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2)

这是你们的户籍证明,有这东西,桃源寨就承认你们是这里的乡民。张友士温和地解释。

哦移民们听明白了,可还是不明白这东西的权威到底体现在哪里。俺们以前可不这样,里正承认咱是咱就是了。

这里的规矩不大一样,你只有自己手持册子,而且册子在我们这里有留底,才算数的。除此之外,谁说了也没用。

听张友士说得严格,乡民们不仅咋舌:这么严啊!

家中有人口变动,生老病死,都需要到寨里来登记。张友士继续解释,娶媳妇嫁女也是一样,登记一下就行了。

那要是张家的闺女嫁到了李家去,没出寨子,也要登记吗?

一样要。张家登记一个户口迁出,李家登记一个迁入就行了。张友士随口答,心里还有些得意。

贾放一跟他说起这户口簿,他马上就想明白了该怎么运作。只要有了这户口簿和人口登记册,这桃源寨将近五千人口,一切就都在贾放的掌握之中。

一念及此,张友士不仅对贾放生出佩服之心,心想这不愧是荣国公府的子弟,只一招,就能把所有人口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但是贾放要这样管理人口,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要抽人头税?

张友士看了看自己在人口登记册上登记的内容,可不只有人丁的数目,连这些乡民们会不会打铁、能不能做木工,甚至妇人能不能纺织,会不会绣花都登记上去了。

应该不只是抽人头税这么简单吧。

张友士、老邵和姜夫子三人一同领了这人口登记的差事。但老邵和姜夫子身上都还有其他的差事,所以张友士一人的任务最重。

但是他在三人之中,恐怕也是脑子最快最灵光的,在登记人口的时候,从新移民之中发掘了几个上过几天学塾,能写字会算的,立即把这些人都挑了出来,把登记人口的全部流程都教给他们,让他们帮着一起做,速度立时翻倍。

原本贾放预计要十天左右才能完成的人口登记工作,不到五天就完成了。

在这五天里,贾放并没有出门郊游,而是在和陶村长、秦里正两人一起商议桃源寨未来的规划。

在贾放看来,桃源寨和桃源村是有区别的。寨是当地对寨堡的简称。士绅阶层,在拥有了土地与领民之后,往往建立起独立的势力范围区域,在区域内推行自治也就是当起了土皇帝。

而一个寨子下面,则可以再分出若干个自然村。原本桃源寨只有桃源村村民的时候,寨与村是一体。但现在外界迁来了三四倍于桃源村的人口,要桃源村吸纳外来移民,显然有点儿不现实。

我的打算,是将余江迁入的乡亲们,分成四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都是与桃源村平级的行政单位。贾放对秦里正说。

秦里正虽然不大懂贾放口中的行政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能大致明白贾放的打算。

他点着头道:三爷说的是正理。余江来的人,原本就差不多是四个里的乡民。

将移民们分成四个村,也就是把他们分成和桃源村规模差不多大的村落,这样大家规模都差不多,桃源村的土著面对新移民,心里上没啥太大的落差。

谁知贾放摇摇头说:不会按照余江的四个里分村。而是全部打乱重编。重新组成四个村。

秦里正啊的一声张开了口,心想眼前这个少年看着年岁不大,行事却颇为老辣。也不晓得是不是旁边这个陶村长教的。

余江过来近四千的移民,说实话也不是各个都认得,有些人家原本也隔得挺远的。贾放这样把各户打乱了重分,原本一些邻里会抱团的,现在就抱不起来了。而一些人家原本就有宿怨的,也隔得远远的。俗话说远香近臭,这样一下子少了很多矛盾。

陶村长则坐在贾放身边笑呵呵地听着,这消息似乎让他很安心。

贾放看看面前两人都没有什么异议,就继续说他的安排:至于新的四个行政村,村长的人选,目前由我指定人员暂代。三个月以后,由各村自行推举。

秦里正又是啊了一声。原本他以为自己至少能当其中一个村的村长,谁晓得贾放竟然让村人自行推举他要是被分去了一个谁都不认识的新村子,谁会推举他啊?

贾放一见到秦里正这副表情就开始笑:秦老丈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嘛!

暂代村长的人选里,肯定有你。你又德高望重,有这三个月的代理时期,村里即便是不熟悉你的人也肯定会对你心生佩服。未来各项村务我还要劳烦你。贾放说着冲秦里正拱了拱手。

秦里正心里登时觉得稳多了,也赶紧冲贾放拱拱手:不敢不敢,三爷客气了。

谁晓得这事儿刚刚翻篇,贾放又抛出一个石破天惊的决策:我会将村里的土地重新分配。桃源村将让出三分之一的土地。

秦里正再次:啊

很多人都在猜想贾放会重新分配桃源村的土地,包括桃源村的土著,也都在惴惴不安地猜想:熟地就这么多,贾放究竟会分多少给外来的移民。

但说到底,这些田地都是贾放的,贾放怎么分,他们都没有说三道四的权力。

但是谁也没想到,贾放竟然只给了新移民三分之一的土地,而他们的人口,是桃源村土著的四倍啊!

桃源村种植稻米的熟地现在是相对富裕的,一年两季稻,所产的粮食供应五千人轻轻松松,有一些田地还能轮休。

但是贾放只让桃源村让出三分之一的土地,那余江来的新移民却万万没办法用这些田地养活自己的。

秦里正一想到这里,立即噗通一声,向贾放一跪,诚恳地道:贾三爷,您得给我们这些外来的,留点活路啊!

三爷,秦里正说跪就跪,绝不含糊,一边求一边向贾放保证,我们这些人里虽然有些病人,但是我们不穷,好些人家原来在余江就是富户来的。

我们有钱,只要三爷开个口,我们就出钱,我们能买地我们,向桃源村的兄弟们买地!秦里正说着转向陶村长,老陶,你看看怎么能给我们个活路呀!

陶村长一直像是个捡了便宜的小孩,乖乖地坐在贾放身后,这时他则向焦躁绝望的秦里正露出笑容,说:老秦千万别急。贾三爷既然提了出来,就肯定是替你们想好了活路。

贾放终于忍不住笑了:知我者,陶老丈也。

他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说与秦老丈知道。之前十来天,余江乡民们吃喝的粮食、鸡鱼肉蛋都是桃源村供给的。但是从明天开始,乡民们需要的这些物事,都必须向桃源村支付价钱了。

陶村长听见贾放这么说,几乎快要落泪了:三爷,您还是这样总这么为咱们想着。

gu903();而秦里正则倒抽一口凉气几乎快要晕厥过去:三爷我们没分到地,现在又要买粮刚才谁说这个贾三已经替他们想好了活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