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7(2 / 2)

三国大皇帝 半分糊涂 2213 字 2023-10-15

gu903();陶商没有再多说,走到院中拍了拍李通的肩膀,笑道:“走吧,出发”

两人一前一后从后门走出大院,剩余的十几个士兵都是他和李通的亲信,都值得信赖,不需要刻意安排。

两人都打扮成了寻常百姓的模样,根本不会惹人注意,在人潮中走出长安城,此时已经快到酉时,城门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关闭,赶时间出城的人有不少。

来至约定的地方,徐晃等人也先后到来,各自穿着黑色的衣衫,头巾也已准备好,买的是羌人惯用的弯刀,其他的火折子、钩索等,一应俱全。

陶商检查了一遍装备,确认无误之后,和众人走向在月色掩映下走向浐河,顺着浐河向北,不多时便看到了驻扎在渡口的军营。

浐河是长安重要的水运通道之一,凉州的粮草和其他物品大多从此运输,这个渡口也是军事重地,董卓为段煨争取这个位置,就是保证自己军中的粮草供应,又能从中捞取些好处,一举两得。

此处一共有两千守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毕竟是长安边上,不会有贼军侵扰,只是震慑作用,一到后半夜,巡逻的士兵只有两三队,例行公事。

几人在军营三里外的河岸边上停下来,隐藏在草丛之中,观察着营寨动静,守军们大多已经休息,只有少数几人还在闲逛,巡逻的士兵果然不多,最先要做的便是找出秦河被关押的地方。

李通自告奋勇,他本是游侠出身,探路的事情,交给他来做最合适,人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趁着李通去探查的时间,陶商又给陶忠说了安排了一遍行动的安排,李通和他们四人负责救人,陶商和徐晃负责吸引官兵。

一旦救出秦河,便马上连夜离开长安,不能从潼关回洛阳,董卓肯定会派人追击,他们要向南从蓝田绕道武关,沿着崤山返回洛阳,回到购置的那个庄院中去。

这些守军平日里本就无所事事,哪里会想到有人这么大胆,敢到这里来闹事,加上李通谨慎,大约一个时辰左右,便把营寨里大概的布置都探查清楚。

顺着李通所指,陶商观察着下面的地形,同时也确定好了逃跑路线,往北方向只有一座石桥,只要守住这里,守兵便无法追击。

这样小股队伍渗进敌营的事情,陶商在当年做侦察兵的时候早已经轻车熟路了,很快就找出了突破点,依着地形给每个人分配了任务。

等到三更时分,大家换好行装,全都穿着黑衣,黑巾蒙面,只露出双目在外,李通和陶信负责去抢劫财物,陶忠带着剩余的两人去救人,陶商和徐晃则负责在另一个方向放火、掩护大家撤退。

抢劫钱财只是一个掩饰,顺便他们回去的路上也能用到,虽然事后董卓肯定不会相信这个说法,但总有了个搪塞的理由。

最后叮嘱道:“记住,听到口哨声,所有人马上要到北边的桥头集合,不得有任何耽搁”

“是”

又对李通吩咐道:“文达,你到洛阳之后便先和秦河他们同住,等此件事了,我自会前去找你,万不可让高望的爪牙发现”

“将军放心”既然已经决心要跟着陶商,李通便对陶商唯命是从,尤其是这一次冒险救秦河,让李通对陶商更加钦佩,无论在战场上,还是情义上,都让他对陶商彻底信服。

看看天色,陶商道:“时间差不多了,各自准备,看到火起,便马上混进营寨行事”

第219章行动

夜风微凉,几人约定好战术之后,从草丛中钻出来,按照各自的方位来到既定位置,营寨中的守军基本已经沉睡,只有巡逻的士兵还无精打采的来回走动。

陶商和徐晃靠近南门,这里就在河岸上,月光下能看到奔腾的河水,营寨靠南沿河是粮草堆积之地。

月光皎洁,轰隆隆的河水掩盖了脚步声,即便是在睡梦之中,恐怕也只收奔流不息的水流声,再大的脚步声,也被淹没。

趴在河堤上隔着寨门看去,守卫粮草的士兵约有两百人,有四人在箭楼上缩着胳膊昏昏欲睡,深夜在高处吹着冷风也不好受。

其他收兵也都精神不振,缩着脖子躲在避风的地方打瞌睡,只等着天亮了有人来交接,赶紧回去好好休息,一年来都是如此,谁也想不到今夜会忽然出现意外。

躲过两波巡逻的士兵,陶商和徐晃溜到寨门边上,两米多高的土坯墙,上面布满了荆棘和尖刺。

抬头看了一眼,贸然把钩索扔进去说不定会惊动守兵,要是正好碰到巡逻过来的士兵,那就更不妙了。

陶商对徐晃言道:“公明,你蹲下来,我踩着你肩膀翻进去”

徐晃摇头道:“公子还是在外面等候,我进去便是。”

陶商指了指徐晃铁塔般的身材,苦笑道:“你也不看看你这身板,要是你站在我肩膀上,我这胳膊多半是要废了。”

徐晃一愣,只好闷声弓腰,给陶商做了翻墙的阶梯,虽然他不想让陶商冒险,但忽然又明白过来如果自己踩着陶商的肩膀,似乎也有不妥,毕竟陶商才是主人,再加上陶商所说的,他别无选择。

站在徐晃的肩膀上,等他慢慢站起,陶商观察着里面的情形,放眼望去,无数仓廪排布,纵横交错,不知道多少粮草堆积在这里,肯定不止这两千守军所用的。

徐晃拗不过陶商,虽然自己身为守城之将,身负守城之责,如果执意不答应的话也说得过去。但那样一来自己和陶商之间的关系势必会变差,而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印象也会下滑。虽然不知道陶商这八成把握是哪来的,但是徐晃还是选择相信这位曹魏首席谋士,尽管八成把握在徐晃看来还是略微低了些,凡事要确保百无一失才符合徐晃的原则嘛。不过对方话都说到那种份上,也就只能勉力一试了。先去打打看再说,一旦发现陶商判断有误,那就极尽所有的力量逃命吧

“将军。”天色渐暮,在段煨军营中,副将见守备松弛,遂找到段煨进言道,“今守军以寡弱之军而守孤城,是为困兽犹斗也。其欲取胜,必行非常之举。而今我大营之中,仅有数名哨兵在营门巡视,防卫不可谓不松懈,是给予守军可趁之机也,万一其趁夜劫营,则酿大祸也还望将军增加人手,加强防备,以应付守军的劫营。”

如若没有先前徐晃对段煨说的那番话,或许此时段煨还会认为副将言之有理,从而采纳其建议也不无可能。然而此时副将说了这么一通,段煨不知为何,心中只感到不胜其烦,对于其加强防卫的建议也不置可否。劫营开哪门子玩笑自己这里可是有着近三万大军,就算白天攻城的时候有所损伤,但兵力仍然是守军的数倍,就算他们吃了熊心豹子胆,恐怕也绝没有这个送死的勇气。自己的弟兄们攻城攻了一天,都累得狠了,哪还有什么必要让他们在其他地方多耗费精力

“你此言差矣,所谓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想那曹操麾下陶商等人,皆是有谋之士,肯定都会认为我大营戒备森严,所以绝对不会派人前来劫营。而我正该利用此等时机,让士兵们好好休养一番才是,又何必让他们为了守备一事而有所操劳”

“将军”副将还想再言。

“我意已决,你不必多言。”段煨一挥手,打断了副将的话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