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长孙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6(2 / 2)

过继长孙 明照万里 4819 字 2023-09-04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笔迹不一,潦草混乱,看的曾湖庭眼晕,他顽强的看着这些书,同时写笔迹,等到统统吃透,时间一混到了六月。

炎热啊,书院的屋子又不透风,闷热的学生们坐不住。即使门房一遍遍冲水打湿地砖,还是挡不住暑气的侵袭,西瓜成了最受欢迎的东西。

他们甲班的人商量好轮流买西瓜,在午后捞起井水冰过的西瓜,清爽可口。顺便洗去一身尘埃。

他的“热度”也终于褪去,可以安心回家。

旬休时,曾湖庭回家,一推门,没听到往日小四欢快的声音,他以为是小四还在店里忙活,也没在意。

他把手里的新鲜果子吊进井水里,等着大家回来吃,路过书房,看到他挂在门口的黄历,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他还记得,小四不是说春后朱家要上门提亲?怎么都忙活到六月,一点动静没有?

正在思考时,从小四房间传来关窗户的声音,他清晰的听到里边传来小四抽抽噎噎的声音,和另外一个安慰的女声。

“你别哭了....”安慰声听起来十分无措,比哭泣的人还慌张。

“没事,我哭够了就不会哭了....”小四一边哭泣,一边冷静的说,她在屋内,任由泪水在脸上肆意流淌,“大哥说,婚后流的泪都是婚前进的水,我这是在控水,流干了脑子就不进水了....”

“噗!”祁月明捂住嘴,示意自己真的没有笑,她万万没想到像个书呆子的人还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

“想笑就笑吧!”小四抹一把眼泪。

“我不是笑你...”

“我知道,但是我本来也挺可笑的....”小四低声道:“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只觉得两人愿意就好....在被现实狠狠的打一耳光。”

“这根本不是你的错....”祁月明道,“真这么不开心,我们去套朱沉毅麻袋好了!打一顿比什么都舒服!”

“算了,想想朱沉毅也没做错什么,”连称呼都变了,小四淡淡自嘲,“建功立业,成名成家,看,成家永远是排在最后面的....”所以,她现在不想成家了.....

两个姑娘又凑到一堆,叽叽咕咕说着什么。曾湖庭小心提起脚,倒退到院子中央,重重推开门,假装自己才刚刚到家。

听别人说心底话,还是很尴尬的。

“小四?小四?奇怪,她怎么没在啊?”他大声喊着,假装刚回来,就听到屋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动静,祁月明先探头出来,“那个,那个曾湖庭,我跟小四在试新买的脂粉,你等等!”屋里,小四飞快擦掉脸上的泪痕,用脂粉遮盖红肿的眼睛。

“喔,我说家里怎么没人?让她不忙,我先梳洗,等下出来吃果子。”曾湖庭转到屋子里换干净衣服,再出来时小四一切如常,笑着问:“买的什么啊?”

“水蜜桃,我回家看到一个老农挑担在卖,就买了些。”曾湖庭用一把小银刀削皮,递过去,“尝尝,甜吗?”

“甜!”

祁月明自己拿过小刀削皮,手指碰到桃子表面微微一愣,这外头的暑气这么重,果子都会被晒热,偏她手里的果子是已经湃过的,难道曾湖庭是提前回来的?

她手下没停,心想管它的,她就假装不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同样被虚名所累的两人。

第53章

原本大家都知道会发生的定亲,后续根本没人提,像风吹过的湖面,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朱沉毅也有意避开,自从他爹腿伤好后,他照常读书,不过,每天都要等到曾湖庭出门后他才动身,生怕两人撞上。

为了避免他迟到,曾湖庭每天赶早出门,两人就像有默契一样避开对方。

曾湖庭虽然不晓得为什么小四跟朱沉毅像闹翻,他只能摇摇头,心想交朋友和做丈夫果然不是一个标准。当朋友时,朋友讲义气是优点,对夫人来说就是大大的缺点了。

也罢,初恋总是容易失败的,小四得了经验教训,以后也会慢慢成长的。

结果当天晚上,小四就跑来书房,把两人之间的经过轻描淡写的说出来,最后她总结,“当不成夫妻也是邻居,大哥你转告朱沉毅,也不用每天都躲着我,我不会干什么的。”

说完她潇洒而去。最近总店生意好的很,她已经没工夫悲春伤秋。

原来两人是为了定亲的事情争执不下,再加上朱二娘的不断作祟,终于彻底崩盘。小四已经想开了,不再苛求。

曾湖庭不由得叹息,他万万没想到居然是为了这种原因,虽然他是女方亲眷立场比较歪,也觉得朱沉毅做的不对。两个人交往时,本身就是女方承受的压力更多,万一不成功,男人还能另寻佳人,女方只能落寞收场随意挑人嫁了。幸好这件事流传不广,还在控制范围,过上几年小四再长大点,他们换个地方住,流言就消散。

现在反而不能搬走,小四就偏要挺起胸膛,给那些嘲笑的人看看,她过的好好的。

生活逐渐走上正轨,读书,回家,偶尔抽空去总店看看菜单,从里头选出一个菜谱分给加盟商。

水井泵的研发陷入瓶颈,没有密封性能好的橡胶,压强环境造不出来,不过齿轮起重机已经投入使用,在码头引起轰动。

那些原本需要四五人抬的木料,现在只需要固定好,让一人转动齿轮机就能从船上运到车上,大大节省了人力。听闻有这么省力的机器,商家闻风而动,提出想要合作造机器。

呈州的港口不够大,起重机市场很快饱和,江南水源丰富阡陌交通,每一个港口都需要这个。

孔知府写信来征询他的意见,他自然答应了,并且只要了一成的分成。他虽然出了图纸,孔知府却花了大力气去制造,而且齿轮需要的硬木和铁矿只有孔知府才有那么大能量拿到。

收到回信的孔知府暗赞他小小年纪不骄不躁,沉得住气,他决心以后等起重机上奏折时,好好的夸一夸。

像这种少年英才,谁会不喜欢呢?

在这样按部就班的日子,他其实也有点苦恼,毕竟福城县只是个小小的县城,藏书不够丰富,遇到书中的疑难杂解,就需要到处查阅相应的书籍,这点是曾丰年也帮不上忙的,曾丰年看过书,却无法一五一十的原样告诉他,他说出来的解释总带着自己的见解。

越是这样,曾湖庭越是渴望看到更多的书籍。但是藏书藏书,不收藏在各自家中怎么叫珍贵?有些人家的藏书更是一代传一代,根本不给外人机会。况且很多藏书还是手抄本,不在市面流通。

看到他一天天发愁,曾丰年终于想到什么,给他出个主意,“还记得院试第二的沈景羽吗?”

“记得,怎么了?”曾湖庭自然记得,尤其是对沈景羽醉酒后的表现。

“我记得沈家的名声....”曾丰年眯着眼睛回想,“他的父亲曾是探花,他家从曾曾祖父那一代就开始收藏书籍,说过宁得古书一箱,不要黄金万两的话,你想看的《古文一览》说不定他有。”

“可是,我跟他也不太熟,就说过两次话,一上来就要看人家的藏书,不太好吧?”曾湖庭踌躇,咬牙:“我拿东西跟他换。”总不能让人家吃亏。

他于是写信给沈景羽,幸好他们还留过联系方式,询问能不能借藏书,同时说愿意以一秘方交换。

沈景羽的回信很快,就像他一直在等着似的,他说这事他无法做主还要等家中老父决定,十日之后如果老父同意,便会有人送书上门。

曾湖庭看到回信松口气,至少还有点希望,不然,他可真的抓瞎了。同时,他也准备了三个秘方,到时候可以让沈景羽自己选。

其一,是怎么人工养殖珍珠。现在的珍珠最有名的就是合浦南珠,稀少而珍贵,每年产生的正圆珍珠供不应求,一串品相完好的南珠能卖出一千两的高价。养殖的珍珠虽然投入大,收获也大。

第二个,池塘鱼类的分离养殖,目前的技术一个池塘只能养殖一种鱼类,投入大回报慢,间隔养殖成功,就能上养鲤鱼下养虾,一次收两拨。

第三个,是类似的间隔种植,在农田里间隔中果树,提高产量,果子能用来做果脯,附送一个果脯配方。

这三样东西都是能收获银子的好法子,但是他不了解沈家人的个性,万一人家真的觉得银子不重要呢?

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情,跟沈景羽约定的时间到了,那天他请了假在家里呆着,看到敲门的人愣住。

居然是沈景羽自己来了?!不过借个书而已,有必要主人家亲自送来吗?

沈景羽脸上神情严肃,捧着一个盒子点点头,“曾兄。”

“快请进,去我书房吧。”曾湖庭愣神还是先请人进来。

沈景羽点头,“先去拜见长辈吧。”他拿出对待好友长辈的态度,先去拜见曾丰年,然后才去书房。

一进去,沈景羽就先打开盒子,“这是曾兄你想借的《古文一览》,这书不够全面,我还带了《古文观止》《古文拾遗》两本,方便你查漏补缺。”

“等等!你还没看过秘方,就这么大大方方让我看书吗?”曾湖庭哭笑不得,合上木盒盖,“至少先让你选。”他从书架上取下三个盒子,“让我介绍一下这三个秘方,合适的话咱们再说换书的事情。”

“我相信曾兄不会让我吃亏啊,先看书。”

两人还推让起来,曾湖庭无奈,这沈景羽心眼忒实在,“那沈兄平日家中靠什么收入?”

沈景羽思考后回答:“好像是我母亲在打理田庄?”他父亲不理杂物,他对杂物也一窍不通。

“做生不如做熟,就这个。”曾湖庭拿了间隔种植,收益少,也是最合适的。他还说了一句:“如果令尊不同意,还可以更换一次。”

他这么说,等于让沈家拥有了两个秘方。

“喔。”也不知道沈景羽听出来没有,他只是点点头,“我一直想跟曾兄交好,”顺便偷看你是怎么学习的,“没想到还有这个机会。”他还能亲自上门。

“你突然出现真是吓到我。”曾湖庭吐槽,“只为了送书,让仆人来就好。”

沈景羽不透露自己的小心机,他想想自己学到了别人的机密,还是要补偿一二,于是说:“以后想看什么书,曾兄去信即可。”

“嗯。”那是当然,舍了秘方,曾湖庭便是想要跟沈景羽长期交好,日后借书也方便,现在看沈景羽这么傻乎乎,他都不忍心占便宜。

我都不忍心占便宜,他怎么这么好骗啊?沈景羽在心中呐喊。

方向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两人同时觉得,这是个好人,我要好好相处。

沈景羽在曾湖庭的书桌上看到他翻开的书籍和计划表格,心头一动,他此行的目的出现了!稳住呼吸,他不动声色的问:“原来曾兄已经学到这里了?”

湖庭一瞟,是汤先生旧友的书,他无奈的笑,“先生让学的。”他进度还没这么快来着。

好家伙,暗中超车!沈景羽叹道。

看出他很有兴趣,曾湖庭开始给他讲解学习进度和表格。除开真正过目不忘的天才,其余人学习方式都是相似的,记忆,遗忘,再记忆。

而曾湖庭常用的就是查漏补缺法和联想记忆法,一个个单独的字难记下,一副画面反而会逐渐推导出其他内容。

举个例子,让记忆词语笔墨,腰带,西瓜,井水,树干。单独记忆会背了忘忘了背,形成画面就好记的多。

一个书生在房间里扎好腰带,放下笔墨,从井水里捞出西瓜,在树干下吃。

沈景羽听的若有所思,心头有感悟无法描述,他现在觉得自己来的一趟太值了。居然真的晓得了曾湖庭的学习办法。

又多待了一会儿,他不顾曾湖庭的挽留回家去,毕竟他来一趟不容易。

“这孩子是个实诚人。”曾丰年看着木盒里的书,借了一本,生怕湖庭没学透,还附带其他两本,不是好孩子能这么做吗?

与此同时。

“这是个值得深交的朋友。”沈父拿着木盒的秘方,感叹道,“书虽然珍贵不能流通,他却给你一条滚滚财源。只要照做,每年咱们家至少能增加五百两收入!”他再不食烟火,也晓得这秘方的重量,何况对方还大方的说可以更换呢?

沈父当然做不出更换的事,他对沈景羽道:“方子交给你娘,让她先找十亩地试试。”虽有秘方在手,他们从来没做过也要先试验。

“那爹不反对我跟他来往吧?”沈景羽问。

“嗯,他是个好人,多交几个朋友对你没坏处。”沈父送出好人卡一张。

作者有话要说:这就是你有一个本子,我有一个本子,交换后是双倍的快乐!

第54章

事实上,借到《古文一览》的曾湖庭,成功的弄懂原先不了解的问题,收获颇多。

越是读书,也是渴望去了解外边的世界,因为路引,交通工具等等问题,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完全在书本里,如果别人有所遗漏描述不清,看书的人也糊里糊涂。

曾湖庭有了这个想法,便要为此努力。中秀才之后凭借着文牒是可以到处游玩的,安全问题还需要解决。

“学点功夫?”小四诧异的抬头,“大哥学这个干嘛?学功夫都是做衙差或者走镖,你用不上吧?”还是现在秀才之间竞争也这么激烈了吗?

“当然是为了防身,我想出去游学。”曾湖庭拿出匕首,“总不能真让人家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吧?”虽然大部分书生的确沉迷学习忘记锻炼身体。

“嗯,”小四还是没忍住吐槽,“现在学怕是晚了点?”

“我又不是打算跟人打架,学两招防身,能趁机跑路就行了。”他要求真的不高。

“那让我想想,大哥不如去跟小月学吧?”小四摊手表示,她认识的会功夫的人就这么一个,与其找外人,不如找熟人?

曾湖庭想起昔日月明姑娘的身手,的确厉害,不过她是个姑娘家.....

“姑娘家要避嫌倒也是个问题,成了,干脆你学招数的时候我跟着,这总行了吧?”小四不由分说跑开,“就这么说定了!我立刻去找小月!”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