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 / 2)

三国大皇帝 半分糊涂 2222 字 2023-10-15

gu903();“素不相识,为什么会冒险去救人”

燕荣摸摸鼻子,苦笑道:“不知。”

陶商走到那几人面前,看向年纪最大的老者,露出笑容问道:“老人家,你们去救人的同伴叫什么名字啊”

老者双目略显昏花,见陶商还算亲切,颤颤巍巍地答道:“他叫马忠,是俺的小侄儿”

“马忠”陶商忽然面容肃整起来,又问道:“你们是青州何处来的”

老者喟然一叹:“俺们是东莱黄县人,只因贼寇太多,许多人都离了家,出来讨生活了”

陶商却怔住了,本想问问这个人是不是也姓甘,和银杏同乡,没想到却问出个牛人来,三国中有两个马忠,一个在益州,是刘备手下,另一个在东莱,属东吴将领,潘璋的副将。

陶商之所以吃惊,不仅因为马忠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听到的第一个在历史上有名姓的将领,更主要的是,这个不怎么有名的马忠,却偏偏是大将克星,关羽、黄忠这样的盖世虎将都丧生其手。

当年刘备入主西川,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被吕蒙白衣渡江蒙蔽,马忠和潘璋于麦城之战中设伏擒获五虎大将之首的关羽,以及关平、赵累,后来刘备伐吴时,马忠随潘璋等往拒,突袭射伤蜀将黄忠,导致黄忠阵亡。不久,潘璋为关兴所杀,马忠领兵围击,击退张苞援军。

这样的战绩,说起来其实已经很辉煌了,先不说当时关羽是被埋伏,黄忠年迈,单是马忠领兵突围关兴,击退张苞,这就可见本事也不算小。

因为这些辉煌的战绩,马忠被人戏称为神将克星,甚至还有人杜撰张辽、曹仁等魏国名将也死于他的箭下,不过马忠倒真是三国中和名将对战最多的武将,如此尚能在阵前斩将如砍瓜切菜的三国中生存下来,没有点真实本事的确是说不过去的。

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和期待,陶商轻咳一声,在几人忐忑的眼神中吩咐道:“来人,准备饭菜,到客厅一叙。”

“是”燕荣此刻也是哭笑不得,重点怀疑的对象却早就跑去救人了,而他们到现在依然一无所获,连救人的人也不见了踪影,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见陶商盛情款待他们,这几人才稍微安心下来,得知陶商便是被劫走的两个少女的主人,那几人更加激动起来,纷纷请求陶商赶紧派人支援,马忠是他们中本事最高的一个,没有马忠在,他们在洛阳很难混下去。

陶商也从交谈中了解到,这一行人的确是来洛阳逃难的,一路上以练武耍把式为生,本以为来洛阳之后日子会好过些,没想到才三天的时间,就出了这么大的意外,事先根本反应不过来。

马忠当时正在表演枪法,忽然人群中一阵骚动,几个蒙面人出现强行抢走了甘露和银杏,人群混乱中,马忠二话不说,拔腿就追那些人去了,没有留下半句话,而且一去不归,至今没有任何消息,这几人无奈躲在破庙中,六神无主之时,被燕荣派人找到,带到了府中。

听完整个经过,陶商也是紧皱眉头,马忠和甘露、银杏素昧平生,为什么会不顾生死孤身去追那些人其目的究竟何在难道他还是个古道热肠的侠义之人

从这些人嘴里也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陶商让人先安排他们在府中住下,半路又多出个马忠来,也跟着那些人失踪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第29章入伙

转眼间一天时间又过去,燕荣还是没有打听到任何消息,看来对方是做了万全准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管有多少计谋,要想保证银杏她们的安全,没钱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思索再三,陶商还是决定用那夜明珠去找孟佗换钱,还是以人为重,这十万钱给了高戴,以后一定会让他加倍还回来,至于夜明珠,以后看情况能不能再从孟佗手里赎回来,或者用其他手段也未尝不可。

打定主意,陶商迈步来到陶谦的书房,打开书案下的暗格,拿出那两颗夜明珠,小心包好装在怀中,他知道这两颗夜明珠值钱,但究竟值多少钱,心中却没有底,索性两颗都拿了。

正走到门口,忽然看到那个药铺的伙计又匆匆而来,看到陶商,不由露出惊喜的神色,但他也知道陶商家中出了事,不敢太过兴奋,跑过来拿着一封书信:“陶公子,又有人送信来,让我交到你手中。”

“嗯”陶商接过书信:“你可看清来人长什么模样”

“没有”那伙计摇头道:“书信是临街卖馄饨的王头给我的,他老眼昏花,根本没看清是什么人,只给了他一天的混沌钱,让我把书信送给公子。”

“哦”陶商点点头,从怀中摸出半吊钱:“辛苦你了。”

“哎呀,陶公子使不得使不得”那伙计连连推辞:“你为我们除掉了陶兴,收拾了刘威,东城的百姓哪个不感谢你我今天要是收了你的钱,还不被人骂死啊”

陶商无奈收回手,笑道:“好吧,改天我去百草堂看你”

伙计闻言大喜,知道这不过是陶商的客套话,还是很高兴,转过身屁颠屁颠的跑了,还不时的高高跳了两下,可见心中有多兴奋。

“只是除掉了个陶兴,就让他们这么高兴,看来三害在百姓心中猛于虎,如此毒瘤,也该清理掉了。”

陶商心中思忖着,看着伙计转过街头,才低头拆开书信,还是上次熟悉的笔记,写的话也不多,但当他看完的时候,却更加疑惑不解了。

信上是一首不成样的打油诗:赴宴醉霄楼,以文会三少,听从我安排,家人保无恙。

这一次没有再遮遮掩掩,信末直接署名高戴,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难道不是试探我和孟佗的关系”陶商又看了一遍书信,皱着眉头往回走。

内容虽然写得很简单,但意思也很明确,明天以文会友,只要听从高戴的安排,结束之后银杏她们就能平安归来,只是高戴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段让自己去醉霄楼

“公子,又有人送信来了”正低头走着,忽然听到有人说话,抬头一看,正是上官博,他一眼就看到了陶商手中的信。

陶商把书信递给上官博:“看这意思,高戴的意图,并不在钱财之上。”

上官博看了好一阵书信,收起来笑道:“这还是公子那首诗惹的祸。”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