恩负义的人,就不该来见,小心又被她回头告发!”

话音一落。

在场几人的神情都暗了暗,氛围微冷。

他们原本想看元华会说什么。

但元华神情淡淡的什么也不说。对上他们的目光也没有丝毫闪避。淡然有礼,情绪内敛,瞧不出丝毫端倪。

最后还是那位妇人出声打破了僵局,“瑶儿,不可对你妹妹无礼……”

说着走过来,拉起元华的手,端祥着她。

就这么看着……

妇人微有些皱纹的脸上的神情,和蔼又带着一丝难掩的悲伤,“让姨母看看……几年不见,你也长这么大了,你娘……唉,罢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此刻再提也无意义。”

语速有些慢,似带着几分追忆往思。

元华眸光微敛,心里极快重组着信息。关素素曾经说过,这一生,她最后悔的事情,就是一意孤行,听信了馋言,铸下大错,葬送了谢家……信她的,被她背欺骗;她信的,却欺骗了她,到头来满盘皆输。

加之方才,少女说了个‘又’字,大致始末已不难猜测;四年前,关素素受人蛊惑做了有损谢家的事情,告发谢家的存在以至引来剿杀。

心念至此。

她方才缓缓道:“这一生,素素最后悔的就是一意孤行,听信了馋言,铸下大错,葬送了谢家……这些年来,素素无一日安宁,日日夜夜,伴古佛青灯;也悔恨、也不甘,病榻于缠绵,至死不得释怀……”

妇人听得有些动容眼中多了些怜惜。拉着元华坐到了椅子上,“好孩子,别说了,知错就好,不再犯就好……”

少女闻言嗤之以鼻,“那又怪得了谁?”倒也是知道关素素被送到乡下的事情,心情到是觉得舒服了不少。

元华:“怪我。”不争不辨。

少女似没想到她回答得这么平静直白。虽然听不出有什么情绪在里面,却也不会让人觉得她是在搪塞。

冷哼,“事到如今,后悔又有什么用?”

“比继续执迷不悟更好不是吗?”

“你这是什么态度?”

“素素的态度……有什么问题吗?”元华询问的言语态度十分有礼。

乍然看没什么问题。

可就是这种风轻云淡的态度让少女不快,“做错了事,如今再见,难道不该认错、不该诚心道歉求谅解?当年,要不是你暗中通风报信,引官兵前来……”

“瑶儿!”

妇人声音微严厉地打断了少女的话,“过往如何,再追究已无意义,只要你妹妹已知错,肯回头、与我们同一阵线就是最好的结果。”

元华坐在旁若有所思的听着。吃了口茶,继而将茶杯捧在手中,有些轻叹……也有些意外姬怀瑜的这一手。她若真是关素素,为了弥补过错、为了讨回在元台山的凄苦与不公;此后,必然会与谢家同心协力。

但她,不是关素素。

不过在一定程度上或有相同的方向。

她抬眸便对上妇人亲切期盼的目光,“素素知晓,不会再重蹈覆辙。”

之后。

便是问起一些她在元台山的过往。在得知关素素在庵堂的清苦日子时,似都显得有些震惊与意外、又适时解释昔时正被金吾卫追捕围剿,而无力分心顾忌于她……等等。

元华只是听着。也许真无力顾忌、也许是无心在意,现在都不重要了。

他们似不清楚那位帝姬也在元台山,又或者只有部分人知道、因并未问及至此;只着重问了她为何被五皇子送入京、以及又与国师牵扯上……

嗯,问的是寿典从宫里被送出来一事。

她一点也不想回答。

也就在这时。

姬怀瑜总算来了、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

“殿下。”

原本坐着的几人纷纷起身见礼。

少女眉眼间也已经染上一抹盈盈笑意,上前两步,微微欠身一礼,“瑶儿见过四殿下……”身轻体盈,连姿势都显得十分优美动人。

“不必多礼。”

姬怀瑜白皙俊美的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目光随之落到元华的身上,对上她一片淡然而波澜不惊的神色,笑意似越发温柔而迷人了几分。

第107章如何相识

她,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很特别。

风轻云淡。

倒有几分相似……

姬怀瑜心里淡淡划过这个念头,道,“未先告知,便安排了此事,望二小姐莫怪。”

“是四殿下一片好心,素素该感激才是。”元华对他‘四殿下’的身份,自然而然的接受了,没有表现出什么意外或惊讶,只是一片风轻云淡又有礼的态度。

是她性情本就如此。

即使此前不知道他的身份,在此刻突然得知,也不会将惊讶意外写在脸上。

姬怀瑜微微一笑,“我带你去后院走走吧。”

即使是显露了身份。

也仍自称我,无形中显得平易近人了几分。加上他本就与生俱来般的温柔优雅,很难让人抗拒这份无形的渗透力。

“娘……四殿下为何这么相信她?就不怕被她反咬一口吗?”名唤瑶儿的少女摇头妇人手臂问。实在想不明白,看着结伴离去的二人,有些说不上来的吃味。

不过,更多的还是担心。

要让那南蛮皇帝知晓四殿下与他们有牵连……届时,四殿下处境必将艰难。

“殿下自有分寸,你就不要瞎担心了。”

“可是……”

“她毕竟是你妹妹。”

“哼,我才没有这种妹妹!”

瑶儿很不高兴的甩手离开了。留下前堂里坐着的几人,各自对视,眼中神情或是不明、或是晦暗难测……

方才的问话中。

尚未问出什么有用的消息。倒是个有心思的,也难怪殿下想让她回归谢家。

但问不了消息。

代表对谢家尚有芥蒂,可不是什么好事。

最后,还是妇人思忖出言道,“回头我再与她谈谈吧,当年之事,她终归年幼,这些年想必也受了不少苦……疏离谢家,也在情理之中。”

……

后院。

比不上那些豪门大院。但也清幽雅致,假山亭台,竹林旁边,一片流水石桥。

“此前幸得殿下出手相助,小女感怀于心……”

“早有人为此谢过我,二小姐不必再提。”

“原来殿下已经见过他了。”

“偶然遇上,又匆匆别过罢了,倒未及细问他入京欲为何事,”姬怀瑜说着,抬手拔开拦在眼前的枝条,让元华先行。

动作说不出的优雅而优美。

“多谢……”

竹林小径。

许久生长出来的细长枝条未经修剪过。虽不至于挡路,但不时仍需将之拔开,以免枝叶扫面入眼。

“小女曾听他提过……应与圣族有关。以及国师九君恒。圣族入京,是九君恒的算计……但具体小女便不太清楚了。”

姬怀瑜闻言,若有所思的沉吟不语。而俊美的脸上仍带着温柔笑意,目光则落在不紧不慢走在前面的灰色清影。

许久,才道,“原来如此,倒是令人意外……”

元华步入亭子中坐下,自然而然的询问,“为何会觉得意外?”

姬怀瑜笑而不语。走到亭子护栏边,打量着亭外清幽的柳树竹林之景,“令尊曾入宫请陛下为你赐婚。”

元华微微看向他。不过,因为他是背对着她,只能看着他雪白的优雅身影。

她虽不知此事。

但听他这么说已能猜到是谁。

果然,只听他接着不紧不慢道,“冒昧问一句,二小姐与国师是如何相识?”

元华似沉默良久,“也许……他只是认错人了。”

一句认错人了。

似回答了姬怀瑜的问题,却又有更多的疑问、信息在其中。不过,第一反应让他想到的仍是‘九君恒将她认成寅良’。

是因为某些原因。

无法分辨两个人。

才会在寅良身上下百蕴香么……但即有百蕴香,在那之后,为何又将她带走?

是为了逼寅良出面,又也许……症结仍在她身上。

他能感觉到她未吐实。

但也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

姬怀瑜转过身来看着元华,神色温柔,没有异样,对上她似正在看着他的目光……

微微一笑。

心中却有无数思绪划过。

她比他预想中的更难以揣测。风轻云淡的神情,教人看不出丝毫端倪。知道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后,他自然而然转移了话题:“二小姐接下来有何打算?”

元华似微微沉默、或者犹豫了一下,才道:“小女打算回去,继续行将行之事。”

“二小姐将行何事?”姬怀瑜声音温柔问,“可有需要帮助之处?”

元华没有立刻回答。微垂眸,细长的睫毛,在苍白的脸上投下一片深深浅浅的阴影,“殿下可知一个地方?”

“何地?”

“美人庄。”

轻轻一语落下。

气氛似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变化。像被风拂过的水面有涟漪阵阵扩散。

姬怀瑜看着微微坐在那里的元华,笑意还在,却没有说话,似在打量、又似在审视般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许久,方才问了一句。

“你要如何做?”

元华淡淡对视着他的目光,继续说:“法外之地,不该常存……”声声字字,如珠玉落银盘,掷地有声。

……

一封密信。

从慈宁宫而出,连夜送往清州方向。皇帝在知道太后有动作后,松了口气之余,却又仍有忧虑于心……

那些已被尘封的过往,再度被翻出来。

昔时。先祖皇帝意外亡于前朝余孽之手。他初凳大位,总有人不服,那时虽有她,以雷厉风行的手段镇压、杀了一些人。

但终究过于血腥。

非为皇者该为。比起杀尽前朝的臣子,他更希望留下那些愿效忠于天成的。

因此,与她有了争执,到后面越演越烈。而真正决裂的导火线,是因为那个人……

一个外姓人。

就险些致他这个皇兄于死地。当时,若非太后也插手了此事,挡在前头,她怕是真要杀他。

再后来。

离宫音讯全无,直到许多年后,才渐渐有了她的消息。在道观清修,不问世事,他虽不住她会安份,但看在血缘亲情的份上,只要不再涉足朝堂事,他也就既往不咎。

然而,她还是把手伸到京城来了!伸向老五,伸向国师……她,倒底又想做什么!

皇帝心里越想越烦躁,拿在手里的奏折也看不下去,随手就扔回了桌案上。继而揉着有些疲惫而隐隐胀痛的额头,往后一靠,闻着挂在身后上方的药墨香。

才觉得舒服了一些。

便不由得想到了老大的几分好,念在心中;又想到皇后提起为老大选妃。

选的是关尚书的大女儿……

又想到关尚书的二女儿。

刚刚放松了一点的心情又烦躁起来了。只要一想到是元台山那位的人,他就耿耿于怀难安……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