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开始就极力反对沮授杀戮投降之人,造成无义之举,便说道:“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大部分人四季劳作,尚不能足衣饱食,加上官吏蛮横,官府横征暴敛无度,起义造反是被逼无奈之途,所以,靠杀戮是震慑不住的。”
沮授忙再次请罪道:“主公,授差矣,请主公责罚”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望诸位引以为戒。”
“是,主公”
沮授问道:“秦始皇帝统一六国,横征暴敛,大量征发徭役,百姓无以为继,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秦二世而亡;当今确如寿成所言,与秦末类似,起义遍地,军阀横行,皇权衰落,乱世之兆;如何才能避免呢”
众人都想知道答案,皆好奇的看着高顺。
高顺略一沉思,反问道:“诸位想一下,若是天下稳定,没有战争,且官府禁止土地集中,也没有横征暴敛,结局会如何呢”
程志笑道:“主公,那便是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那是人人都向往的生活啊。”
麹义道:“主公,还有这种好事”
沮授不解的反问道:“主公,我们北疆不就实行这种政策吗现在不是百姓乐业吗”
高顺笑道:“沮军师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却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即便北疆的政策持续实行下去,早晚还是会发生起义的。”
“何也”
高顺道:“诸位想一下,咱们就拿北疆来说吧,地盘是固定的,土地是有限的,若是长期稳定,人口必然会稳定增长,逐年增加,当北疆的产出不能满足人口所需之时,便是起义爆发之时;通过起义以及改朝换代的战争,大量消耗人口,此时土地多,而人口少,社会矛盾解决,便再次稳定下来,社会又进入一轮新的循环,人口逐渐增长。”
众人对高顺的说法不置可否。
沮授又问:“主公,难道没有解决之法”
高顺笑道:“呵呵,办法是有,不过现在还不便于透露,顺还在思索、完善中,希望到时候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主公大才非我等能及。”沮授赞道。
“诸位不要多言,今日吃好喝好”
沮授大喜,内心暗自庆幸高顺没有怪罪他,高顺年纪轻轻,看的长远,非他能比,此后务必慎重。
正文第454章憋屈的韩遂
沮授在大庭广众之下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让马腾等人感觉值得佩服。
宴会之后,高顺与沮授来到书房细谈。
沮授问道:“主公,黄郡丞还没从金城郡送回消息”
“送回来了一些,确如寿成所言,韩遂心有大志,且其部属复杂,招安难度很大;最终还要看黄郡丞如何操作了。”
沮授坚定的说道:“主公,待整编完俘虏的宗建的官兵,授申请亲率大军,渡河平叛韩遂叛乱,收复金城郡,与雍州连为一体。”
沮授计划的很完美,他内心所想,待到军队整编完毕,兵强马壮,仅仅陇西郡驻守的官兵便强于韩遂,趁秋收之季,大军可就食于地方,而韩遂冬季必缺乏大量粮食,为了生计,韩遂不得不投降,他将不战而胜。
高顺摇摇头,否决道:“金城郡仅有七县,地域偏僻狭小,百姓穷苦,湟中又为羌人所占,何以支撑十万大军的消耗只需占领榆中县,隔河与之对峙,疲惫其官兵,其必不战而溃。”
至于与雍州连成一片的构思,高顺并不太重视,从萧关到雍州的道路现在修的也非常便捷。
且出动十万大军,仅为收复金城郡这么小的地盘,投入与产出极为不配,高顺不想为此大动干戈,只需困死他们便可,且留着他们吸引朝廷和董卓的目光,也算是韩遂等人仅有的一点价值了。
沮授又问道:“若是招安韩遂不成,主公对众将如何安排”
“仅仅陇西便有近十万官兵,消耗甚巨,后勤辎重运转非常困难,还是内迁为宜;至于众将,顺欲命麹义为护羌校尉,率领本部人马,十日后进攻榆中县,收复勇士县,并就地驻守,负责黄河沿线的警戒,以及负责镇压几郡内羌人的叛乱;至于李蒙、庞德、程志等人以及所改编的军队和他们的家属,皆调回长安后再做安排。”
“主公,陇西郡留多少守军呢
“参照并州边郡方案,每郡两千五百骑兵,三千步兵;范财驻守冀县,随时支援四方。”
沮授对高顺的安排没有提出异议,说道:“主公思虑周全,如此甚好。”
随后的一段时间,高顺继续留在狄道县,整编军队;李蒙和马腾忙于练兵;整个狄道县成为一座大军营,声势壮观。
高顺相信,这里巨大的动静,肯定会传到金城,就是不知道对招安韩遂起到多大的作用。
此时黄衍和麹演已到达金城郡郡治允吾县多日,韩遂隆重的为他们接风洗尘,此后韩遂却避而不见,只是让属下每日轮流宴请黄、麹两人。
韩遂内心非常憋屈,周飞接任凉州牧,并不急于进攻,而是收缩防线,不与他们决战,不管是冀县还是陈仓,还是长安城,皆经营的固若金汤,难以攻克。
现在高顺亲来凉州,恢复对武都郡的管制,招降马腾,灭掉宗建,矛头直指金城郡。
金城郡现在兵强马壮,却物资贫乏,若是高顺主动进攻,他只剩沿湟水向西逃跑一途;别看他统兵十万,这些人与他只是相互利用,并不忠心于他,这是他与马腾的本质区别,马腾可以接受招安,而他却不能接受招安,否则,肯定身首异处,现在他回避黄衍和麹演两人,也是他的自保之策。
即便他收编的湟中义从,他也仅仅是名义上的首领,可以带领他们劫掠汉人的财富,抢夺汉人女子,若是带领他们接受招安,却是万万不可的;几百年来,他们对官府若即若离,对朝廷的忠心少的可怜,若是接受招安后,他们再次反叛,则他韩遂便该倒霉了。
黄衍和麹演也身份显赫,不是他能得罪的,只能好吃好喝好招待。
那些蛮夷领袖,也不傻,既然韩遂不想得罪人,他们不愿意得罪,好好的招待,还能探听一些情报。
黄衍和麹演两人非常憋屈,见不到韩遂本人,而韩遂安排接待他俩的这些蛮夷,绝无策反的可能,他们要么是先零羌,要么是北地羌,皆与高顺势力有着切骨的仇恨,要知道,他们不仅被驱离原来的牧场,他们的很多族人还被冠军侯卖为奴隶,他们能逃出来,已是万幸,无时不刻不思虑报仇之事;即便的烧当羌,现在占领湟水中、上游地区,实力不弱,没有投降的可能。
类似被监禁的生活,不能自由活动,即便与他熟悉的人,也没有来拜访的,让黄衍非常失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