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8(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同时连番的大规模血战,让老蒋、何应钦和白崇禧等人,意识到一个要命的问题。

那就是从1931年以来,华夏尽管一直在秘密备战,但是至今仍然没准备完毕,无论空军海军,还是陆军,都显得过于仓促,甚至有点苍白无力,尤其是在飞行员训练、飞机储备,以及军工生产等各项事物上。

金陵兵工厂的劣质炮弹,差点没把老蒋的心脏病给急出来。

后来8月23日,中日空军大决战的惨烈后果,更是将老蒋吓得魂飞魄散。

还好日本鬼子也是麻杆打狼两头怕,一时也摸不清华夏的真实底火,也没敢一次性压上自己的老本,否则淞沪战局的演变就很难说了。

1937年8月30日,鉴于上海会战的再次受挫,日本的战时内阁一致通过了,“国民精神总动员实施大纲”。

该大纲命令“日本本土及其殖民地,诸如琉球、朝鲜、台湾和伪满洲国等地,全体转入战时体制”,并决定再次征兵百万,一定要让华夏低下高贵的头颅,向日本帝国输诚投降。

8月31日,日军大本营正式下令,组建华北作战方面军。

华北日军总司令是寺内寿一大将,该方面军下辖两个军,其中第一军司令香月清司中将,下辖第六、第十四、第二十师团,以及第二军司令西尾寿造中将,下辖第四、第十六、第一0八师团。

另外,还有方面军直辖部队若干,比如第五、第一0九师团、中国驻屯混成旅团,以及临时航空飞行兵团等等。

在日军大本营成立华北方面军之初,就明确下达了作战任务,即占领并巩固平津及附近要地,在河北中部歼灭华夏军队的主力,以便日军迅速占领华北等地,而且该方面军的作战地域,包括河北、山西、山东和河南,以及绥远、察哈尔、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一部分。

9月5日,日本首相近卫文磨,认为在过去两个月的作战中,皇军之所以连连受挫,是因为大日本帝国太过仁慈,因此发表声明,“将放弃过去的不扩大方针,而要对华夏采取全面而严厉的军事行动”。

与之同时,日本战时政府认为,为了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投降,就必须加强日军在华中地区的作战,今后的作战中心,将从华北转移到华中,因此即刻成立了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大将出任司令官。

为确保华中地区的胜利,日军即日组建上海派遣军的第二梯队,由第13、16与101师团,以及第6重炮旅团组成,总兵力超过十万。

日本鬼子的“战争宣言”,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而英法美苏等西方大国,只好宣布调停失败,但对于日军的军事行动表示谴责,不过介于中日没有宣战,只好默许日本人继续购买,诸如橡胶、钢铁、石油,以及飞机发动机等,比较紧缺的战略物资。

随着日军大规模增援的到来,南京上下都为之局促不安。

南京军委将各地送来的精锐部队,比如廖磊桂系的第十九集团军等部队,编为纵深防御部队,并将薛岳的第十九集团军,编为淞沪战场的机动兵团。

值得一提的是,刘司令的抗日先遣团。

因为他们的人数偏少,除了技术兵种偶尔被抽调之外,其余的被老蒋列入南京的预备役兵团,不过,川西出产的飞机与大炮,算是彻彻底底出名了,即使是在欧美等地,也算小有名气。

飞豹豹2与飞熊战机,不要说英法美等国感兴趣,就连德国也惊诧不已,哪怕他们得到了最早的设计图纸。

因此驻华大使陶德曼几次暗中表示,希望能得到这两款战机的原型机,而柏林将以低价的方式卖给华夏一批潜艇,正是8月29日袭击日军运输舰的升级版,2c型潜艇。

2c型潜艇,相对于2b型潜艇而言,并没先进到哪里去,除了排水量增加了几吨外,就是电动机的功率又增加了几十马力,水下航速达到了75节,尤其水下的续航力达到56海里。

无论是攻击,还是撤退,确实安全了不少。

老蒋等人已经尝到了潜艇战的甜头,自然是有求必应,屁颠屁颠的送去了飞豹、飞熊各一架,于是德军即刻通过远洋潜艇送回了柏林,而回赠物就是16艘2c型潜艇,以及秘密送来的德军潜艇战术教官。

随着日本的军国主义泛滥,尤其1937年8月进入战时体制后,他们对于财富的渴求,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就差没公然当海盗明抢了。

1937年9月,日本与美国的贸易战,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日本商人为了牟取高额利润,他们竟然将日本的出口货物,一一贴上了“美国制造”的标签,向拉丁美洲等地的海外市场,倾销日本制造的各类产品。

而更缺德的是,日本人还知道不能吃独食。

他们竟然还勾结上了德国的商人,一起经销“贴牌生意”,完全不把美利坚合众国放在眼里。

日本之所以搞“贴牌生意”,是希望建立新的“贸易秩序”。

一则打破哥伦比亚、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对日进出口额保持平衡的贸易政策。

二则是拉平美国等欧美国家产品的口碑。

因为这些充斥于拉丁美洲市场的日本商品,总的来说,还都是一些低劣的次货,当它们挂上美国标签后,由于日本国内的劳动成本较低,售价自然比美国货要低一些,因此获得的利润,反而更大一点。

更要命的是,当地人还以为这些劣质产品,是来自美国的厂家。

第三百二十六章全面进攻

“贴牌生意”被曝光后,令日本人的国际印象大跌。

许多欧美人开始关注远东的战事,对于华夏的抗战行为,大多抱着同情的态度,尤其是美国的许多报刊杂志,更是毫不留情的指责道,“日本是好战的恶魔,是现代文明社会进化失败的典型”。

唯有德国与意大利有些暧昧。

它们在一些重要的报纸上,往往是一笔带过,“在遥远的远东世界,有一新的霸主,在冉冉的崛起”。

1937年9月10日,即日本“内阁5日会议”结束的第二天,数十万日军,在战时内阁的统帅下,从华南到华北,发起了全面进攻。

不过战火最先爆发的,却不是淞沪或华北,而是南京政府根本想不到的华南重镇广州,当日凌晨六点,从台湾起飞的近百架战机,重点轰炸了广州城区,及其附近的港口,令整个广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