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3(1 / 2)

医道无间 珠江老烟 2353 字 2023-10-15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谢伟道:“他老人家不甘心啊”

朱小君叹了口气,带着笑意道:“这事也怨我,当初跟他谈的时候,忘记了给他一个承诺。老谢啊,我想把anker公司收购过来之后,从国内找个人来打理,若是丹尼尔清楚了我这个想法后,会更不开心,所以啊,我觉得还是得想个什么办法安抚一下他为好。”

谢伟道:“从国内找个人也对,毕竟跟咱们的文化相同,沟通起来也容易。至于丹尼尔这个老家伙,你倒是没必要担心什么,给他一个虚职,然后再承诺一笔期权,保管他乐的屁颠屁颠的。”

“期权为什么是期权不是股份呢”

谢伟答道:“股份限制太多,对双方来说都有不小的麻烦,而期权”

朱小君摇了摇头:“可是,我并不想把旗下的企业弄上市。”

谢伟疑问道:“为什么为什么不寻求资本市场呢”

朱小君摇了摇头,道:“你不觉得作为一家公众企业的老板,太不自由了吗尤其是在美国,你所有的言行都必须规范,否则的话,就会有人说三道四。”

谢伟沉思了片刻:“可是,不上市,又怎么能让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呢”

朱小君道:“一家企业的价值,不单单是金钱能够衡量的,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再说了,上市对职业经理人来说,那是件好事,可以一夜暴富,但是对企业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一旦上了市,职业经理人便只会关心自己手中的股票什么时候能解禁套现,谁还会努力工作啊”

谢伟笑道:“这倒也是,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上市之前,那业绩是嗷嗷叫地往上涨,一旦上了市,业绩立马下滑。”

“所以啊,我觉得一家伟大的公司,不一定非得追求上市。”

谢伟大笑了起来:“首领啊,你可知道,你的这个想法,得让多少个做风投的哭死在卫生间里啊”

这句话让朱小君想起了在申海的时候,那帮整日往公司里钻的投资经理,以及在机场时一个个削尖了脑袋想引起朱小君的主意的投行代表。

朱小君和谢伟聊的兴起,一时忘记了时间,他答应了丹尼尔,十分钟后就会下楼去喝杯咖啡,可是一聊开,一刻钟过去了,朱小君却还留在谢伟的房间中。

楼下咖啡厅中等着的丹尼尔有些坐不住了。

在操作这次收购的过程中,丹尼尔和那六家备选公司谈的都很细致,尤其是在他个人利益这个方面上,更是一条条一款款形成了白纸黑字。

在这六家备选公司中,anker给予丹尼尔的利益不是最高的,但也不是最低的。

事实上,无论是最高的还是最低的,对丹尼尔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大赚一笔,同时,以丹尼尔的精明程度,不可能忽视了谢伟的存在,所以,他在和那六家公司谈判的时候,开出的条件并不高。

比如anker公司,丹尼尔与之商定的预先方案,便是在保证阿德尔以及其他股东共同拥有收购后百分之二的股份的基础上,尽可能再多争取一些现金。

然而,当朱小君征求他的意见的时候,丹尼尔却脑子一热,报出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股权要求。

事后,当谢伟邀请朱小君喝茶的时候,丹尼尔于这二人身后听到了,心中顿时升起了疑虑。

他最怕的是朱小君因此会对他产生一些不好的看法,从而在这一场医疗盛宴中,他可能被无情地抛弃掉。

在房间中越想越担心的丹尼尔最终决定主动出击,再次向朱小君示好,就算不拿这笔诱人的佣金,他也要保证自己在朱小君面前的地位。

跟朱小君打过电话后,丹尼尔苦等了近半个小时,在心情达到了极端忐忑的时候,终于看到了朱小君的身影。

第592章绝对好老板

“丹尼尔,我对你很有意见。”朱小君信步来到了丹尼尔所在的桌前,开口第一句话,就让丹尼尔禁不住打了个哆嗦。“我们国家的茶艺,那已经上升到了艺术的境界,你怎么能形容为开水泡树叶呢”

听了朱小君的后半句话,丹尼尔稍微平静了一下:“朱,请原谅,文化差异而已。朱,我约你下来,是想跟你聊一聊美国医疗市场的拓展。”

朱小君打了个响指,叫来了服务生,点了一杯蓝山。

“丹尼尔,我也正想跟你聊聊这件事。正如你刚才所说,我们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文化差异,在医学上,这种差异的影响倒不怎么严重,但是在商业上,却很容易造成沟通上的误会。”

丹尼尔连连点头,朱小君所提到的误会,恰恰是他做出的解释言辞的核心词汇。

“丹尼尔,我对这家anker公司很有兴趣,不出意外,我一定会收了这家公司,并以此为基础,把我手上的医疗技术一项项在美国推广开。这是一项大事业,想完成这项大事业,单靠我一个人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的加盟支持。丹尼尔,你愿意成为这支团队中的一员吗”

“当然,朱,我非常愿意。”

“上次我带着冯虎博士来找你的时候,没来的及跟你落实细节,今天刚好是个机会,丹尼尔,anker收购下来之后,原有的团队我会尽量保留,同时我还希望在这支团队中注入新的力量,尤其是团队的领导者。丹尼尔,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这支新的团队,我必须从我的国家寻找一名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来领导,不为别的,只为了能够保持最高效的沟通。”

丹尼尔刚被挑起的兴趣又被浇了盆冷水,敷衍性地嗯了两声。

“但是,我找来的这位职业经理人,他只负责和我的沟通,至于在美国医疗市场的拓展,我想,这应该是你和阿德尔共同担纲的任务,你来负责医疗技术上的责任,阿德尔负责市场拓展,我希望你们三个人能够鼎力协助,成为一个最稳定最有力的三角架构,你看如何”

丹尼尔再度兴奋起来:“嗯,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建议。”

“对anker公司的收购方案,谢伟所提到的那个方案就作为最后方案好了,新团队组成后,你和阿德尔,包括我找来的职业经理人,你们分别享有新公司的25的股份,另外,我会拿出5个点的股份来做为管理团队的股份,该怎么分配,你们三个人商量着办。丹尼尔,你对我这个想法有什么补充吗”

丹尼尔的两只眼睛放出了异样的光芒。

作为肿瘤行业最资深最有水平的专家之一,丹尼尔深知朱小君手中掌握的医疗技术的价值,且不说其他尚在研究之中的技术,单说这肺癌的特异性抗原,只要形成了医疗产品,那么其产值很容易达到百亿美金以上。

两点五的股份,看上去并不多,甚至还有些寒酸,但是,以百亿为基数来计算,那就是两点五个亿。若是朱小君下一步在往这家公司中注入新的技术,那么这个基数还会成倍地往上翻。

相比自己向anker讨要的那点好处丹尼尔不由得脸红了。

朱小君对公司管理或是人才驾驭方面上并没有多少理论知识,他非科班出身,之后也极少参加此类内容得培训课程,走到今天,全靠自己的悟性。

他认为,一个好汉三个帮,身边若是不能聚拢一批人才的话,即便手上握有绝对先进的技术,那也无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而朱小君对聚拢人才的方法简单粗暴,但又绝对实效。

说白了,也就是十个字:足够的利益,充分的放权。

就像当初对张石,一句所有的政策都由你自己来定,便一下子把张石给折服了,以至于他的同窗好友被人诱惑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那么诱人的条件,而坚守了自己当初的承诺。

对丹尼尔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