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严世藩虽为工部左侍郎,可又有何资格在内阁当中审阅奏章,更甚者撕毁奏章”
“其余种种,臣不得而知,虽有耳闻,却无凭证,不敢枉言。”
曾毅这话说了一通,至于严世藩的罪名,还是没敢定下。
嘉靖眯着眼睛,刚才曾毅说的话里的缘由,嘉靖自然是知道的,如今,曾毅敢在他跟前说出来,那足以证明曾毅坦荡,这一点,嘉靖倒是颇为满意的。
“你倒是明是非。”
嘉靖点了点头:“严世藩撕毁了你的奏章,你弹劾他,这倒也没错,至于别的听闻,你虽言,可却能明白无凭无据,不可枉定,倒也算是明事理。”
“你之前的折子,尽数严世藩罪名,虽有风闻言奏的意思,不过念在你尚且年轻坦直,无祸心的份上,朕也就饶你这一次罢了。”
嘉靖说完这话,曾毅赶紧在次磕头谢恩,风闻言奏那是言官的事情,他可不是言官,这么做的确是逾越了。
而今个嘉靖的这番话,算是彻底的把他这个可能被人抓住的小尾巴给断了。
嘉靖双眼微眯,正好外面有阳光照入殿内,瞧见了曾毅额头已然发红,不由得对曾毅又多了几分满意,同时,给曾毅打上了实诚的标签。
第六十二章满意
“户部那边,日后不必在去了,朕听闻在湖州之时,裕王和你倒是融洽,去裕王府当个伴读吧。”
嘉靖缓缓开口,脸上神情不变,这话说的似乎轻松无比。
可对曾毅而言,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了,没谁比曾毅更清楚,裕王是未来的皇帝,而且,裕王是那种肯放权的皇帝。
且裕王极为心软,对下面的臣子是极好的,尤其念旧情,其登基后,裕王府的旧臣没一个不得了天大好处的。
而且在湖州,曾毅自认为他和裕王还是对胃口的,所以,去裕王府这肯定是天大的好处了,曾毅甚至之前根本就没敢想这茬。
而且,伴读,那可是平日里和裕王一起聆听裕王府教习教导的角色,虽说其实和普通人家的书童差不多,但是却高一级。
当然,官职什么的,不重要,虽说是从九品的,看似降了半级,可这意义不同的。
“臣谢陛下隆恩。”
曾毅赶紧磕头,对臣子而言,不管是升官还是被贬,面对皇帝,谁敢抱怨,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嘉靖饶有兴致的瞧着曾毅:“怎么你可知这王府伴读是几品官职”
嘉靖还以为曾毅不知道这王府伴读是几品的,所以才会谢恩,且看情形并非是装模作样。
毕竟,王府伴读这个位置,平常真没谁注意的。
曾毅恭敬答道:“臣知道,是从九品,然,陛下天恩,让臣能随裕王殿下身旁时刻聆听大儒教导,实乃陛下对微臣之爱护,更是旁人求之不来的机会。”
曾毅这答话让嘉靖有些目瞪口呆的,旁边站着从来不变神情的黄锦也是多瞧了曾毅几眼。
若是曾毅说什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那估计嘉靖直接就挥手让曾毅滚了,这话,嘉靖听腻味了,而且都是朝中那些个油滑臣子的话了。
若是曾毅真用了这话,那嘉靖肯定是心中不喜的,日后裕王既然能登基,证明嘉靖心中其实是中意裕王的。
自然是不希望裕王身边这个时候有这么个年纪轻轻就懂得那么多朝中老狐狸的套路。
所以,曾毅这话,嘉靖着实是惊讶的。
“能这么想,倒是不错。”
嘉靖的目光柔和了起来,曾毅说的话合了他的胃口,而且句句还把他无声无息的捧在高处,更是朝中那些个老臣不曾说过的话,嘉靖自然是喜欢听的。
而且,在嘉靖眼中,曾毅是个实诚人,既然如此,那曾毅这话的可信度可就非常高的了。
“你尚且年轻,虽有几分文采,可终究是差的远了,和朝中那些个大臣多学学,终究是有好处的。”
说完这话,嘉靖停顿了一下,方才缓声道:“如今裕王还未回京,你暂去裕王府任职之后,回府休息,等什么时候裕王回京了,你在正式前去裕王府。”
“也省的旁人说朕不知体恤臣子。”
嘉靖这话,其实就等于是给曾毅放假了,这其实也是惯例,外出的钦差回京,只要差事办的不错,肯定都是要给一段时间休息的,当然,有特殊情况的除外,这也算是体现皇帝体恤臣子。
“至于你在湖州的功劳。”
嘉靖笑眯眯的瞧着曾毅:“你也莫在心中怪朕小气,先退下吧,日后封赏自然是有的。”
等曾毅告退之后,嘉靖的嘴角仍旧含着一丝的笑意:“不过的小子,耿直,不似朝中那些个老狐狸。”
人与人之间是要看缘分的,嘉靖和严嵩之间就是如此,世人皆传闻嘉靖脾气古怪,可这不过是传闻罢了。
嘉靖也有他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且,之所以有如此传闻,皆是嘉靖刚登基时的那一场大礼议,以至于天下士子和嘉靖离心离德,无奈之下,嘉靖只能重要宦官。
所以,外界的传闻自然是没传什么嘉靖的好,毕竟这个年代的舆论,其实是掌握在读书人手里的。
曾毅的年纪不比之裕王还小,算起来若是在平民间,曾毅该是叫这个年纪的长辈伯伯的。
而在嘉靖眼中,曾毅这个年纪,其实也就是个小孩子罢了,哪有那么多的心眼算计
更何况,曾毅一直以来入了嘉靖眼中的行为都是那种耿直没有诸多算计的,所以,对曾毅的看法一直都是不错的。
尤其是在曾毅知道历史的情况下,说话自然是捡着说了,这么一来,哪怕是一句细微的旁人感觉无大碍的话,其实影响都是很大的。
“虽耿直,可却也没真的那么耿直。”
嘉靖摇头,曾毅的话,他至多只信七分,不过这也就足够了,他是皇帝,这朝中能让他信七分的大臣,可真是不多的。
“这样也好,这样也好啊。”
嘉靖这会多了些自言自语:“裕王年幼,他王府中的那些个大臣,哪个不是老谋深算日后真登基了,能压得住谁”
“这曾毅比他年幼,加以磨砺,或许能成为裕王的一大助力。”
嘉靖这其实已经是在给裕王挑选日后的辅臣了。
裕王府虽然有不少的老臣,可,老臣有老臣的坏处,日后一旦裕王登基,那这些老臣其实就是两朝元老了。
而且,历朝历代,老臣仗着在朝中的威望作威作福欺压幼主的不在少数。
虽然裕王这年纪不算幼主了,可在父亲的眼中,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所以,嘉靖肯定是要为裕王考虑的。
只是,一直以来,没有合适的人选入嘉靖双眼罢了。
毕竟嘉靖防着的,是日后那些个老臣玩弄权势,必须要有胆大,敢于担当的臣子方可,而年轻官员嘉靖真没瞧出有这样的。
而曾毅这个时候恰巧蹦了出来,敢醉酒骂严家,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