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8(1 / 2)

未来科技强国 风啸木 2266 字 2023-10-13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请他们一起过来。

这里占地面积能有50平方米左右,只来了几个人,和张知站在一起。

只见他们脚下的阳台立刻分离,这竟然不是实体物质,而是由光组成的物质。

形成一道彩虹色的光,这光形成屏蔽,在重力场的拖动下,他们远离反重力大厦。

这是电磁波的高级应用,可以让人触摸到光。

现在科研人员除了发现它可以当做弹性防护装置。还没有实际的进展。

众人依次来到阳台,围拢在反重力大厦周围。

只见这时,从远方飞来一个反重力大厦的附属楼层。

这个楼层,是张知和李菱秋的家。

它不知有住宿功能,还能随时对整个反重力大厦进行观察和调整。

里面还特意加了一个游乐园,供未出生的孩子使用。

只见这层楼,飞到反重力大厦顶上。

反重力大厦最顶上的一个房间,它立刻脱离,向上飞起。

这层楼随后坐落在它的位置。稳稳的停在反重力大厦上。

大楼连接处的电磁铁开始启动。强大的吸附力,把它们牢牢的吸附在一起。

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管道连接在一起。

两个管道的连接处开始融化,变成液态金属。之后完全融合在一起。

随着磁场的改变,它们又变成固体。

这是比焊接更先进的连接技术,最关键的是它可以随时接上和断开。对设备性能不影响。

之后反重力大厦的顶层,它再次落下。

一个反重力大厦楼层,就拼接完成。

这个过程很快,但每个过程都是那么的优美。

有的人一笑而过,有的人心事沉重。

在不懂行的眼里,这就是上下一扣,很简单的事情。

在懂行的眼里,这是极为复杂的事情,就是最关键的精准定位。那也是很困难。

要知道,天空上可是刮着七级大风。在这个风力下,它们的接触必须达到微米级别。

这才能让每个管道,都不出现差错。

特别是位于中心的磁悬浮电梯,它的安装精度很高。需要达到纳米的安装精度要求。

张知看到反重力大厦安装完成后,他又招呼人们,重新回到反重力大厦里。

第四百二十五章太空旅游项目

张知他们回到反重力大厦内部,众人脸上还残留着震惊的神色。

没想到反重力大厦竟然能这么玩。

它的组装过程,太有科幻的感觉。让人记忆深刻。

随着媒体直播,有数亿人在观看这次反重力大厦部件的合拢。

张知在休闲的时间,瞄了一眼网友的讨论。

一只小白鼠:“反重力大厦的装配进程,全部由我们公司设计完成。

我在这里感谢熬夜加班的员工们,这些天你们辛苦了,我们一起创造工业史上的奇迹。”

脑洞不够大:“这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没想到现在能在空中建造建筑。

我估计这样一来,我国房价肯定大跌。现在坐等房价崩盘,我好接盘。”

贫穷的我:“没想到这个飞在天空的房子还能移动,现在看房车什么的太ow了。

等这种反重力建筑投入市场后,我已经建造一个庞大奢华的宫殿,去周游全世界。”

张知只是略微扫了一眼,虚拟世界中的讨论,他没有过多关注网友的动态。

反重力大厦本来在今天,能成为新闻的头条。

可是张知将要宣布另一条消息,它就只能作为陪衬的存在。

机器人在忙碌,很快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就布置好。

张知坐在正中间,他表情淡定,很简短的说道:“把大家邀请来到我们公司新总部。

这不只是邀请大家来参观新总部,不论它怎么先进,也只是一个建筑而已,不值得兴师动众。

这次找大家来,是真的有事情宣布。”

张知说完之后,台下都静悄悄的。

有人在交头接耳,猜测张知为什么叫大家来。

有人感到不可思议,觉着反重力大厦就是足够轰动的结果,没想到还有其他的新闻。

在场的新闻媒体也很高兴,他们就知道跟着张知,每次都有大新闻出现。

张知看到台下有人感到惊奇,有人露出狐疑的表情。

他看上去毫不在意,淡定的说道:“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已经够久了。该把目光望向广阔的太空中。

以前是因为我们的技术不够,只能屈居在地球。”

张知语气加快,表情肃穆的说道:“我也不是在自夸,大家都知道,以我们星宇科技为主导的空间站。

它现在安稳的停在太空中,整体技术标准和这个反重力大厦差不多。

我要说的是,得益于我们技术的进步,在太空中空间站的感觉,和在这个反重力大厦中,它们是相似的。

可能已经有人想到了什么没错。就是普通人,不需要锻炼,不需要穿宇航服。

他们甚至什么准备也不做,从家里出来就可以进入空间站中。

我要说的就是,从现在开始,我们星宇科技正式开通太空旅游项目。”

张知说完之后,现场一阵沉默。

众人都消化着,这个重大的消息。

随后掌声热烈的响起。生活在21世纪,人们的视野已经很开阔,谁都有一个奔向太空的梦想。

就是有人提出奔向火星,还是一去不回的那种。

就是这个几乎等同于自杀的项目,还有很多人去报名。

何况是针对普通人服务的太空旅游项目。

曲晓妍从旁边站起,说道:“现在开始接受记者的采访,你们只有十分钟。”

在场的众多记者,开始反应过来,他们都向张知他们涌来。

曲晓妍是星宇科技的负责人,她可没有点名,这意味着谁都有可能采访,只看谁的速度快。

美国记者率先赶到,腿长还是有优势。

这位记者的汉语很熟练,她抓紧询问。

“张先生您好,我是纽约时报的记者。

我想请问你们公司开展太空旅游项目,他对报名人员的身份有什么限制。谢谢。”

张知听到这个记者的问话,他皱了皱眉。

虽然以前就有预案,但真的遇到这个棘手的问题,他心里也不太高兴。

什么外国人会第一波报名太空旅游项目。

不排除是天文爱好者,但最大的可能性是来自外国财团和情报系统的间谍。

他们就是无法探究空间站的技术,也会想方设法的了解空间站的性能。

更不排除有人会,在项目中故意捣乱,破坏空间站的设施。

gu903();张知露出公式化的笑容,他淡淡说道:“我知道你潜在的意思,你一定是想问,我们可以接收哪个国家的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