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5(1 / 2)

汉末高顺 小小千佛山 2237 字 2023-10-1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散为民,享受民户待遇。

这样,任何一个地方的匈奴人都不多,即便将来有歹心,也因过于分散而无法成事,相信几代之后,便与汉人无异了。

迁移这些匈奴人,要花费数量庞大的钱粮,为了免除后患,高顺感觉花多少钱粮都值。

对那些从军的匈奴人来说,不仅他们参军有丰厚的薪俸,且他们的家人还不用缴纳赋税,官府把他们安排到任何地方,他们都会欣然接受;至于那些没有家人从军者,官府对他们与汉人一视同仁,已令他们非常欣慰,反正他们也无力反对,官府能安置他们已是不错。

留在当地的大约还有两千多名汉人,他们是匈奴人隐藏的奴隶,这让周飞和沮授等人非常愤怒,感觉此前被匈奴人糊弄了,决定以此为借口,狠狠的处理那些匈奴高官。

经过调查,长安城的那些千夫长家皆有奴隶,他们对此供认不讳,周飞大怒,早在他们迁移到宁夏郡的时候,单于就承诺交出所有的汉人奴隶,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有这么多汉人被他们奴役,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周飞下令,将这五十多户匈奴人全部关押;老弱病残全部拉出来处死;女子不管大小皆单独分出,漂亮的未婚女子卖为奴婢,年龄稍大或者较丑的,要么分给士兵为妻,要么分给娶不起妻的百姓为妻;男子不论大小,皆尽卖为奴隶。

现在条件好了,汉人没有自卖为奴的了,也没有因为家穷而卖儿卖女的了;他们有了孩子,皆可接受官府的支援,即便非常困难,官府也会资助。

所以,现在市场上的奴隶数目稀少,且价格昂贵,非常受欢迎,一经推出,便被抢购一空。

这些匈奴男子被买去为奴后,立即被装上坚固、沉重的熟铁脚镣,并用铅水灌注锁眼,终身不能取下。

对于那两千多被解救的汉人,遵循他们的个人意见,愿意回家的官府发放路费,不愿意离去的,可就地军屯,官府负责养老,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最终,这些人选择留在了当地,他们被捉来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家中是否还有人在,即便还有人,他们又有何脸面返回家乡面对他们他们此后的生活怎么办无依无靠的,不如依靠现在的官府。

当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只要开垦出来,便是上好的良田,比他们家乡强多了。

高顺接到周飞的汇报,心中也是大怒,没想到这些匈奴人会如此狡猾,不过他正愁没机会处理这些匈奴王和万夫长,这么合理的借口,非常难找,便采用周飞的办法,将他们全部秘密抓捕;为了社会稳定,把影响减到最小,没有把他们卖为奴隶,而是集中关押,劳动改造;女子与他们隔离开,逐渐婚配给士兵为妻,或者在军营内当做仆妇。

至于匈奴单于和左右贤王,被分置于三州,严加看管;脱离了部民,他们已成失势的老虎,对汉人不再构成威胁。

处理完宁夏郡匈奴人,高顺大喜,终于解除了他的一块心病,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消除了汉人的一部分劫难,不枉穿越一次。

而徐荣为配合麹义对西平郡的进攻,加强了永固城的兵力,并派兵修筑大斗拔谷隘口偏都口,重新恢复大草滩马场。

永固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地处祁连山北麓,焉支山西侧,为东西交通要冲。它南控大斗拔谷隘口,是河西走廊南通湟中地区的捷径,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绵延起伏的祁连山脉中段,有一个阔不过十丈、长达六十里的峰口,它就是被古人称为“大斗拔谷”的峡谷险关──扁都口;扁都口峡谷险隘深邃崎岖盘绕,连接河西走廊和湟中地区,贯通南北;谷中山重水复怪石嶙峋,两崖奇峰耸立峭壁突兀。这里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旅通行的重要孔道。

在这两地驻有强兵,直接威胁到西平郡后方的安全,令韩遂等人心忧不已;没有了匈奴人,他们的信息渠道更少了许多;关口被汉军堵住,他们更无法与河西地区的胡人遥相呼应了。

正文第554章高顺的良策

匈奴人,经过汉人官府几百年的打击,终于被灭,不过对羌人,高顺的感觉是不可能被灭除,就是将他们打服气,和平也仅是暂时的、短暂的。

首先,羌人的分布地域极广,绵地千里,南接蜀、西北接鄯善、车师诸国,都是偏远寒苦之地,汉人根本无法在那里生存;

其次,在那种寒苦的生存环境下,羌人更是“堪耐寒苦,同之禽兽”,久居苦寒之地,体格练就的强悍如同野兽,也锻炼了他们勇猛坚强的品性,所谓“性坚刚勇猛”,就连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严寒,其种族坚韧可见其一斑。

再次,羌人风俗奇特,繁衍昌盛,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釐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如此风俗,部族自是繁衍的很快;

最后,他们生活的地域远离汉人,自然也就缺少被同化的机会。

他们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所居无常,依随水草,这种分散的居住形式,又被环境分割在不同的地域,相对闭塞,相互联系很少,且种族部落甚多,多达一百五十多个,很难被统一,也就使得他们的破坏力远没有草原部落那么严重,对汉人的政权的威胁较小。

这时,高顺想起了周飞汇报的,卖匈奴人为奴的事情,竟然如此火爆。

奴隶一直存在,官府严令而不能止,高顺感觉非常不人道,还想颁布废除奴隶的法令;不过现在社会相对公平,百姓但凡能活下去,谁也不想卖身为奴,以至于社会急缺奴隶。

高顺突然灵机一动,心想,若是只允许异族奴隶存在呢

根据他的想法进行细化,然后把他的策略交代给一高级文官,派其出使秦州西平郡韩遂。

大战在即,高顺突然派来使者,韩遂还是热情接待了。

韩遂憋着一肚子火,怒气冲冲的质问道:“说吧,魏公派贵使前来,有何贵干”

“哈哈,魏公派在下前来劝韩府君,羌人必败,望及时回头。”

韩遂怒道:“若是如此,贵使请回吧”

使者笑道:“哈哈,还有一事,魏公准备出台一政策,所以派在下前来咨询一下韩府君的意见。”

韩遂被使者搞的莫名其妙,高顺出台政策,与他何干不过他还是很好奇,说道:“贵使请讲”

使者忙解释道:“哈哈,韩府君,事情是这样的,由于内地百姓生活稳定,相对富足了,无人愿意卖身为奴,以至于市面急缺奴隶,且价格高昂,魏公准备出台一政策,鼓励军队和大户组织猎奴队,前往羌人居住的地方抓捕羌人为奴,唉,以前朝廷还是太仁慈了,每次都把战俘放了回去,不久之后他们还会叛乱,以至于徒耗钱粮,若是这样的话,便可以战养战了,只是不知道后果会如何所以派在下前来咨询韩府君,请直言相告。”

gu903();韩遂一听这话,脑袋立刻“嗡”的一声,暗道,高顺太歹毒了,若是如此,那羌人还有存活的余地吗羌人必败,不是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