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朱佑樘朱厚照父子,还是其他的大臣,对于戴珊的话都没什么反应,因为早就猜到戴珊会这么说了。
同时大家也都知道,戴珊这一次可是吃了一个大亏,憋着一口气,估计这一段时间都察院都会向疯狗一样到处咬,大家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陛下,臣以为此策或可斟酌一二!“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人站了出来,声音浑厚的说道,这个也没出乎朱厚照的预料,这要是没人出来乱搞,直接通过了,那才是自己想多了,想的太美了。朱厚照顺着声音看过去,脸上的表情略微有些古怪,他没想到站出来的居然是他,兵部尚书刘大夏。
刘大夏与戴珊是同年,这个朱厚照知道,两个人的关系也很好,这个朱厚照也知道。
可是戴珊脸已经丢了,这个时候帮助戴珊出头已经没意义了,那么刘大夏想说什么呢?
“陛下,臣以为此事需斟酌!“刘大夏见到朱佑樘点头,便开口继续说道:”密奏为监察天下官吏而设立,可是难免会让人用来相互攻讦,一旦官员攻讦之先例被打开,那么朝廷上下怕是会无宁日,臣以为是不是从长计议,先从三品以上大员开始。“
朱厚照看了一眼刘大夏,眉头一皱,他实在是想不到为什么刘大夏会出来说这样一番话。
事实上朱厚照对刘大夏的感官还不错,当然了,这也是从日常接触之中来看的,而不是历史上的刘大夏。
历史上的刘大夏说起来有一件让所有人都恨得牙齿痒痒的事情,那就是他藏匿或者焚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海图。事情大概就是汪直听说越南和老挝打仗,还打输了,就向皇帝进言说:“安南之地,秦人辟之,汉人复之,唐设交管,宋伐升龙,就是本朝,也有张国公南征伟绩。如今圣天子在上,他们国中生乱,我们应该趁机去打回来,打下来后,把不听话的人小脚趾砍掉,从此以后,就没有交趾,只有交州!“
成化皇帝说:”好!“
汪直就趾高气扬的来到兵部,要调取永乐年间对安南用兵的纪录,以作参考。可刘大夏坚决的把档案扣了起来,就是不给,还说服了当时的兵部尚书,终于把这件事平息下来了。
这事一直都是野史记载,可是这里面就没有郑和海图什么事情,不知道怎么就传成了后来的样子,朱厚照一直是不相信的,何况刘大夏当时只是一个兵部的六品郎中,还藏匿,还不给,还硬顶汪直,作死也不是这么作的,直接抓起来吊着打了。
所以朱厚照一直觉得这事就是扯淡,朱厚照此时也有些担心了,万一是真的呢?
之前一直忙着,这个事情还真的是忘记了,回去之后得赶快去找一找,把郑和下西洋的档案找到,那里面可不光有海图,还有宝船的建造方法,郑和宝船啊!想到这里,朱厚照连眼前的事情都顾不得了,他走神了,不过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而是非常短,因为朱厚照被一个声音给惊了过来。
“臣以为刘尚书之言荒谬至极!”
这个人声音很大,而且语气非常的不善,这么大的声音直接将朱厚照从走神之中拉了回来,转头看过去,朱厚照发现居然是沈禄。虽然脸上没什么表现,但是朱厚照却在心里面暗笑,显然沈禄这是憋不住了,如果密奏之事被刘大夏给挡回去,他就彻底完蛋了。
三品大员试行,那有个屁用,一旦有一段时间密奏没有成效,陛下会觉得此策也就那么回事,那自己岂会不完蛋,这件事情必须推下去,拼命也得推。
第一百四十三章君臣博弈
沈禄这个人朱厚照接触的不多,大都是通过他的行为来判断他这个人,不过这个时候看到他站出来和刘大夏硬刚,朱厚照心里面还是很满意的。
无论什么事情,谋划很重要,但是操作也很重要,如果这个时候沈禄不敢顶上去,那么这个人就是不合格的。事实上沈禄自己也应该明白,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件事情开始了,那么他就没有退路了,一旦选择转圜,那么他根本等不到转圜完成。
刘大夏提出来的三品文官开始,然后逐步的向下,如果真的是这样,沈禄根本就等不到向下推广他就会灰溜溜的滚蛋。
“朝廷施政,岂可因噎废食!“沈禄掷地有声的说道:”扬州案为祸何其猛烈?朝廷上下颜面尽失,在这样的时候,刘尚书不思为国定策,反而在这里顾东顾西,此乃为臣之道?官员互相攻讦,何为互相攻讦?既然被攻讦,那就有值得被人攻讦的地方。“
“如果立身持正,何惧他人弹劾?密奏又不是用来定罪的,只是用来监察的,密奏到了御前又不是不查了,朝廷还是要密查的。“
“没有的事情,如何会被顶罪?弹劾之人如果诬告,朝廷自然要惩治他们。”
沈禄越说越激动,语气也变得激昂了起来,转身对着朱佑樘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密奏既然开了,那就不能是小打小闹,当在全国实行,各地七品以上官员皆可上密折。各地致士官员,亦可上密奏于朝廷,这些人在野,有时候比朝廷官员更为看得清楚。”
朱厚照看着沈禄,心里面对这个人越发满意了,致士官员是朱厚照不曾想到的,但是却被沈禄给提出来了。
要知道做权臣,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乾隆皇帝之所以惯着和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凡是乾隆皇帝交代给和珅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样子的事情,和珅绝对能给你办得漂漂亮亮的,而且还很听话,至于和珅贪污的钱财,最后归谁了?
和珅一倒,嘉庆吃饱,这句话可不是光说说而已,比如这一次的盐政,即便没有寿宁侯他们倒手,朝廷也拿不到钱。
当然了,吏治清明的时候就用不到这样的策略了,朱厚照觉得短期之内,沈禄这个人可用。
刘大夏被沈禄怼的有些难受,脸色涨得通红,强自辩称道:“即是国策,那就要做到万无一失,岂可胡乱实行,自三品以上官员实行,成则可推广至天下,败,则可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如此何乐而不为?臣起奏陛下,纳银开中曾经也被认为是良策,是善政。”
“可是事实证明,并不是,如果当初纳银开中之策也在小范围内试行,朝廷也能早早的意识到此策不妥,尽早终止,岂有今日为祸之烈?”
朱厚照忍不住看向了刘大夏,这是把特区给憋出来了?或者说是实验区?这当然是一个好想法,但是放在这件事情上并不合适。
如果是关系到百姓民生的,如此做自然是最好,不求快,但求稳,可是这是整饬吏治,这就不合适了。至于刘大夏说的互相攻讦,要的就是你们互相攻讦,你们官官相护,那这个游戏还怎么玩?你们争、夺、抢,这才是皇帝需要的。
至于你们攻击官员的目的是他屁股底下的官位,还是出于忠君爱国,这不重要。
扬州知府齐欢攻击扬州转运使刘琦,为的自然是刘琦屁股下面的官位,可是对皇帝来说,这都不重要,因为这帮助朝廷揪出了一个大贪官,这就足够了。一旦这种制度立起来,那么官员还敢像现在这样肆无忌惮?你不怕盯着你官位的人把你给举报了?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吏治才会变好,现在大明的吏治实在是太烂了,可以说一言难尽。
“陛下,臣以为此时当慎重!”这个时候户部尚书佀锺也站了出来,一脸严肃的说道。
随着佀锺站了出来,刑部尚书闵珪也站了出来,躬身道:“陛下,事关重大,还是该审慎一些!”
朱厚照面无表情的看着站出来的两个人,又看了看三位内阁大学士,脸上露出了一丝玩味的表情,如果说今天的事情是一个巧合,那是打死朱厚照都不相信的。看了一眼剩下的三位尚书,朱厚照想知道这些人会不会站出来,如果他们也站出来,那就好玩了。
不过这些老狐狸显然没有朱厚照想的那么幼稚,剩下的三位尚书站在原地一动没动,丝毫没有表态的意思。
朱厚照看了一眼佀锺,他这个户部尚书还真的是豁出去了,这几次都是冲锋在前,显然佀锺这是下了狠心了。对于盐铁司在户部的事情,佀锺这是要负责了。在朱厚照以为这就完了的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正是内阁大学士谢迁。
“陛下,密奏牵扯太广,影响太大,理应先找地方试一试,臣以为当审慎对待。“内阁大学士谢迁向前了一步,躬身道。
此时的通政使沈禄已经是一脸的灰败了,他也知道他被针对了,他知道这件事情或许会被反对,但是没想到会如此的激烈。
三位六部尚书出来反对,剩下的三个人虽然没出来,但是没有发表赞同的意见,那意思就很明显了。现在内阁大学士谢迁又站了出来,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内阁的三位大学士对自己也不满了。沈禄可不觉得这是谢迁一个人的意思,这应该是整个内阁的意志。
在这样的情况下,陛下同意他们的说法,沈禄一点都不奇怪,一旦陛下同意了他们的做法,那么自己这个通政使就做不长了,想到这里,沈禄顿时心如死灰。
朱厚照也看向了谢迁,同时还看向了刘健和李东阳,这件事要是没有他们参与,这才是有鬼了了。这些老狐狸没有一个好相与的,现在就要看老爹要怎么做了,如果真的答应了这些老狐狸,那么自己的谋算就白费了,同时也让他们压倒了皇帝,这是一次胁迫。
一旦妥协,后面的事情就不好办了,可是如果硬扛,后面的事情也不好办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和而不同
朱厚照还真的是有些担心老爹了,这件事情如果不成,那就真的要出问题了。
大殿里面的气氛骤然紧张了起来,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朱佑樘做出回答,虽然之前官员盐政的事情,朱佑樘选择了妥协,可是这一次大臣们信心却并不足,所以他们也没彻底的反对通政使沈禄提出来的政策,只是想要换一个办法给堵回去而已。
沈禄面容死灰,几次想要开口,可是几次都没说出来,应为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沉吟了半晌,朱佑樘终于在大家期盼的心态之中开口了:“诸位爱卿说的有道理,的确是某国之言,朝廷施政,的确该小心谨慎,多一恶政,不如无政。密奏制度小范围测试一下,然后在定下是否大面积推广,这是好事情,诸位爱卿做的不错。”
听到朱佑樘的话,沈禄差点没一个跟头栽倒在了地上,完了,全完了,自己这一次算是死定了。
朱厚照则是眉头一皱,他想到了老爹会妥协,但是朱厚照觉得事情应该没这么简单。
前面盐政的事情老爹已经妥协了,现在这些人又摆出了这样的姿态,是个皇帝都受不了,这是什么?这是胁迫!朱佑樘虽然是仁君,可是不代表没脾气,老实人发脾气反而更吓人。压下自己想要站出来的冲动,朱厚照继续看着,他相信老爹应该还有后招。
“陛下圣明!”诸位大臣连忙躬身道,开始拍马屁了,显然这是为了安抚皇帝的情绪。
朱厚照心里面顿时冷笑不已,听你们的就是圣明,不听你们的就是昏聩,这明君昏君还真的是好判断。
“诸位爱卿免礼吧!”朱佑樘笑着说道:“只是朕觉得着三品以上官员实行密奏制度,这不太妥当,三品以上的官员要么封疆大吏,要么就是朝中重臣,让他们使用密奏制度,不全面,怕是也没什么收获,所以朕觉得不妥。不过既然不能全面试行,那不如挑几个省份试行吧!”
“一来可以做试点,如果是恶政,可以及时阻止,二来从上到下大小官员皆有,覆盖完整全面,可以更合适的检验密奏之策是否合理可行。”
朱佑樘的话一出来,朱厚照顿时松了一口气,嘴角也露出了一抹笑容,老爹就是老爹,这温润无声的解决方式,自己怕是要学一辈子了。
老爹的容忍度很高,对大臣也非常的宽容,但是不代表他没原则,对事情没有自己的看法,他只是不喜欢和大臣们应刚,总是以自己的智慧寻找切入点,然后很巧妙的将事情办成,让大臣们想反驳都没法反驳,这就是政治斗争的智慧。
朱厚照不禁佩服起老爹来了,转头看向下面的大臣,这些人先是一愣,随后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吃了死苍蝇一样,显然朱佑樘的这个提议让他们非常的不舒服,很不舒服。
倒是一边的通政使沈禄,双眼恢复了光芒,整个人都气势都变了,由希望到绝望,现在又有了新的希望,沈禄怎么可能不激动?只见沈禄身子都颤抖了,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然后大声的说道:“陛下圣明,此策前无古人,实乃陛下首创,当为后世楷模!“
听了沈禄的话,大家全都转头看向了他,果然奸佞小人,如此献媚取宠,当真是枉读圣贤书。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这也不是和沈禄计较的时候了,而是这该怎么办。虽然只是将三品以上改为几省实行,可是这完全就不一样了。三品以上的官员那都是大员,大家在这件事情的利益是一致的,基本上不会有人出来搞事情,即便有一两个猪油蒙了心的,那也很容易按下去。
可是换成几省实行,这就完全不一样了,哪怕是一省实行,那也不一样,这一省上下多少官员?那可是什么等级的都有。
不说他们互相攻伐,哪怕有一两个有想法的,上书求表现,搞出一些什么新政,只要让陛下意识到密奏的好处,这个事情他就停不了,到时候他们也没法反对。不过在场的也都是大佬,略微想了想便明白怎么回事了,于是便都躬身道:“陛下圣明!”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