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4(1 / 2)

建设盛唐 比萨饼 2123 字 2023-10-14

阿史那月盈穿着突厥人民族服装,颜值高企,鼻梁高,眼睛大,睫毛长,脸蛋鲜活,嘴唇泽润红艳,突出的特点是个头高,年龄不大已是前挺后突,皮肤白,头金色,眼睛带出海水蓝极是眩目

宾果,中大奖了

韦晞很满意,而阿史那月盈大胆地望着他,她的眼神自带勾勾的哦,看得劳资心痒痒地。

当他将阿史那月盈大块朵颐的时候,真是深深感谢太平公主

对他而言,太平公主是基本盘,她要是不允,韦晞也不会与突骑施人联姻。

要是没有太平公主放行,岂能够把上这么正点的马子

异国风情满满的诱惑,韦晞忍不住折腾了一晚。

破了例,之前他早睡早起的,现在晚睡,但生物钟照样让他早起,这回只能够打打太极拳,不敢作大运动以免伤身。

“我黑眼圈,你怎么也是黑眼圈了”韦晞好奇地问心腹侍卫阿壹道。

阿壹老实地回答道:“崔先生让的我守着大将军的,把守一夜。”

韦晞一听就知道这不是好话,马上找来崔千寻询问。

崔千寻乃唐朝大族崔家的旁系子弟,本不得志,不想跟上韦晞而青云直上,做到郎中级别,爵位子爵,散官有大夫,在韦晞目前如日中天之际对韦晞是忠心耿耿,他进谏道:“禀主公,臣下在突骑施人之中了解道这位郡主本是大酋长帕罗特之女,名叫乌玛,被前可汗阿史那斛瑟罗纳为可敦。”

“就在斛瑟罗迎娶她的当晚,乌质勒起兵造反,途中斛瑟罗无出青庐,不能及时处置,让乌质勒造反成功。”

“对外是斛瑟罗的侍卫杀了他,传言是乌质勒杀了他,但许多突骑施人是乌玛杀了他”

“因此臣下担心,着阿壹把守,以防不测,此其一也,其二,尚请主公切勿再纳进外族之女,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其三,臣下观这位郡主有殊色,主公切勿忘记阿史那皇后之事。”崔千寻深深躬身进谏道。

韦晞点头道:“崔先生之意,我省得了”

阿史那皇后之事,乃突厥木杆可汗之女,嫁给北周皇帝宇文邕为皇后,因为她生得漂亮,导致宇文邕都忌了她,不敢与她过于亲近,后来宇文邕的外甥女窦氏就是唐高祖李渊之妻进言皇帝应宠她以安突厥之心,宇文邕接受进谏。

此处是崔千寻提醒韦晞要注意与阿史那月盈的关系,倒也不是完全照搬宇文邕,分寸由韦晞自行掌握。

因此韦晞荒唐了三天后即时回复正常的那种早睡早起,以坚定的自制力避免沉溺于闺房之乐中,避免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局面生。

第六二十节建设新西域

龟兹城的太平宫,“参见公主殿下”阿史那月盈紧急加工,学了一点汉语,就待在太平公主面前跪下,太平公主亲自离座将她扶起,公主非常有力气韦晞她壮实,此话万不能当她面前起来,她只是虚跪了一下而已。

端详着阿史那月盈的容貌,太平公主赞赏道:“好漂亮的人儿,便宜韦晞了”

她心中只有的不爽,但无更多的妒忌,对于韦晞与月盈之间之事,太平公主知道得很清楚,知道他只是三天乐不思蜀,就思蜀了,就知道韦晞不会受到迷惑了。

因此她与他都很明白,重点在于西征大计,他清楚此一点,太平公主就原谅他。

夫妻档,太平公主清楚自己的能耐,想做到“闻风知胜负,嗅土定军情”和让敌人“闻风而遁”的只有他,他负责打下家业,她负责打理家业,合作愉快。

欣然地自手腕上退下一个名贵的羊脂白玉镯,送给了阿史那月盈。

然后唱礼官高唱阿史那月盈送给公主的礼物达三千匹马三千头牛和一万只羊,公主则回敬了她一千两黄金

然后两女交流,起生活、美容来。

起初阿史那月盈有点拘束,很快地就在太平公主的亲切关怀下变得熟络起来。

太平公主宣布在热海伊塞克湖的往北百余地修建城池即阿拉木图,作为阿史那月盈的汤沐邑,阿史那月盈感谢不尽。

殿上氛围融洽,韦晞心中大慰

往常的公主刁蛮,大唐公主病严重,现在看起来不怎么样嘛

有此想法要不得,他与太平公主坐一起,他穿着文官官袍,结果给太平公主伸手去掐他腰间软肉,用力拧道:“你就爽了”

果然,公主病是无救的

韦晞默默地想着,给掐得眼中带泪脸上含笑地道:“还是感谢公主给面子啊”

“给面子,给力”太平公主用力地拧啊拧,见到韦晞脸上挂笑,貌似还不够用力哦,加把力

我掐掐掐

给自己的驸马娶新妇,太平公主都觉得有失大唐公主的身份

但驸马纳妾的好处确实够选赞,如今乌质勒进驻月州,帕罗特进驻叶州碎叶,为两州都督,官府已经建立起来,唐人文职进驻,正式管治

突骑施位于葱岭的北上方,它加入大唐,意味着西征不必经过险峻的帕米尔高原葱岭,骑兵可以沿药杀水向西,战略态势十分有利。

大唐的正式统治到达了碎叶城,往西就是药杀水锡尔河,顺药杀水继续向西可直抵咸海

所有区域地方官府派员是太平公主派出的,她签命令任命官吏,她还开启培训班,有语言培训班和行政培训班,教那些突骑施的大老爷们学习汉语和学习地方行政工作。

以突骑施人官吏为主体,按大唐律法行事,毕竟地方大了,汉官严重缺乏。

不止是教,还得实践,指导他们行政,建立官府,展经济,做好卫生福利等等。

未来的希望在孩子身上,敬请突骑施人交出他们的孩子

集中突骑施上层的孩童,送到龟兹城接受教育,表现优秀的,每年都送一批孩子去神都进修。

而各州的汉学学堂,收进周围地区中势力的孩子进学。

所以千头万绪,都由太平公主抓主意作决定,太平公主疯狂地忙碌起来,乐在其中。

伊梨河畔出现了星罗棋布的汉人农庄,内地来的唐人种田做工程,突骑施人放牧,好象一刹那间,神奇的生产力就出现于西域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