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长安留下的守军和各地征调的人马,前后总计有十万官兵征讨贼军,中原各地还有战乱,但灵帝这次派出这么多兵马,还是担心羌兵会直捣黄家园陵,那他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三千人押运一千车辆,连夜向美阳进发,两百多里的路程,三天时间要赶到还不算紧迫,但也不敢耽搁太久。
这一段时间也从朱儁、卢植那里学了不少行军常识,在这个年代,按照正常运输粮草的车辆,牛车装的较多,一车二十五斛,重车日行五十里,空车日行七十到八十里,马车虽然速度快,但装的少。
一斛粮食大概有一百二十斤重,两匹马的马车则只能拉载二十斛左右,速度和数量必须要做出取舍,不过像眼前的战争,都在汉代的控制范围内,沿途设置驿站,提供医疗,修理,食堂,饲养员,宿舍,牛马棚等等后勤支持,大大减少了运输途中的损失。
要是长途奔袭,或者异域作战,就要考虑士兵和马匹等的吃喝问题,这些也要装在粮车上,不管是马车还是牛车,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还有:役畜受伤,生病,死亡,天气,路况,坏车,等各种情况的损耗。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赶车的士兵也不可能步行,否则行进速度就会大打折扣,也要占用马车的载重。
只是一次简单的运送粮草任务,却让陶商受益匪浅,朱儁告诉他的,总不如自己实际体会来得真切,细算下来,后勤部队要比前线部队多出好几倍来。
行军路上,陶商刻意找了几位老兵跟在身旁,了解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运转的动力之源,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熟知那些经典的战意,却对后勤辎重知之甚少,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没有详细的记载。
这几个老兵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有两个还参加过黄巾之战,最让陶商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其中一位所说的在豫州召陵和黄巾首领波才的那一场大战。
波才是豫州区黄巾军首领,先败当南太守赵谦于召陵,次败朱儁,又依草结营围皇甫嵩于长社,危急时刻,朝廷又命朱儁带四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增援。
供给粮草从荥阳拨出,仅这些兵马所需的粮草需要两千辆满载大车,按照运输损耗计算,总共出发的大车有五千辆。
再加上一万骑兵的战马饲料,一匹马大约五六个人的消耗量,又是差不多五千辆,总共出发的车辆就是一万多辆,光运输粮草的士兵和民夫就有四万多人,这还只是从荥阳到豫州长社距离较近,只有三天时间的情况下,长途运输的话数量还要翻倍。
任何时代,战争的背后都是经济的支撑,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丰厚的粮草储备,都是妄谈。
第114章一合之敌
陶商此刻的心情也是失笑又无奈,本以为到了安全之处,才让徐晃休息片刻,屁股还没坐稳,西凉军就忽然在最不可能出现的地方挡住了去路。
更可笑的是,这帮西凉兵并不是埋伏,而是仗着兵多挡在了前路,明显是一副正面抢劫的架势,这是把他们当成软柿子。
才都到阵前,就听对面为首的将领大喝道:“你们这些官兵,识相的,赶紧放下武器投降,省的白白送了性命,回去之后还有重赏”
陶商开口问道:“你是何人”
“我乃义军奋武将军张横是也”
张横
陶商眉头微皱,知道这人也算是韩遂手下的一员大将,韩遂称霸西凉,手下有八部将,张横就是其中之一,没想到这么快就遇上了。
看对方忽然发呆,张横还以为自己的大名吓到了陶商,转动长枪笑道:“小子,本将也不问你的来历,我看你也是必是大族出身,只是不幸今日遇到我等,若你愿意将那匹坐骑献于本将,我可放你一条生路,你看如何”
陶商嘴角泛起一丝不可觉察的笑意,故作为难道:“你们有两千骑兵,双方实力悬殊,我自知不是对手,但这是我首次带兵,若只我一人回去,恐会被问罪。”
张横没想到陶商居然真会和他讨价还价,呃了一声,才道:“那这样,你选十人带走,剩余的交给本将。”
陶商皱眉,思索了一阵,才犹豫道:“十人恐怕少了些,再说我这宝马可是花了十万钱才买回来的,怎能随便送给你”
“嘿嘿,敬酒不吃吃罚酒”张横失去了耐心,冷笑道:“小子,你可别不识抬举,本将能让你带走十人,也是看在这宝马的份上,否则连你都要留下,明白吗”
陶商好似被激发了倔脾气,梗着脖子大声道:“若你不同意,我便先杀了坐骑,在与你拼死一战。”说话间从腰中抽出了宝剑。
“嗳,慢着”张横反倒着了忙,赶紧制止陶商,听说这愣小子竟然要杀了这么好的一匹宝马,气得暗自咬牙,吸了一口气:“好,你说了算”
陶商这才露齿一笑,伸出了三个手指头。
张横问道:“三十”
陶商摇头。
“三百”张横的语气有些不满。
陶商还是摇头。
“嗯”张横眉头紧皱,不明白陶商到底是什么意思。
“将军,他恐怕是指三千”身后的副将小声提醒。
“混蛋”张横气得回身大骂:“没看这里总共就三千人吗莫不是他想全部带走”
那副将憋红了脸,吭哧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却听对面的陶商言道:“不错,我说的,正是三千人。”
“妄想”张横发现自己被耍了,气得脸色发红,长枪指着陶商怒吼道:“不识好歹,你会后悔的,列阵”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