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2 / 2)

三国大皇帝 半分糊涂 2241 字 2023-10-15

gu903();朱儁也盯着陶商看了一阵,才微微点头道:“看来传言未必是真,有乃父之风”

这个夸赞对于陶商来说已经很不错了,陶谦到目前已经做过县令、刺史、议郎、都尉,此时正在带兵打仗,朱儁对他的评价就是一种肯定

谁也不知道卢植会做出什么安排,但带兵作战是一定的了,朱儁在问了几个简答的问题之后,对陶商的回答还是颇为满意,只是有一点,陶商对于行军布阵几乎不懂

在冷兵器时代,军阵和战法都十分重要,不像火药大炮,甚至到了高科技战斗时代,这些阵法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陶商虽然是教官,但不懂军阵,他的强项,在于练兵、战略和战术方面

只有五天的时间,朱儁也有些着急了,行军打仗可不是读书写字,死记硬背就能学会的,这需要不断地实践,根据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在无数次残酷的战斗中才能学得到,而陶商到目前为止,还没带过一兵一卒

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也有临阵磨枪三分快的说法,军演已经闹得满朝皆知,流言满天飞,在这种情况下要是陶商真的败了,纨绔之名将彻底与他绑定,再难翻身

第62章纸上谈兵

杨彪已经和朱儁说了杨蓉目前的情形,关乎到杨家大小姐的命运和杨家的脸面,朱儁也别无选择,硬着头皮开始从基础的行军给陶商做起了解说。

这个时代的兵种还是以步兵为主,步兵又分辎重兵、枪兵、戟兵、弓箭兵等等,其次便是骑兵,至于车兵早已在东汉初期就被淘汰了,朱儁先给陶商讲的是如何行军,兵种之间的搭配,不同情况下队形的调整和变换

这些都是作为一军将领必须要掌握的知识,陶商也听得很认真,从黄昏一直到戌时,陶商听得如痴如醉,毕竟他就是在部队当过教官的,这些东西对他来说虽然是第一次听,但融会贯通起来倒也不难

朱儁虽然讲得口干舌燥,但对陶商的领悟能力却越来越吃惊,陶商不仅能一遍就听懂他的讲解,更主要的还能举一反三,许多细节之处不用朱儁讲,陶商已经主动问了出来

这简直就是军事天才的苗子朱儁由初时的死马当作活马医,态度在不断地变化着,到最后还是杨彪实在过意不去,才打断了两人,打发陶商回去了

“天才啊天才”陶商走后,朱儁端着茶碗一口喝干了凉茶,不断感慨道:“陶恭祖有后矣”

杨彪从刚才朱儁的神情中就看到了希望,忍不住问道:“公伟,你向来不会称赞别人,常感慨汉室无后,将才不存,今日忽然夸赞陶商,莫不是安慰于我”

朱儁摇摇头,慨然道:“文先,吾观陶商乃是大智若愚,其三害纨绔之名,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抑或陶恭祖不曾发现其能,其实那几首诗便可管中窥豹,待吾这几日观察一番,便知其悟性如何”

杨彪大喜,忙道:“有劳公伟费心了”

朱儁摆手道:“若能为汉室培养忠良将才,乃吾之幸也”

陶商并不知道朱儁对自己会有那么高的评价,回家之后一直想着这一夜的讲解,的确让他获益匪浅,第二天一大早又去了杨彪的府邸

从行军到布阵,又是近乎一天的时间,这一天的时间里,陶商也加入了讨论,虽然他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没接触过,但古代战役还是了解不少,从战国到明清时代,尤其是汉朝、宋朝、明朝这样的乱世,经典战役数不胜数。

而在后世,也有许多人对这些经典战役做过剖析,此时拿出来和朱儁讨论,许多见解连朱儁都目瞪口呆,赞叹不已

且不论陶商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光是这份见解和对一些战役的看法,就足以证明他对战争的洞察力,这是一个带兵将领必须具备的条件,而朱儁在早年之前,自忖还是没有陶商这样的能力

第三天,已经不是朱儁一人讲解了,而是两人在不断讨论,从阵法到战斗,再到战场布局,局势的分析,渐渐进入了陶商的擅长领域,朱儁在军事上的确很有能力,而且经验丰富,但面对陶商这个一千多年以后的军事专家,已经没有什么可教他的了,唯一能说的,就是自己的带兵经验

第四天,朱儁反而变得有些迫不及待了,陶商一来,连杨彪都顾不得去见,就被拉进议事厅里,这一番交谈,几乎就是一天,送进去的吃食也只是草草动过,一直到傍晚时分,朱儁依然意犹未尽

但明天就是军演的时间,陶商这几天一直都和朱儁在纸上谈兵,根本没有时间带兵,也没有操练的机会,但此时朱儁却莫名地对陶商充满了信心

晚上军营中火光通亮,无数的火把和几个油锅都被点燃,陶商策马立于营地里,手持一杆铁枪,最后的这段时间,朱儁想看看陶商的武艺如何

光禄勋掌管皇城卫兵,保卫内城,虽然还比不上北军精锐,但也有一些勇猛的将领,陶商这次的对手,分别是两名校尉、一名中郎和左中郎将

这几个人都名不见经传,虽然兵器有些不趁手,但对陶商来说,基本没什么压力,左中郎将名叫李方,还算有些本事,但在二十合之后,最终不敌陶商,一口气战败四员将领,他的表现同样让杨彪和朱儁侧目

要知道陶商可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还未及弱冠之年,这样的本事,足以笑傲京城了,但偏偏背着一个纨绔之名,此刻,这两个汉代的顶梁柱不禁开始怀疑陶谦是不是真的别有用心了

卢植到底会用什么方式进行军演,到现在没有人知道任何消息,但杨彪和朱儁由之前的担忧终于变得有了一些信心,至少陶商不会在一上场就一败涂地吧

两人相对而坐,此刻已经完全冷静下来,杨彪言道:“究竟其本事如何,就看明日一战了”

朱儁点头道:“家有麒麟子,却不知加以培养,陶恭祖之过也,就算明日不能胜出,陶商也值得重点培养”

杨彪眉毛一动,忽然说道:“公伟既然如此爱才,何不将其收入门下,将来若能建功,也有公伟之功也”

朱儁哈哈一笑,指着杨彪言道:“文先之意,吾岂能不知,但陶商之才,在吾之上,非是推却,实乃能力不足也”

杨彪诧异道:“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