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0(2 / 2)

汉末高顺 小小千佛山 2194 字 2023-10-1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萨珊王朝推翻安息帝国,建国仅有十多年的时间,很多贵族在安息帝国之时便是很大的贵族了,他们对萨珊王朝没有多少忠诚度,效忠谁都一样,只要能保持他们的地位便可。

为了减少抵抗,投降派收买了国王的护卫,承诺他们大量的好处。

这些护卫大部分来自于法尔斯省,对国王忠心耿耿,但是现在他们的家园被劫掠,失去了财富和家人,可以说一无所有,若是加入新的势力,有了大量的财富,他们照样可以娶妻生子,迅速崛起。

有了这些护卫的协助,投降派更有信心。

战争在黑夜突然爆发。

投降派准备充足,士气高涨。

抵抗派仓促应战,缺乏指挥。

护卫趁乱杀死国王、哈扎尔帕特、祭司等人,将王朝高官一网打尽。

失去了指挥和效忠的对象,抵抗派陷入混乱,各自为战,甚至自相残杀,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被投降派打的一败涂地。

残杀一直持续到天亮,这时已分出胜负,抵抗派所剩无几,只得投降,战争结束。

建国不足二十年的萨珊王国覆灭。

投降派立即派人到苏萨城报喜。

马贵等人大喜,没想到如此简单的灭亡了强大的萨珊王国。

国不可一日无君,而高顺不在此地,马贵便要求孙成代替儿子登基为王。

高顺此前曾决定让孙成的次子担任灭亡萨珊王国之后的国王,孙成只得提前登基,等儿子到达后再传位于儿子。

国号为“安”,取安息帝国的第一个字,也代表平安之意。

孙成随之要求投降派尽快打扫战场,并派使者带他和马贵的亲笔信去法尔斯省,迎进汉人大军前来,并让在波斯湾上等候的战船返回西凉国,通知高顺和高伟等人。

随后孙成按照马贵的要求宣布,将所有抵抗派贬为奴隶;战场上所有战死和受伤者的武器铠甲等归于朝廷;战利品归于朝廷。

待返回泰西封城,正式登基之后再根据战功另行封赏。

众投降派大喜,汉人信守诺言,停止了掠夺,他们的地位、家人和财富安全了,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正文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国

李强接到马贵和孙成的信件后,立即停止了劫掠,迅速向泰西封城进军,不过所劫掠的奴隶和财富等战利品是不能归还的,放弃劫掠已是对他们很大的恩赐。

马贵等人早已到大泰西封城。

孙成入住皇宫,马贵、向荣等人暂是帮助掌管文武。

先是查封了前国王的财富,以及祭祀、抵抗派贵族、奴隶主的家产等,收归为国有。

高顺和赵雄接到消息也快速向这边赶来。

这时,在两人的努力下,已协助西凉国修筑了东西和南北的两条大干道,加上沿海干道等,形成了一个环状交通网,将几大郡连接在一起,加强了对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沿海地区以及内陆山区的控制。

又在西部山区,后世波伦山口、萨朗山口、希巴尔山口、卡瓦克山口等地的修筑了众多的关隘,并在后世的坎大哈、堡、喀布尔、赫拉特、昆都士、巴格兰、普勒胡姆里、霍勒姆、贾拉拉巴德、巴格拉姆、加兹尼、锡比、奎达等地修筑了城池,将贵霜帝国完全驱逐出了后世的阿富汗地区,并灭掉了此处的乌弋山离国等小城邦国。

贵霜帝国现在所居住的吐火罗盆地和费尔干纳平原,也是高顺非常喜欢的地方,只是现在他时间紧张,暂时不去管他,待有时间后,慢慢处理,现在先让大月氏人居住在那里,帮助抵御西北的游牧民族。。

高顺感觉,只要坚守这些城池和关隘,便能保护西凉国以及以东地区的安全,阻止北部和西部地区的来犯之敌。

赵雄对西凉国的防御也非常放心了,西部有众多的高山为缓冲,东部巨大而肥沃的平原提供粮食和财富,支持西部的防御,只要子孙后代不傻,定能在这里发扬广大。

高顺还是按照以前的规矩,将赵雄的次子和将来准备继位的孙子的智商提高到85以上,这样的话,至少几代人之内,这里是安全的。

登上高伟的战船,众人前去与马贵等人汇合。

在船上,高顺一直思索两个问题,接下来,一是如何面对罗马人,二是如何让汉人在此长盛不衰。

高顺想先打败罗马人,将他们驱逐出亚洲,并战领北非地区,特别是埃及粮仓,他志在必得,但是他又不想过多的削弱罗马人的实力,现在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需要他们抵御欧洲北部的野蛮人。

根据他的印象,在此后上前年的时间内,农耕民族一直受游牧民族的不断侵扰。

而游牧民族所居住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又不是农耕民族乐意居住之地,享受过农耕文明福利的人,很难再去适应落后、艰苦的游牧民族的生活。

思索萨珊王朝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没有形成一个紧密的中央集权体系,整体看来,他还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形式,由于相对独立的地缘板块,大多属贵族和属国只是间接臣服于萨珊王朝罢了。

待高顺率领众人到达泰西封城的时候,孙成和马贵、李强等人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汉人皇帝亲临,令原萨珊王朝的遗民非常震惊。

对这块地域,高顺极为重视,这里是抵御欧洲多民族的前沿,便决定继续由孙成担任国王,以后的路程不需要他跟随了;孙成默默的接受了这个要求,这样也好,他可帮助子孙打好基础。

高顺到达后,决定一起规章制度皆参照魏国,这样的话便于与国内交流;首先按照魏国的模式,建立了三台和六部等部门,所有的尚书皆为高级文官或者武官,并做了小小的调整,三台和六部为一样的级别,皆直属于帝国皇帝;至于国家名字,高顺决定继续叫安息帝国,便于归拢民心。

恢复安息帝国的名字,让很多臣民非常高兴,毕竟安息帝国只被灭亡不足二十年。

高顺暂没有取消西部的几个封国,没有危及投降派贵族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