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2 / 2)

三国大皇帝 半分糊涂 2224 字 2023-10-15

gu903();徐晃倒还好些,他那粗壮的身体,巨大的斧头,一看就是力大之人,但陶商身形不算高大,一杆枪也不怎么起眼,却硬碰硬挡住了大斧,简直骇人听闻。

希律律

胯下坐骑受力,同时长嘶着抬起前蹄,猛然的碰撞硬生生的止住了它们奔跑的速度,后踢在地面上踩出一条壕沟,霎时间尘土飞扬。

“嗷”

见到这惊人的一幕,短暂的安静之后,所有人再次大吼起来,没想到自己遇到了这么猛的两员将领,除去了心中的那一点顾虑之后,尽情的呼喊助威。

“有长进”徐晃也稍微有些意外,他的这一斧几乎用尽了全力,没想到被陶商挡住了,前一阵还自己占了上风,现在就成了平手,成长速度如此之快。

“你要小心了”陶商展颜一笑,趁着战马落下前蹄的时候,猛然用力推开徐晃的大斧,瞬间向前刺出三枪,速度快得令人目不暇接。

如今的他在体力上突飞猛进,霸王枪诀不但有枪法精要和用力的技巧,也有许多炼气的方法,类似于后代的健身口诀,但比那些更要精妙,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的体质。

徐晃面微沉,看似笨拙地舞动大斧,猛然一招开天辟地的招式,从斜上方虚空斩下,却只用一招就挡住了陶商的三道枪影。

当当当

一连三声响,枪影全都落在斧柄上消失,两人每天切磋,对彼此太过了解,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都能知道对方的心思,陶商胜在快疾,动如脱兔,徐晃却是沉稳,稳如磐石。

平日里训练,陶商由于力气方面的劣势,都要凭借自己新学的招式偷袭,出其不意才能击败徐晃,但在下一次的时候却不凑效了,徐晃已经找到了破解之法。

但随着陶商本身的气力不断增大,从开始的优势到现在的平手,徐晃越来越觉的自己不是陶商的对手了,对方毕竟还不到二十岁,又有如此天赋,将来的成就不可估量。

更让徐晃吃惊的是,陶商不仅武艺越来越强,他做事却十分沉稳,每一步的行动都是事先计划好的,即使临阵变故,也能沉着冷静,很快想到应对的办法,两天前沈岭一战,彻底让徐晃心服了。

春日当头,陶商所在大营中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比其他各营中训练的声音不知道大了多少,场中两人你来我往激烈厮杀,看得周围的士兵热血沸腾,来到军营许久,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见过如此精彩的对决。

此刻的陶商和徐晃,当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不管是以力战力,还是以巧对巧,都十分精彩,惊险变换处,让人惊叫,刺激冲撞时,让人欢呼,许多人的嗓子都喊哑了。

这一场厮杀一直持续了大约一个时辰,到后来观战的士兵们已经喊不出来了,都张着嘴巴紧张地看着,不时发出惊叹声,目光早已变成了崇拜和热烈,哪一个士兵不盼望着自己能有一身好武艺,好奋勇杀敌,多立功劳

累得一身大汗,此刻所有的士兵都心服口服,不用分派都主动各司其职,在胡才的指挥下自发的开始卖力地训练起来。

洗了个澡,换上一身衣服,陶商和徐晃才在营中休息,就有消息传来,敌军大军也来到美阳,正在三十里外安营扎寨。

第120章交战

翌日早晨,晨露还未消散,校场上鼓声大作,悠长的号角传遍美阳内外,各路人马都在调动,到处都是号令声和战马的嘶鸣

贼军分两路到达美阳,边章、韩遂统率各路造反的联军,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带领的羌兵总共有十万余,在蛰伏了一个冬季之后,再次向长安进攻。

鼓声震天,号角连绵,让整个军营中弥漫着肃杀紧张的气氛,旌旗如同游龙般四处穿擦,将领们统率着士兵回到自己的阵营中。

中军大帐就设在美阳城头上,两侧连营的则是董卓和周慎的部曲,数万人马结成长长的方阵,拱卫着美阳城。

军队前面一道宽达近十丈的壕沟,春河解冻,正汇聚着从终南山留下来的雪水,三道吊桥高悬在半空中,弓箭手整齐排列,守卫着这三条通道。

周慎的部曲在美阳右侧,也就是靠北的位置,陶商带领本部人马站在一处矮丘上,这里距离美阳城较远,他们属于策应部队,还不算精锐。

这边还在调兵遣将,远处忽然尘土大作,也响起了号角声,羌人的号角声略显沉闷,比汉军的号角声还要低,如同咆哮的远古魔兽,震慑人心。

轰隆隆

大地在颤抖着,不多时,就看到无数队骑兵如同蛟龙出水一般冲了出来,贼军全都以骑兵为主,这么多骑兵的冲击,的确让人震惊。

尘土弥漫在半空中,只看到对方朦胧的影子,羌人独有的口哨和呼喊声此起彼伏,坐骑嘶鸣着,在城外一片空地上集合。

左边的贼军全都是羌兵装扮,穿着各不相同,有穿皮袄戴毡帽的,也有光着头穿着半截翻毛羊皮的,各式各样,形容古怪。

右侧的兵马则稍微整齐,和汉军看起来不相上下,这些肯定就是边章率领的联军,占据西凉大部分城池之后,他们也有了兵器铠甲。

只有一万多步兵站立在阵型中央,周围全都是呼啸而至的骑兵,造反的联军声势浩大,光着一个出场的场面,就让许多士兵面容改色。

数万骑兵轰然而至,那场面何等宏大,这些士兵哪里见过这么多骑兵,许多新兵更是心中打鼓。

足足有半个时辰,城外的贼军才算稳定了阵型,尘土渐渐落下来,战马的声音却是连续不断,打响鼻的,嘶鸣不安的,呼啦啦嘈杂不安。

场面总算稳定下来,整齐而立的无数排骑兵果然比汉军看上去更有威势,阵前有四员大将并排而立,身后各有亲卫保护,扛着四杆大旗,分别是韩、边、北宫、李。

最左侧便是韩遂,头戴反绒暖帽,身穿黑色重甲,远处看不清他的相貌,边章则是一副文士打扮,头戴方巾,留着一撇山羊须,穿着西凉特有的保暖飘。

北宫伯玉的装扮则是地地道道的羌人装束,锃光瓦亮的脑袋上盘着一条辫子,左耳上有个拳头大小的耳环,左膀露出来,虬结的肌肉呈黝黑色,手里提着一杆狼牙棒。

李文侯却穿戴者汉军的铠甲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