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行。”原饶说。
“今天应该没票了。”林苒说,“票得提前预定。”
“那明天或后天。”姑姑突然想起,“果果能看吗?”
“唔……”林苒知道这是部军事题材的片子,还真有些担心,“我等下问问邹风或其他主创。”
“哎哟!”姑姑顿时来了精神,开始询问八卦。
林苒自然愿意说,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
收拾碗筷时,门铃响了。
原饶说:“我去开。”
打开门,他愣了下,抄起手笑道:“怎么是你呀?”
果果抱着时珵阳送她的熊猫,探出头偷偷地去看,叫道:“珵阳叔叔!”
林苒吓了一跳,差点把碗摔了,回头一看,还真是时珵阳。
时珵阳愕然,不善地瞟了原饶一眼。
姑姑走出来,看到时珵阳一阵惊讶:“哎呀,是时珵阳同学!”
时珵阳急忙喊:“林老师好。”
“好好,快进来!”姑姑招呼,接着问林苒,“你们怎么认……”接着一拍额头,“我傻了,你们都是明星,怎么会不认识呢?”
果果已经跑到时珵阳面前,眼巴巴地望着他,觉得十分惊奇——怎么在姑婆家里也能碰见珵阳叔叔呀!
时珵阳伸手摸了摸她的头,把礼物递给林姑姑,十分不好意思:“抱歉,这么晚还来打扰老师。”
“没事没事。”姑姑急忙说,“你工作特殊,理解理解。很忙吧?不会才放假吧?”
“没有。”时珵阳看了眼还处在惊讶中的林苒,“林小姐是您……”
“我侄女儿!”姑姑笑道,对林苒说,“我是珵阳高中班主任。”
“这么巧?”
“可不是。”
原饶走过来,笑眯眯地对果果说:“走,舅舅带你楼下去玩,姑婆要招待客人。”
果果摇头:“我认识珵阳叔叔。”
原饶笑容微僵,有点心碎。他今天和果果的感情增进不少,还以为自己在她心里有分量呢。
林苒说:“表哥和时先生很熟的样子。”
原饶冷笑:“考试的时候老和我争第一。”
“那是你技不如人!”姑姑说,“洗碗去!”
原饶一僵,不过家里就这么几个人,林姑姑肯定不能走开,林苒和时珵阳认识,最好也留下来。
总不能让他继父一个人在厨房忙活吧?他只能去了。
时珵阳问林姑姑:“听说原饶在国外工作?”
“之前是,以后就去燕城了。”
时珵阳点头:“去了燕城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我。”
“那太麻烦你了。”
“搞不好是我麻烦他呢。”时珵阳见茶几上纸笔,拿起来写下自己的名字和电话,“我看原饶绝对是社会精英,将来大有可为。”
林苒问:“你和表哥是同学?”
“同级。”他说。
“回回争年级第一。”姑姑补充,“结果高考的时候都保送了,硬是没分出胜负来。”
林苒哈哈大笑,笑着笑着就哭了:“呜,学霸的世界……”
时珵阳没待多久就告辞,林苒见时间已晚,也准备回酒店。
时珵阳问:“你住哪里?”
林苒说了酒店的名字。
“这么巧,我也住那里。”时珵阳微笑,“我有车,顺路载你吧。”
林苒犹豫起来,一边是不想麻烦他,一边是不想麻烦原饶,最后,可能是和他熟悉一点,她选择了不麻烦原饶。
到了酒店,两人一起下车。
林苒抱出果果,果果已经昏昏欲睡了。她小心翼翼地用毯子裹着她,毯子直往下掉,时珵阳走过来,帮了她一把。
“谢谢。”她说,“进去吧。”
时珵阳没动:“我不住这里。”
林苒呆住,仿佛不明所以。
“新年快乐。”他盯着她眼睛,低声说。
林苒正想回一句“新年快乐”,怀里的果果突然抬头,对时珵阳说:“新年快乐。”
一瞬间,什么暧昧和绮思都破坏了。
林苒失笑,大方地对时珵阳说:“谢谢时老师,晚安。”
时珵阳脸微僵。
时老师……
还是只是时老师。
第49章
大年初三,林苒和姑姑一家看了《最高行动》。
这部戏是春节档唯一的爆款。
今年的春节档有两部重头大戏,大年初一的排片都是30%,剩下40%被另外五部片子和先前上映的老片分,《最高行动》有冯土豪砸钱疏通人脉,分到15%还不算太惨。
第一天,大盘12亿,最高行动以15%的排片取得20%的票房占比,日票房虽然第三,却只比第二少三千万。
第二天,《最高行动》的排片立即上升到20%,获得了将近30%的票房占比,在晚上十一点成为当日票房冠军。
今天,《最高行动》的排片提高到35%,票房占比趋近50%,晚上十点,日票房破四亿。
现在各种社交软件上都是《最高行动》在刷屏——微博、贴吧、朋友圈、空间、论坛……哪怕平时撕得昏天暗地,这两天都一团和气,不停地吹,打了鸡血一样吹,只要你也看《最高行动》,大家就是异父异母的兄弟姐妹。
林苒看完也很兴奋,这种兴奋是多方面的,一是看到了好片,身心舒爽;二是好片有好票房,同行才不会迷茫,投资商才不会张望,才会出更多的好作品。
林苒在朋友圈晒了票根,并言:【押一个年冠!】
很快有人回复——
汪旭:【跟一个!】
陈一天:【还好暗金不是春节上映!】
这部戏在剧情、节奏、技术上都是好莱坞标准,可见导演的才华和本领。
林苒恨不得马上刷个四五遍,好好地总结分析。她甚至想联系邹风、邹雷两兄弟,当面请教。
不过兄弟俩现在肯定忙惨了。为了取得更多的票房,得不停地跑路演、接受访问,越是火爆,越是脱不开身。
她想了想,给冯土豪发短信:【恭喜冯伯伯赚大钱~】
冯父:【哈哈哈好说好说,开庆功宴的时候请你。】
林苒:【请我干什么?】
冯父:【当初可是你介绍我和邹风认识的。】
林苒:【不用我介绍,你们也迟早会认识。】
冯父:【反正你来!】
林苒:【好吧好吧。】
将来的事还不一定呢,林苒就先答应着。
叮咚一声,许久不见的韩彬发来微信:【你在长凌?】
刚刚晒的票根上有地址。
林苒:【嗯,在姑姑家过年。】
韩彬:【巧啊!我也在!正好有事找你,打算过完元宵联系你呢。既然你在这边,我们见面谈!】
林苒:【什么事?】
林苒明天还要回家呢,现在正收拾行李,哪有时间和他见面。
韩彬:【见面跟你说,我介绍我男朋友给你认识。】
林苒:【???】
韩彬:【明天怎么样?】
林苒:【没空理你,我明天要回家。】
韩彬:【啊?那我现在去找你!】
林苒:【就为了让我见你男朋友?】
韩彬:【当然不是!是正事!】
林苒:【哦,你不是要掰弯时影帝吗,这么快就放弃了?】
韩彬:【一时半会儿掰不弯,我总不能旱着我自己。】
林苒:【………………】
林苒看了看时间,已经十一点了,果果早就睡着了,她不可能把果果单独留在房间里去和韩彬见面。但真等过完年,大家都要忙工作,想见面又很难抽出时间了。
林苒:【果果睡着了,我没带助理,不能离开房间,你有什么事就这样说吧。】
韩彬:【这样啊,我本来想着见面正式一点呢。】
原来韩彬新勾搭的男朋友是西覃卫视(网友称“西芹台”)的综艺编导,叫米响。米响手里有一档节目《农家小院》,是跟风别的台做的慢综。但友台做慢综做成爆款,西芹台却毫无水花。
西芹台的收视很低很低,在全国省级卫视排名里一直在徘徊在十几,相当垫底,平时播的主要是——冷穿地心的电视剧、不知道去哪里买产品的广告、翻来覆去的新闻,几乎没什么综艺。
本来以前有综艺,但本身收视率不高,及至最近几年现象级综艺越来越多,十几二十年前的综艺模式纷纷死亡,西芹台的综艺就陆续停播了。
台里也打造过新节目,但大爆综艺背后的制作团队和制作经费是难以想象的,呈现在台前的精彩程度,一分钱一分货。西芹台本身没钱,幕后都请不起,更别说吸睛的明星嘉宾了。于是新节目没成绩,也基本上在一两年内停播。
而他们播的电视剧都是奶奶辈妈妈辈看的抗战剧、婆媳剧。其实这类剧有收视底盘,但西芹台穷,买不起热门剧,只能捡别人挑剩下的买,以至于不停恶性循环——没钱,买不了火的;不火没收视率,招不到商,更没钱。
底子都这么差了,去年推出的《农家小院》没办法更差了,所以虽然没砸起水花,但居然还赚了点钱!
于是今年台里想做第二季,争取各方面都比去年好——招商比去年高,嘉宾比去年火,播出之后脚踢柠檬台、拳打山竹台。
但去年那收视率,赞助商早就后悔了,今年又去哪里招?嘉宾在节目里累死累活,也不好请了。
米响恨不得跳槽,但在这里没成绩,跳槽也跳不到更高的地方,面临很大的压力。
韩彬想帮男朋友,他自己已经答应要当嘉宾了,现在又来忽悠林苒。
韩彬:【苒,我不会害你,也不是要占你便宜!我知道你才华横溢,就想着你能不能帮我们出出主意,把我们这个节目改进一下!】
林苒:【别拍马屁。】
在动脑子方面,林苒有瘾,她瞬间回忆起看过的综艺,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韩彬又发了条消息过来,是语音。
林苒点开,出来的却不是韩彬的声音,而是一个清冽的男声:“林苒你好,如果你有意愿,我们可以找个时间见面谈。”
林苒还真想见面了,想见见韩彬这次找了个什么样的人,声音听起来不错,不知道脸耐不耐看。
林苒:【你们什么时候有时间?】
约好时间,林苒果断地将机票退了——回不回家有什么关系?
她打开电脑,戴上耳机,看了一集《农家小院》,一眼就看出很多问题。
西芹台十分欠缺制作节目的经验,更缺钱——或者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缺钱!
别的台都是韩国来的vj,几十台高清摄像机,《农家小院》的机位少得可怜,有没有10台都是问题,技术水平在国内也只能算中等——更好的要么在更好的岗位,要么跳槽了。
摄像的情况是这样,其他的幕后人员也差不多。
比如内容和剪辑,《农家小院》就非常没有章法。
别的节目种东西浇浇水就行了,这节目浇粪!明星上午在菜园子给菜浇粪,中午吃菜园子里摘的菜,虽然不是同一种菜,虽然道理大家都懂,但让观众怎么看得下去?又不是农经频道!
节目没把控好台本,场面一团糟,还不好意思得罪嘉宾,后期什么点都剪不出来,观众想看的没有,粉丝还要谩骂抵制……
所以,为什么近几年综艺那么火,来来去去却只有那几个台在做?就是因为其他台一是缺钱,二是缺人。
像西芹台这般,其实在十年前二十年前就埋下了种子——因为收视率不高,招商不好,收入不好,电视买不到热剧、综艺请不起大明星,收视率更不好,到了这几年别人搞新综艺的时候自己不敢搞,相关人才没有储备,想放手一搏的时候万事不备、东风白来。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
林苒没办法丢开果果,只能带她一起去见韩彬、米响。韩彬和米响挺周到,提前准备了礼物和压岁包。
米响长得高挑白净,完全可以当演员。
林苒暗叹,韩彬不愧是颜狗!
寒暄了几句,转到正题。
林苒说:“我昨晚和今天看了两集,说实话,想要节目起来,得花钱!这钱不是花在请嘉宾上,而是花在请幕后上。好看的节目,每一个点都是集思广益的结果。”
现实就是这样,综艺都有台本,幕后工作人员几十上百人聚在一起商讨,就为了台前那几个人给观众带来刺激。
没有台本,也会有命题范围,会有无数的编剧临场出主意。
为了让观众看得高兴,镜头之外的人太多了。
米响尴尬地说:“我们台没那么多钱,现在的钱首先得拿去请嘉宾。”
林苒叹气,这倒是不得已。
观众看的就是明星,再没钱,也得请,除非办的是素人节目。
她从包里拿出一个手账本,翻开,上面写着一些只有自己看得懂的提示词和短句,“我想到两个点,你可以参考一下。第一,我们看起来做的是慢综,种花种菜,但其实我们是一个谈话节目。”
“谈话节目?”
“对,找几个常驻嘉宾,两个最好,成为主人,或者节目组推出一个主持人,我看您的形象就很好——再配合一个嘉宾,每期请一个飞行嘉宾当客人,前半段玩耍,最后留二十分钟左右进行一个谈话,有深度、蹭热点之类。”
“emmm……”米响沉思起来,顿时被激发了很多灵感。
“另一点就是网络直播。现在没有综艺敢做直播,都靠剪。全程直播也不现实,没有嘉宾敢来。所以我的想法是,节目一周播一集,定在周五或周六晚上,第二天选两个小时进行直播,这两个小时里最好有一个矛盾冲突,最好在关键时刻掐断,然后留到周末的时候剪辑版放出,揭开后续发展。用这个模式,只要够狠,热度不断,绝对能掀起血雨腥风。”
米响懂。
只要在直播的时候搞事,粉丝就能掐一周,可以直接把节目组骂出圈。
节目不怕骂,就怕没人知道。多少节目都是靠吐槽和撕逼出圈的,然后点击和收视上去了。
林苒突然一笑:“这个圈子好多道理,大家都懂,就看敢不敢做。我是不敢做的。如果你们走腥风血雨的路线,我就不做嘉宾了,别的路线可以考虑。”
米响点头:“等我定下方案,一定联系你。”
第50章
林苒决定把毕设改到长凌拍。
之前她打算在荣城拍,仅仅是因为那是家乡的省会城市罢了,从来没在那里生活过。那么,在别的城市拍也没差。而长凌气息古朴,反而更适合她的电影。
于是她火速通知拍摄人员,联系李心明,改了预定的机票、食宿。
《农家小院》不出意外她是要接的。她出事的时候,韩彬帮他,当他开口的时候,她不可能拒绝。而且是他男朋友的事,她不能让他在男朋友面前丢脸,这点面子还是要给姐妹挣的。
而和西芹台扯上关系,要是拍毕设途中有什么困难,还可以请西芹台帮忙。
如此一来,林苒就要在长凌待好一阵了。
她让姑姑帮忙,给果果找了家幼儿园。去幼儿园前,她回了燕城一趟,办开学手续、约造型师给果果剪头发。
林苒打算给她剪个妹妹头,清爽可爱。
果果却不愿意剪。原先以为是剪刘海,她没闹,结果一剪子下去,胸前的头发断了,她呆了一瞬,呜呜开始哭:“妈妈——”
“怎么了?”林苒急忙问。
“我头发……”果果伤心欲绝,“不能扎小辫了……”
“可以的。”
“不要!”果果大吼,“我要戴花花!”
“也、也能戴的。”不是还有发箍吗?
“不……”果果哭得伤心极了。
“可是你都剪了一半了。”林苒搂着她,轻抚着她的背,“妈妈也要剪,宝宝不和妈妈一起吗?我们剪一样的,别人一看就知道我是宝宝的妈妈,你妈妈的宝宝,不好吗?”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