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回到府中,徐晃正光着膀子动作生硬的翻着单杠,猛然看到陶商肩上扛着的开山钺,顿时眼睛一亮,骑在单杠上半天没有动作。
“公明,快来看,这是我给你挑选的兵器,可还满意”
“啊真是给我的”徐晃马上从单杠上跳下来,几步跑到跟前,从陶商肩膀上接过兵器,差点就掉到地上,深吸一口气提起来,惊呼道:“好兵器,太好了”
仔细摩挲着斧柄,看到上面的字,喃喃念道:“开山钺,好,嘿嘿,真好”
看到徐晃这样痴迷的表情,陶商甚是欣慰,他知道历史上徐晃是用大斧的,这把开山钺肯定适合他,只是不知道会不会让徐晃更厉害一些。
“我早就想要这样的一件兵器了,在河东找遍了所有的铁匠铺,没有一人能打造这样的长柄斧头,所以才勉强打了一把厚背刀使用,没想到才到洛阳,公子就为我招来这把兵器,莫非此乃天意”
陶商笑笑,拍拍他肩头上隆起的肌肉,笑道:“快试试手吧,我知道你已经迫不及待了。”徐晃嘿嘿一笑,等陶商站到远处,沉喝一声,双手舞动开山钺,院子里顿时传出呜呜的风声,像是狂风吹过洞窟,野兽咆哮在深山,闻之令人色变,真实体验了一把运斤成风的真是感觉。
有了趁手的兵器,徐晃的实力完全释放开来,陶商在一旁看得直咋舌,有了开山钺的徐晃,他已经不是对手了,看来还是要加强霸王枪法的练习,现在有了徐晃这个陪练,以后的进步会更快
第92章弹劾
雨天刚过,天空中的阴云还未完全散去,阳光在云缝里溢出来,地面上到处是忽明忽暗的斑点,秋后的田野,一片金黄,日渐萧条。
洛阳西城门早在半个时辰前就禁止通行,宽大的城门道上十分空旷,青石板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两排全副武装的士兵肃然而立。
一队人马从城中奔驰而出,约有百余人,为首一员大将身形宽厚,头戴金盔,大红色的披风迎风招展,远远望去威风凛凛。
在他身侧,还有一位高冠,系着黑色丝带的宦官,这人面容枯瘦,头发灰白,一只手里捧着圣旨,顾盼之间十分自傲。
这一队人马自然就是前去的朱儁部队,陶商和朱皓跟在他们后面,两人一黑一白,倒也相称,身后则是徐晃和胡才以及朱皓的副将。
重新换了一副铠甲,徐晃的气质随之一变,就连朱儁初见面的时候,还刻意看了几眼,赞许的点点头,告诉陶商要好好对待此人。
一行人马出城来到三十里外,终于有一骑哨马疾驰而来,正是皇甫嵩派来的传令兵,大军就在前面不远处驻扎。
朱儁命人加速前进,据朱皓所说,这次皇甫嵩回朝,仅带了五千骑兵,其他的人马还驻扎长安,等待明年开春继续讨伐羌军。
陶商记得这一次皇甫嵩出征无功,被免职削了食邑,就是被十常侍诬陷所致。
当初皇甫嵩征讨张角时,途经邺地,发现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另外,张让向他索要五千万钱,皇甫嵩当然也不会给。
二人联合弹劾皇甫嵩,灵帝听信谗言,免去皇甫嵩车骑将军的职位,所以他一路上都在悄然观察着那个宦官的神色。
这人是十常侍之一的郭胜,一路上时不时冷冷地瞥一眼面带喜色的朱儁,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冷笑,带着几许嘲讽。
朱儁还沉浸在去见故友的喜悦之中,根本没有注意到郭胜的神色,他和皇甫嵩可谓汉末两大擎天之柱,起起落落无数次,早已结下深厚的情谊。
五千人的队伍并不算多,陶商也是军人出身,见到那些兵马也并无多少震撼之感,只是皇甫嵩的军队十分整齐,即使是在驻扎听令,也排列得井然有序。
能够在汉末乱世中扫平黄巾军,力挽狂澜,皇甫嵩的确有实力,军事素养在他那一代绝对是佼佼者。
此刻陶商的心绪也颇不平静,首先是要见到三国名将,其次还有陶谦这个未见过面的父亲,汉末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他面前已经缓缓展开。
哨马前去报信,不多时,一队人马缓缓向前而来,为首之人身形高大,略显清瘦,和朱儁完全是两种类型,骑着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
带头的人肯定就是皇甫嵩,走近一看,皇甫嵩面色沉毅,但一路奔波,风尘仆仆,略显疲惫,须发已经灰白,高高的鼻梁,一双眼睛神采奕奕。
“哈哈哈,义真兄,别来无恙乎”朱儁大笑着拍马上前,将其他人甩在了后面。
“哼”陶商在后面听到郭胜鼻孔里发出不满的冷哼声。
“我倒是谁呢,原来是公伟亲自前来,真是太好了”皇甫嵩从马背上一跃而下,丝毫不见五十多岁的人该有的老态。
朱儁也下马,两人大步上前,紧紧握拳站在一起,互相打量着,发出爽朗的笑声,虽然没有多余的话,但看到彼此身体强健,就已经很满足了。
谈笑之间,郭胜随后也赶到,众人一起下马,郭胜重重地清了一下喉咙,尖着嗓子大声喊道:“圣旨到,车骑将军皇甫嵩接旨”
这一道尖锐的声音打破了两人见面的气氛,皇甫嵩急忙松手敛容,上前躬身抱拳:“臣接旨”
出兵将领,甲胄在身,不能下跪,皇甫嵩这倒也不算是失礼,但看在郭胜眼里,却以为是对他的轻视,眼神变得歹毒起来,厉喝道:
“皇甫嵩,你好大的胆子,见了圣旨还不下跪,莫不是要造反不成”
“郭常侍,皇甫将军出征在外,甲胄在身,焉能行大礼”朱儁在一旁沉声道:“即便陛下至此,也能体谅,你莫要信口雌黄。”
“哼,放肆”郭胜瞪了朱儁一眼,却没有再争执,缓缓打开金黄色的圣旨,背面绣着两条张牙舞爪的金龙。
“奉天承命,皇帝诏曰:
北宫伯玉等进寇三辅,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镇长安以讨之,连战无功,耗费钱粮,反使贼军日壮,零羌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
皇甫嵩不知奋力讨贼,怠慢误国,着免去左车骑将军一职,收回印绶,削夺封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邑二千户。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