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2(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此刻否认已经来不及了:“陛下,些许粗浅纰漏的见地,上不得高雅之堂。”

荀爽给了曹操一个古怪的笑容,朗声说道:“宣室便是朝堂的中央,陛下掌管天下,琐事、难事、天下事,都要在此决断,粗浅的见地又如何,只要利国利民,那便是好的见地”

果然,献帝急忙说道:“爱卿快快请起,有何见地说与朕听。”

荀爽道了声谢,这才先曹操一步说道:“曹将军言,在往昔之间,抽丝剥茧,取其利,去其弊,得其精华,方可助天下太平。”

刘协说道:“何解”

荀爽说道:“如今天下诸侯拥兵自重,最大的难题就在于他们都是士族子弟,当然,微臣也出生士族,先辈的功勋自然不能否定,但是,兵马会让一个人膨胀,天下之祸,非战之罪,非民之罪,亦非君之罪,乃是兵之罪。”

曹操心底苦笑,早知道就不去招惹这个家伙了,没想到一上来就下手这么狠。

本章完

第378章事事算尽

荀爽的锋芒,直指曹操的雄兵。

刘协还是有些迷糊,问道:“爱卿此言,喻指何物”

荀爽眼神一闪,说道:“恕臣斗胆,陛下之所以称帝,乃是拜董贼所赐,当日登基之时,由董卓亲自主持,大将军吴名在旁旁观,可那日封赏之人,皆是董卓和吴名麾下幕府之人,对天下官员却并未提及。”

这时候身旁的曹操瞳孔一缩,斜眼盯着荀爽,这家伙不出手则罢,一出手没想到如此心狠手辣。

如他所说,如果真的大赏天下官员,那袁绍、袁术等各地诸侯势必会得到封赏。

若是仅仅是这样就好了,什么叫天下官员,意思就是除开某人幕府的成员,一应在朝廷录案从官的人都要封赏,这一来造成的影响就巨大了。

就比如袁绍麾下的田丰,曹操麾下的荀攸,袁术麾下的纪灵。

这些人都有官职在身,如果献帝加封田丰为汝南太守,袁绍肯定会派兵南下,因为圣旨到了,曹操自然应该讲汝南让给袁绍才对。

毕竟现在曹操是兖州牧,而非豫州牧,在理论上只能代天子牧守兖州。

到时候荀爽一封圣旨下达,中原的平静势必会瞬间打乱,最怕的就是荀爽利用这个机会,引诱袁绍、袁术、陶谦等人联盟,对自己下手。

这时候的曹操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在前世,他之所以能顺利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当时献帝的处境息息相关。

那时候献帝被董卓迁到长安,被吕布杀了之后又遭遇李傕郭汜的争夺,惶惶不可终日。

之后再难逃洛阳的时候,又听闻袁绍、黑山军、曹操等人打着勤王的旗号来抓自己,一刻不得放松。

不过袁绍最终放弃,倒是便宜了曹操,所以当时跟随在献帝身边的官员寥寥无几。

重建朝廷,曹操以洛阳修葺为由,迁都许昌。

当时跟随在献帝身边的忠臣,几乎都死绝了,所以曹操就顺理成章的用自己人,组建了新的朝廷体系。

这就形成了和当时董卓临朝时差不多的局面了,只不过一个是自己人的圈子,仅有献帝做摆设,而另一个人却是暴戾强压,逼迫官员听命自己。

孰强孰弱一目了然,所以曹操能成功,董卓却不能。

而在神将世界,因为吴名改变的历史,也不会再重复曾经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除非曹操敢冒天下之不韪,杀了这满堂的文武。

所以说历史上每一件事情都不一定是必然,有很大一部分都带着偶然的成分,真的想要模仿,却很难做到。

正所谓水则载舟,亦能覆舟,荀子能说出这么一番话,自有其依据。

这时候荀爽浅尝辄止,并没有说明其后的厉害。

荀爽教导献帝,献帝也逐渐明白荀爽眼神中的意思,悄无声息的掩饰过去,不在询问详细。

“好,二位爱卿先归位吧,此事容后再议。”

“诺”二人一左一右,恭敬的站在自己该站的位置上。

而这时候献帝似乎才注意到堂下还跪着一个人,响起三天前的一幕,原本有所好转的心情又沉了下去。

沉声说道:“堂下何人久跪”

那人恍若重生,如闻仙音秒曲,陛下终于想起自己了,这双腿发麻,险些就背过气了,一时间老泪横纵,热泪盈眶,说话都带着颤音。

“陛下臣臣太史令”

“砰”

一声闷响吓了在场文武一跳,自从六年前吴名放养了刘协之后,这家伙在荀爽的教导下,确实有了不少长进。

一怒之间,倒是有三分气势,就连曹操也是眉头一挑,有些凝重的看着他。

如果献帝无能还好,想怎么揉捏就怎么揉捏,可要是献帝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了,那他还会甘愿听任行任吗

曹操呢喃道:“吴名啊吴名,当时放养了刘协,这么一步臭棋,你是怎么下的,思静而后变,谋定而后动,你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那么这一步棋将自己的优势全部推翻,你究竟想要干什么”

当时的朝廷被董卓弄得千疮百孔,加之刘协年幼,吴名如果接盘,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他却临时放弃了,让天下人错愕

这六年来,几乎每天都有人分析吴名的打算,有人说他是大忠臣,为了衷心才放弃这一切。

这也是有根据的,曹操的谋臣程昱就说过,吴名在放弃司隶之后,一心投入荆州的战事,一同荆州后,更是帅军征战交州,除了益州,极少在神州范围活跃,大多时候都在征讨外族,说明其人大忠似愚。

不过荀攸也说,吴名看似不在神州征战,乃是认为时机未到,名望不够,他征战外族,是为了拖延时间,给自己造势。

无论天下怎么猜测,要是他们这些胡思乱想的家伙知道了原因,势必会气得吐血。

当时吴名离开洛阳,完全就是脑袋发热,既不是衷也不是奸,而是因为伏寿,少年英雄自然喜欢佳人在怀,为了伏寿,吴名抛弃了眼前的利益,选择稳固后方。

所以说这件事上,没有好坏。

刘协怒道:“宣室乃是神圣之地,你如此口齿不清,莫不是找死”

太史令心头慌神,急忙调整心态。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