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负债小可怜》TXT全集下载_12(1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还要来。”乐谣道,“到时候不做竹筒饭了,我们把院子修一修。”

她看向院子的东南角,那里堆着许多她和荆殊砍来的青竹,已经风干得差不多了。

“到时候,我们先把篱笆重新修起来,再找点木头在院中搭个简单的草棚。”乐谣计划着,“这样天热之后,你们在院中干活也不会轻易被晒到。”

她话中的意思,透露出长期雇佣江胜等人的打算,江胜几人自然是喜不自胜,连声道好。

隔日,乐谣和荆殊依旧到码头摆摊。

这一天与往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码头上的船工少了一些,乐谣早预料到这种场景,所以准备的竹筒饭也不多。

中午之前,船只启航,码头上又只剩下摊贩们面对面干瞪眼。

乐谣正想着离开,没成想对面的许二找了过来,将她们最后几个竹筒饭包了圆。

“大热天的,赶紧回去吧。”许二笑着劝道,也不急着走,转身还帮忙收拾起东西。

可能是因为性格相投,两家自从打过招呼后,许家两兄弟对着荆殊就特别亲,近来走动也频繁。

乐谣向来是愿意与人为善的,她把最后一个竹筐系到推车上之后,便来到许二身边。

“许二哥。”乐谣喊道。

许二朝她看过来:“怎么了?”

“我有件事要跟你说一下。”乐谣走到荆殊和许二身边,对着许二道:“你们明日不要……”

她话还没说完,突然听到另一边传来锣鼓的声音。

还滞留在码头上的所有摊贩都朝着那边看过去。

乐谣的话被打断了,也不心急,定睛看着来人。

等那伙人走进了,她才发现对方正是昨日在伶红院中见过的潘家两兄弟。

潘山拿着一面铜锣,见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了,便提高嗓门喊道。

“明日起至廿九,共五日时间,码头不会再有商船停靠,你们可自行斟酌,要不要过来。”

他在这一段前后巡视了一遍,将这句话足足喊了七八遍,等到最后,确认所有人都听到了,这次带着人又离开了。

“乖乖……”许二直着眼睛发愣,“那小伙子不是伶红姑娘的人吗?他怎么会过来跟我们说这个。”

乐谣已经大致猜出了伶红的意思。

昨日自己将那几道糕点的做法对阮青倾囊相授,果然起了点作用。

就是不知道伶红这番,是只想还她这一次人情,还是真的愿意帮着她,将东陵码头发展起来了……

“既然后几日都没有商船,许二哥便不要出摊了。”乐谣转移开话题,对着许二道。

许二点头:“嗯嗯,这是自然。”

他已经坐不住了:“我先走了,我得去跟我哥商量一下。”

“嗯。”乐谣和荆殊一起站起来,送他离开。

返回收拾摊位之前,乐谣故意往阮青那边看了一眼。

阮青似乎也有些晕头转向,看见她只如往常一般挥手打了个招呼。

一副完全不知情的模样。

乐谣知道以她单纯的心思,多半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有些遗憾套不出话来的同时,也庆幸伶红那边应当暂时不会阻隔自己与阮青来往。

这天,她与荆殊还是将一批笨重但不值钱的东西留在了阮青放置货物那个院子里,自己轻装回了乐家村。

接下来几天,乐谣一边忙着准备下次开摊的新菜式,一边带着荆殊等人改造家中的院子。

不得不说荆殊真的能干,他力气大,竖篱笆根本不用帮手,自己拿着工具哐哐哐几下,竹子就轻易被钉进了土中。

江胜几人在旁边或是帮着递东西,或是在乐谣计算好的位置挖坑,也让整个改建工程效率提高了许多。

乐谣看似并不干什么体力活,却偏偏是最累的一个。

她一边要计算着木棚的大小方位,一边要看顾着灶房中的新品,还要负责给几个流汗过多的男孩子做饭,一天里忙得脚不沾地。

廿七这天,天气热得厉害,恰好她准备好好几天的豌豆凉粉终于做成,于是就着调出来的酱汁,几人中午吃了一顿凉菜。

荆殊终于把整个小院的篱笆都围好了,整个人又兴奋又脱力,一口气连吃了好几碗。

等到他开始去盛第六碗的时候,被乐谣瞪了一眼,这才悻悻收回了手,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回屋休息。

下午的时候,一个久未上门的客人寻了过来。

罗可儿一边指使着江胜几个小孩帮她搬着布匹,一边埋怨乐谣道:“这么久了,我不来看你,你也半点音讯都没有,是不是没把我当朋友?”

乐谣这段时间真真是忙得打转,闻言道:“是我不好,唉,你等等,这些布料是要做什么的啊?”

“是绣坊里新出的夏布,可透气了呢。”罗可儿解释道,“绣娘们可以花低价钱购置,我家不缺布料,我便把我自己的份额都给你送来了。”

她捧着一批青色纱布,得意问道:“瞧瞧我的眼光!这匹青色,啊还有刚才小乞丐搬进屋的那匹你自己用,这两匹给乐阳做几件新衣裳。”

乐谣十分感激她还记得自己。

“谢谢你可儿姐……那这些布匹,总共多少钱?”她问。

“哼!”罗可儿瞪她,“你再说这样的话,我以后便不来了!”

乐谣无奈地笑了笑。

她将搬东西的活计交给江胜几个,引着罗可儿进了屋:“好吧,我不与你谈钱。

“不过也是你来得巧,这两日我做了好些新吃食,你之后要走记得带上一些。”

“那必须的,我要都拿走。”罗可儿昂着头道。

两人亲热地寒暄了两句,罗可儿便问起乐谣如今的生活。

当得知乐谣真的到东陵那边开始摆摊了之后,她整张脸都白了。

“我……我当日虽然提起东陵码头,但我根本不了解那个地方。”她皱着眉头,“那……那不是什么好地方,你真去了?”

乐谣知道她肯定也打听到了东陵那边的事情。

整个容国,大概知道东陵的人,都会说那是暗娼聚集之所。

她拍了拍罗可儿的手,解释道:“你放心,我确实在那边讨生活,但行事光明磊落,做的也是正经的生意。”

“可,可……”罗可儿整张脸都揪在了一起,“总归对你的名声不好。”

“人都要饿死了,顾忌什么名声?”乐谣倒是无所谓。

罗可儿闻言,自己冷静了好一会儿,这才道:“好吧,总之,你是个有主意的人,我相信你不会犯错的。”

“东陵码头商船往来频繁,运输着远陵江沿岸的货物。”乐谣突然问道,“你之前不是说,你有一个叔父曾在那里做过买卖,怎么,他现在还与那些人有联系吗?”

罗可儿摇头:“似乎没有了。”

她以手支颐回忆道:“当时我与你说起那里之后,特意找了他打听。

“我叔父说那些商船靠岸没个定数,那些卖身的女子还会阻挠他们往来。他还有别的生意要照顾,久而久之便淡忘了那里。”

“卖身的女子会阻挠码头买卖的生意?”乐谣大惊。

她很快想明白,罗可儿话中“卖身的女子”,指的应该就是伶红的势力。

罗可儿点点头,肯定了她的猜测:“他就是这么说的,具体我也不清楚。”

说完,她拉着乐谣的手,“乐谣,你不能去景康城摆摊吗?我家中还有一间沿街的小铺子,下个月租住的人就要撤了。

“如果你进城,我便跟我爹娘说一下。他们一直很感激你帮我登上了如今这个位置,只要你来,他们肯定愿意便宜租给你……嗯,不要钱都行。”

当初虽然错过了莫绣娘的收徒,但罗可儿却因为乐谣的绢花得了另一份福气。

这段时间以来,按着乐谣对她职业规划的指引,她不仅在绣坊中坐稳了管事一职,还越来越受到重视。

“总之,你离那码头远一点吧。”最后,罗可儿一锤定音要求道。

乐谣挣脱开她的手。

罗可儿根本不知道她不能进城的难处,乐谣也不准备与她说,将她牵扯进来。

于是她只能生硬将话题转开:“嗯……先不说这个了,我再考虑考虑。

“对了,你方才不是说此次过来还要上山去摘那什么高升花吗?咱们备两筒竹筒水,现在就上山去看看吧。”

罗可儿知晓她逃避自己建议的心思,但也无可奈何,只丧气道:“我就是随便说说,我哪知道那花长在哪里……不去了,懒得去找。”

乐谣对着她无奈摇摇头。

正当她准备说点什么哄哄罗可儿的时候,江胜从门外探出了头。

“我知道高升花在哪!我带你们去!”

有了江胜这番话,罗可儿再没了借口,几人顺顺利利上了山。

一路上,乐谣才了解到,这种所谓的高升花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的用处,就是因为名字和形状讨了个好彩头,被锦州的文人追捧。

罗可儿的弟弟今天满了六岁,被家中找关系塞进了景康城中有名的书院,过几日便要入学。罗可儿抱着撞撞运气的想法,要亲自到山中为胞弟采花祈福。

至于江胜为什么会知道花长在哪里……

“……把花送给那些装模作样的文人,运气好时能得到好几个铜板的打赏呢。”

他一马当先在前面引路,跑得飞快:“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就到处去找这种花,这段日子在你家干活,差点把这件事给忙忘了。”

第29章

几人在山上忙活了大半个时辰,回来的时候已经捧回许多开得正好的高升花。

折腾了这么一会儿,罗可儿的情绪也好了许多。

她不再提起东陵那边的事情,亲亲热热拉着乐谣说了一下午话之后,带上了自己摘的一篮子花和乐谣送的荷叶饭和凉粉,欢欢喜喜离开了乐家村。

她走之后,乐谣才有时间整理她送过来的那些东西。

除了几匹夏布,罗可儿还带来了一些家常的吃食,有家中腌制的萝卜和海贝。

乐谣整理了一下,带着布料和几个铜板,到村中找了靠手艺吃饭的绣娘,让她帮忙裁制新衣裳。

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顾不得歇口气,乐谣又做起了饭。

吃饭时,江胜一边大口往嘴里塞着东西,一边给乐阳讲起他以前的“丰功伟绩”。

大概是因为下午采了不少高升花,如今乐家屋檐下还堆着几堆,几个人一直围绕着这花讲述。

“……待会我把这些花带回去,让双儿几个明天进城,守在那几个书院面前等着,嘿,那他们后面几天的伙食都不用愁了!”

江胜讲到兴奋的时候,喜欢胡乱挥舞着手中的筷子,被乐谣默默瞪了几眼,才稍微收敛了一些。

乐阳其实很不解:“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啊?像辛夷花一样能吃吗?”

之前荆殊给乐谣摘过辛夷,全被乐谣炸成了花瓣酥,味道一绝。

江胜可没吃过这种东西,他瞪大了眼:“你想啥呢?花还能吃啊?

“那些人把这些花捧回家,当然是供起来了。”

“为啥?”乐阳很有求知欲地追问,“不就是一束花嘛……”

一说到实质内容,江胜就不知道了,翻来覆去就是“他们傻”那几句。

后来是荆殊这个做大哥的实在看不下去,接过了话头解释道:“读书人觉得如果遇到了高升花,自己也能像这花朵一般步步高升,所以才对这种花如此追捧。

“……嗯,大概就跟吃斋念佛的人把佛像请回家是一个道理。”

乐阳点了点头。

他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脑回路,又冒出一个问题:“读书人……是干什么的?我们不需要那花吗?”

江胜和其他几个小乞儿“嘻嘻”笑起来。

他故作神气道:“读书人啊……最傻气了,嘴里时不时还念叨着别人听不懂的话,要不是他们有钱,我才不理他们。”

乐谣听到这话,却有些无奈。

她转头看着被晾在外面的高升花,突然叹了一口气。

同样是这个时空中的生灵,有的孩子采摘高升花祈求文运,而有的孩子却连读书是什么都不清楚,只知道摘花换钱。

按理说,她并不该对江胜几人产生同情,毕竟在古代,读书可不像现代义务教育那样普及。

可在她的成长经历中,年幼辍学一直是她心头的一根刺。她永远记得自己在创业初期最难堪的一次经历,是一个与她一般大小,穿着校服的女孩不断追问她为什么不用上学。

为什么不用上学?

是没有机会上学。

来到这里这么久,她和乐阳之间因为日渐相处,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感情。

她有时候在忙碌的间隙看到什么也不懂的乐阳,也闪过似乎应该送这孩子去学堂的念头。

但是因为生活所迫,这个念头每次一出现,就被她掐断了。

一群人中,只有荆殊察觉到了她的异状。

“怎么了?”荆殊小心凑近了乐谣,询问道。

乐谣看向他,突然想到什么,问道:“说起来,你应该是读过书的吧。”

仿佛一直无所畏惧的荆殊闻言脸色瞬间青了下来。

他像是吃到了一颗才刚结果,青得厉害的酸橘,后仰着身子问道:“读,读过又怎样?”

乐阳在旁边也凑起热闹:“荆大哥,读书好玩吗?”

荆殊立刻把头晃得跟拨浪鼓一般:“不,不好玩,一点都不好玩!”

乐谣却不放过他:“就算你不擅长读书,字应当认全了吧?”

荆殊内心交战了一会儿,终于还是迟疑着点了点头。

乐谣便换上一副亲近的笑脸,道:“既然如此,接下来如果有时间,你便教教他们认字吧。”

“我,我没时间的。”荆殊连连摆手。

“你不是经常带着他们比划拳脚功夫吗?”乐谣想了想,提议道:“他们扎马步的时候,你在地上写几个大字,谁认全了再让谁下来不行吗?

“至少让他们把自己的名字记住。”

“咦……也可以哦。”荆殊恍然。

他的目光扫过江胜几人,突然想明白这事根本不是折腾自己,而是折腾他们几个。

思及此,他完全没有了心理负担,痛快点头道:“我明白了,包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