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昌豨最狡猾,唯利是图,毫无信义可言。
其他人皆以自保为原则,让手下有饭吃为目的。
昌豨首先发言道:“广年侯这是想将我们一网打尽啊,我们不得不防。”
臧霸反问道:“广年侯兵强马壮,钱粮充足,且有备而来,如之奈何”
贼首孙观年轻勇猛,敢打敢拼,与臧霸关系最好,听臧霸如此问,便答道:“不若趁官兵初来乍到,立足未稳,我等前去袭营”
臧霸摇头笑道:“呵呵,阳都城小,几千官兵便能守护的密不透风,我等徒增伤亡;若是偷袭莒城,更不可为,莒县城池高大,绝非我等能攻克,除非围城日久,官兵断粮后投降,可是广年侯的援军旬月便至,我等步兵,在平原地区岂是骑兵的对手”
关于莒城之固,史书早有记载,战国末期,乐毅伐齐,连下七十余城,唯莒城、即墨不下;王莽时期,赤眉攻莒城,数月未克,不得已放弃莒城,转战他处;由此可见,莒城在东汉之前早已是易守难攻的军事重地,又加琅琊王刘京在此18年的修筑,城池更为坚固。
众人皆点头认可臧霸的观点。
孙观的兄长孙康,乃一文人形象,听臧霸如此说,便知臧霸已有计策,便问道:“宣高兄有何良计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合计一番。”
臧霸冷静的看了一遍众人的脸色,平静的说道:“当前形势,唯有投降一途,不是投降广年侯,便是投降徐州刺史。”
昌豨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怒道:“官府之人不可信,若是我等投降,等于自断根基。”
臧霸没有计较他的态度,而是解释道:“广平侯待人至诚,所部兵马,黄巾贼甚多,皆一视同仁。”
孙康也没有理会昌豨,而是问道:“宣高兄有意广平侯乎”
见众人的态度如此,昌豨非常生气,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昌豨的离去,并没有影响众人的情绪,臧霸说道:“我等出身低下,若是投靠他们人,皆不被重视,若是投降广年侯,诸位便无此忧虑矣。”
现在围攻他们的两支部队的军官,皆为投降的黄巾渠帅,看来广年侯用人不拘一格,不会看低他们的出身。
众人点头同意这个看法,他们出身太低,投降广年侯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尹礼性情与孙观类似,好勇斗狠,站起身来问道:“不若我们迁移到兖州地界凭我等勇武,定能很快打出一块基业。”
孙康反对道:“呵呵,失去现在的根基,我们便是流寇,日子会更加难过,此非长久之计。”
臧霸决定道:“我们不能做一辈子山贼,必须为子孙后代着想,当前机会难得,我意已决,投降广年侯。”
现在臧霸的实力还没有达到最强盛的时候,野心还没有膨胀,且天下还没有动乱,获得一官方身份,对他来说尤为重要。
众人忙表态,愿意跟随臧霸一起归降广平侯,人多势众,更容易获得广年侯的重视。
广平侯掌管两郡一国,且为帝婿,权力比当时的刺史大多了;有广年侯在,徐州刺史自然不被看好。
众人心意一致,便积极行动,万一官兵来袭,徒增伤亡。
经过合计,决定派出孙康前往莒县城与官军协商投降事宜。
正文第296章房良改革
张猛得知孙康是代表几处山贼来洽谈投降事宜的,心中非常不满,他期望的战功泡汤了,不过他还是热情的接待了孙康。
孙康非常精明,在山贼那种危机四伏的环境下,察言观色的本领不是一般的厉害,便小心的问道:“张司马对我等还有什么不满”
张猛是直爽之人,大老粗,不会拐弯抹角,孙康这么问,便尴尬的说道:“嘿嘿,你们动作太迅速了,我还准备好好的与你们打一阵子,看看我的突袭战术和迂回战术等效果如何,以前猛在边疆地区与异族作战,都是骑兵对战骑兵,真想看看在平原地区,骑兵奔驰骑射的壮观场面,真想试验一下骑兵对战步兵是否有我想象的那么精彩。”
孙康听张猛如此说,心中大呼侥幸,幸亏臧霸决断的及时,否则遇到这种猛人,后果难料,于是恭维道:“张司马兵锋所指,我等投降广年侯是大势所趋”
“哈哈,说的好,猛初来乍到,对当地不熟悉,希望你们尽快联络各地小股的山贼,一起向广年侯投降,不服从者你们负责清缴干净,此后,我希望让琅琊郡百姓过上稳定的生活。”
“是,张司马,我等务必保琅琊百姓过上稳定的生活。”
“好,既然如此,你们还有什么要求”
“单凭房君侯安排,我等无怨言。”
“好,猛马上派人向君侯请示,半月便有消息。”
“多谢张司马”孙康非常高兴。
随后,张猛设宴招待孙康,并交流了一些部队整编、百姓安置以及军官任命等细节问题。
孙康返回东莞,将过程详细叙述一遍,众人欢呼不已,心中感到非常侥幸,若是在平原地区与骑兵相遇,他们毫无反抗之力,只有被屠杀的份;若是躲进山区,短时间还可以,长时间的话连粮食都满足不了,如何自存不若投降广年侯来的实惠。
房良接到张猛的消息,非常高兴,这么快便平定两郡,决定亲自去一次琅琊郡。
第一站便是莒县城,臧霸等人接到消息,立即赶到莒县城拜见房良。
与收编黄巾势力差不多,臧霸、孙观等四人立即被任命为军司马,房良感觉他们都很年轻,都有一股狠劲,便准备带在身边,好好的培养一下,将来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猛将;此举也是将他们调离老巢,避免死灰复燃。
至于孙康,则被安排到泰山郡,跟郡丞诸葛珪好好的学习政务。
众人对房良的安排非常满意。
接下来,便是安排县令和县尉接收几县。
最重要的工作便是选拔山匪参军,并安置山匪家属,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只有解决温饱问题,他们此后才不会继续为祸地方。
这些人的素质,与黄巾军相差无几,总共选出一万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