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军”,刘少将也被吓傻了。
他也知道老蒋这是一番好意,不过如此高调而张扬,岂不是想害人么
历来“枪打出头鸟”,知道不
一个石家庄能有多大,竟要进驻一个集团军,到时候没把日本鬼子吓死,倒将其他兄弟部队搞得恨上了,万一需要他们拉一把的时候,他们还不将他往死里坑啊。
看看另一个时空,李家钰就是一个好榜样。
他与二十二集团军分道扬镳后,先是跟着卫立煌混日子,后来在抗战之中屡立战功,因此当上了第四集团军的副司令,再后来又单独组建第三十六集团军,得了,集团军只辖一个四十七军,该军又仅辖二个师。
风光是风光,结果却有些不妙,李家钰因“光荣孤立”而战死沙场。
好在老蒋的情商极为敏锐,光看刘少将的表情,就知道这厮在想啥了,于是也不再多说了,随后拿出了一封书信,让他此次回川的时候,顺便带给刘湘主席,同时再帮他着捎去一包福建特产的乌龙茶。
刘亦诚当然唯命是从。
这厮的心中即使有什么疑惑,也不敢当面询问蒋委座,这些是老大之间的交情问题,他一个后生小辈算哪根葱。
随后刘三爷就回到了芜湖机场,带着贾琏等先遣团精英即刻返川,除了留下部分的技术官兵之外,其他人员一律坐火车返回川西,至于武器装备,则全部留在了南京或上海。
空军联队则交由尹一航与蒋重光负责,俩人分任正副司令,而狼六任机场警备大队长,余紫甜任空指中心联络官。
该部官兵共有一千六百余人,下辖飞豹战机大队,飞熊战机大队,以及飞熊轰炸机大队,加上储备战机量的话,战机总量180余架,芜湖机场已经成了“川西机场”。
老蒋对于日本海军的退出,依然有些将信将疑,因此川西空军联队,成了他的秘密杀手锏。
随着空战烈度的降低,川西飞行联队逐渐恢复了战力,平时虽也在担任巡逻任务,但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会参与淞沪战场的低烈度空战,而是专职对付日军军舰,或九六式舰战、九六式陆攻之类的精锐战机。
从川西空军一战成名后,蒋委座一直在琢磨,如何建立新的空军联队。
他还想一气建立五支,于是从川西空军学院借来教官,任命秦国洞中将为司令,在武汉附近的山区,秘密整训“仿川西版的民国空军”。
第三百三十八章率队返川
与刘亦诚随行的百余人,三架飞鸿客机就能搞定。
不过某人比较怕死,不但给自己单独安排一架客机,还让幻影机甲也登了上去,组合成了“机甲版”的客机。
嗯,这厮还是有些发毛,还假公济私的,命令一个中队的重型战机,为他们此次返川之行护航,不过也不需要护送得太远,只要送到武汉三镇附近就行了。
再远的话,鬼子也没那个本事了。
在客机上休整时,刘少将总有点胡思乱想,生怕鬼子战机突然袭击他,鬼子可是曾经扬言过,要袭击华夏的客机,这些毛人一旦想搞恐怖活动,远比之流厉害,说话还从来不打折,说击落就击落。
可能是日军鬼子的空军都睡着了。
这些客机飞到了汉口,都还不见任何踪迹,此时刘亦诚才舒了一口气。
随后他才想起一事,现在还是1937年10月,日军的众多战机之中,除九六式陆攻的航程略远之外,其他的战机都是以腿短而著称,直到零式战机出现之后,才扭转了这个局面,唉,感情是自己吓自己。
零式战机,是日本战机的重要里程碑。
改机的设计师正是堀越二郎,装备了两挺77毫米的机枪,以及两门20毫米的机炮,发动机功率为950马力,最大航速571公里,航程2200公里,转弯半径小,特别适合盘旋狗斗,爬升率每秒15米,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爬升率,每秒才4米,因此在二战时除了f6f战机,没有哪款战机敢说稳胜于它。
幸好零战出来得比较晚,最早版本的原型机面世,最快也要1939年才行,甚至要到1940年才能正式成军,之所以被命名为“零式”,是因服役时为皇纪纪元2600年1940年,最后两位都是零而得名。
三架客机需要汉口机场中转。
这些人在淞沪战场,奋战了好些天,神经一直崩得很紧,正好去繁华的市区放松一下。
不过现在是交战期间,某人对于日本鬼子的间谍,深怀警惕与防范,要求他们在出门时,必须是三五成群,而且要相互注意警戒,当然,不出门更好,大家都省事。
刘少将也有很久没见孔玉玲了。
某人见到他老婆时,孔大小姐正在制药厂的办公室,用电话遥控指挥搬迁,要孔氏家族向云贵川疏散。
当然背后的真正总指挥,正是她爹孔财神自己,孔部长已从欧洲返回了华夏,只是一直在广州与武汉之间穿梭,正是将沿海工业内迁的实际负责人,自然就比较低调了。
孔玉玲见到刘郧也惊喜万分。
自八一三事件后,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已经成为了交战区域,而且川西也有先遣团参战,她最怕刘亦诚一时脑热,亲自率部冲锋陷阵,尤其川西飞行联队一战成名后,日军更是天天吹嘘,击落川西重型战机若干,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与日机作战的,全是川西战机。
在那段时间孔大小姐,天天用蚂蚁机器人通话,生怕突然接到刘少将的阵亡通知单。
直到9月初,淞沪会战形势陡然一变,日军宣布已歼灭华夏所有的新锐战机,上海战场进入低烈度的有限空战时,才让她真正放下心来,至少她知道了一点,某少将暂时不用亲自上战场杀敌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