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0(2 / 2)

汉末高顺 小小千佛山 2242 字 2023-10-1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鲁肃心中震惊,原来公主考虑的如此长远,安排的如此周密,幸亏投靠了主公,不过他比以前更加疑虑,为何公主会把他与如此多的知名士人请来,他还未及弱冠,没有任何名气,主公是如何知道他的

不过主公如此安排,稳定边郡之后,将兵力收缩,迅速占领潼关、函谷关,平州、幽州、安州和并州的大军可南下,既解决了兵力分散的问题,又消除了占线过长的弊端,且后勤补给将更加轻松;那时候凭借经历战火考验的精兵强将,趁大胜之威,南下中原,将一路势如破竹,无人能敌。

果然是完美的规划。

见鲁肃在沉思,高顺问道:“子敬下一步有何打算”

鲁肃回过神来,心想,各州皆有优秀军师,将军府也不乏智者,否则也设计不出如此宏大的规划;以他的年龄、阅历和出身,皆不占优势,不若独辟蹊径,开创一新的占线,于是说道:“主公,肃对北疆不熟悉,希望到军队中锻炼一阵,对北疆总体上有个了解,然后希望主公能将肃安排在荆、扬地区,将来可协助主公占领那些地区;主公的官兵以骑兵为主,且都是北方人,不习南方环境,不利于在南方作战,务必提前在荆、扬地区占一块地盘,提前练兵;外人皆不知道肃投靠主公,这对主公来说非常有利,对肃来说也是一难得的机会。”

高顺没想到鲁肃会如此想,在他的印象中,鲁肃更擅长战略规划,若是执行如此计划,岂不大材小用

仔细想来,鲁肃还是太年轻了。

不过这个计划要是执行好了,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沿江或者沿海地区修建港口、码头,将非常有利于将来南下军队的后勤补给。

于是,高顺说道:“不错,子敬的想法不错,不过具体如何执行呢以何处为落脚点呢”

鲁肃也感觉这非常困难,还是坚定的说道:“必须是沿海或者沿江的郡县,水军必不可少具体地点,需要主公向朝廷申请。”

想法与高顺相似,让高顺感到很欣慰。

不过现在荆州、扬州的州郡皆有主,即便有朝廷的任命,也很难上任,这让高顺非常为难。

突然,高顺灵机一动,问道:“既然荆、扬地区暂时不方便,可否先在徐州落脚顺与徐州刺史陶先生关系匪浅,广陵郡北有淮河,南有长江,发展水军非常便利,且方便后勤补给。”

鲁肃大喜,笑道:“哈哈,太好了,主公,肃的家便在下邳国东城县,地处下邳国、九江郡和广陵郡之间,肃对周围情况非常熟悉,以广陵郡为基业,招纳贤才、建设水军、和步兵、发展民生,可西击袁术,南下江东,实在太理想了。”

高顺一听,非常尴尬,解释道:“子敬有所不知,今年刘备、孙坚、曹豹等人混战于淮河地区,东城县到盱眙县之间为主战场,估计此刻已破败不堪;子敬的家肯定也遭战火波及,等稳定后,顺一定为子敬修筑一座豪华宅院。”

“哈哈,主公过滤了,一座宅院,何足挂齿,再说了,肃早已把基地设在深山中,肯定保存完好。”

既然如此,高顺便放心了,考虑到鲁肃未及弱冠,便说道:“我向陶刺史要广陵郡,以钱粮补徐州的损失,顺会安排一位太守,子敬可任郡丞兼军师,实际工作以子敬为主,两年后子敬再接任太守之职。”

鲁肃大喜,按照他豪族的出身,顶多从事郡县小吏,熬到中年,能做到郡丞、主薄已是侥幸,年老时做到太守之位,便是最好的结局,现在主公能在他成年后便做太守,实在太令他激动了,忙拜谢道:“谢主公信任,肃绝不辱使命定为主公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军部队和英勇善战的步兵部队。”

随后两人又商定了一些细节内容,鲁肃执笔,给审配、房良和陶谦各写信一封,然后派遣一位高级文官和数位高级武官,以及几十位中级、初级文官和数百位中级、初级武官,以及五百水兵,随鲁肃一起秘密前往广陵郡。

给审配的信是让他出使徐州,索要广陵郡;给房良的信是要求其为鲁肃提供最大的帮助;给陶谦的信是陈述厉害关系,避免徐州与袁术发生冲突,以及高顺承诺的钱粮等补偿,要求把淮河以南的地区尽归广陵郡,广陵郡淮河以北的地盘归下邳国,这样的话便于防御和管理。

高顺相信,陶谦肯定会同意高顺的方案,这样的话陶谦没有损失,既甩掉了广陵郡这个沉重的包袱,其安全性又大大增加。

高顺更期待,鲁肃在广陵郡打开一新的局面,帮助他实行战略上先占扬州的目标。

正文第415章并州大族

鲁肃急欲返回下邳,召集他的旧部,便带人匆匆离去;他被俘虏来这么久,对家中之事非常担心。

送走鲁肃,本想好好的放松一下的高顺,却迎来了众多送礼者,有些客人他必须出面接待一下。

春节临近,且高顺返回桃园堡,并州众家族皆当成交好高顺的好机会,争相前来送礼;加上其他州郡前来拜访的家族等,高顺忙的不可开交。

不过这些大家族以土豪居多,真正的大士族对高顺这种突然发迹、久居边地、没有传承、没有底蕴的土豪可不入眼。

太原宋家,现在懊悔的要死,把这么好的机会白白的错失;当初为了家产,逼迫宋宪一家,宋宪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加入护村队,并把母亲与妹妹接到桃园堡,才让她们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而宋宪很得高顺赏识,一到护村队就担任都伯之职,随后逐渐升迁,由屯长、军侯、军司马、别部司马,一路高升到中郎将,率领上万官兵,驻守上党郡,风光无限。

若不是宋宪脱离了家族,宋家肯定能交好高顺,并获得丰厚的利益。

宋家族长,几次厚着脸皮去求见宋宪,可是连宋宪的面都没见上;家族子弟希望跟随宋宪从军,博取一个好前程,可是宋宪根本不认识他们。

宋族长没法的情况下,只得前去桃园堡送礼,希望能面见高顺,那怕向高顺效忠,也要为家族争取发展之机,否则,不用再过多少年,宋家将破败的无以度日了。

对这种无情之人,高顺懒得搭理,皆被戈虎阻挡在桃园堡城门之外。

高顺现在对大士族无可奈何,对付土豪却游刃有余,除非利益攸关的家族,高顺是不希望再扶持出大的家族,影响到他的统治,反而打压土豪,是高顺一贯的主张。

拉一批,打压一批的办法,高顺运用的非常熟练了。

太原的郭家、河东的卫家,中山的甄、琅琊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