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往年省野生菌一般从5月开始陆续上市,七八月便迎高峰期,但今年却姗姗迟,拖到6月才登场,因此今年野生菌的价格,整体比去年同期贵了不少。”
张数每年都爬泰山,都要采摘一些泰山牛肝菌,所以对这个还算熟悉。
虽然说得肯定,其实张数心里也没底,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进入泰山深处。
原爬泰山,他们也不过是在旅游路线周围转悠,那地方也没有松菇让他们采,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怀疑自己采摘的牛肝菌是毒蘑菇而扔了。
其实想想就知道了,什么东西都过犹不及,就算是人参,吃多了也是要死人的。
张数他们每年都要登泰山,今年十一自然也不例外,这上的山多了,经验丰富了,野心也开始滋长,自然不愿意循规蹈矩,这也让他们有了不少收获,松茸就是其中一种。
松茸或者是牛肝菌,自然是省的最出名,今年红牛肝菌在昆市批发市场卖到350元公斤,去年的价格只是150元公斤;黄牛肝菌现在280元公斤,去年只要120元公斤。
“这些价格也不算贵吧”听到一公斤才这么点钱,于山有点失望。
“人家可是卖的鲜菌,我们这里卖的是干菌,能一样吗”张数翻了个白眼道。
于山一愣,鲜菌就卖出他们这里干菌的价格了这可是相差十倍的距离。
“鲜菌这么说人家普通的鲜菌,每公斤也能够卖到一百二十元”于山这次是真惊讶了。
“对,质量最差的,也能卖到一百二十元一公斤。”张数道。
“算了,我们这里干菌二百元一斤,一公斤有四百元了,这个价格也不低了,我今天采集的这些,都能够卖到七八百元了,做人不能太贪心。”很快于山就收起了心思。
张数赞赏的看了一眼于山道:“卖新鲜菌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新鲜菌子的价格受天气影响很厉害,今年6月菌子刚上市时,由于那边普降大雨,菌子价格骤跌,最便宜的白牛肝菌价格一度跌至100元公斤,但随着天气好转,南市场上的野生菌价格又开始上涨。”
“这东西我们这里没有几个人会鲜着吃,大多数是晒干了炖鸡或者炖排骨吃如果遇到了阴雨天气,根本就晒不出。”于山道。
“相比省那边的牛肝菌,我们这边的确实差了点,鲜着吃居然能够让人拉肚子,这都比得上见手青了。”张数摇着头道。
“见手青”于山疑惑的道。
“牛肝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就有白牛肝菌、黄牛肝菌、红牛肝菌,此外还有一种叫见手青的菌种,堪称菌菇界的河豚,见手青带有毒性,但味道很好,只要料理得当就可放心食用。”张数道。
见手青是一种野生菌,学名叫小美牛肝蕈,手摸到此菌体后,菌子就变成紫青色,顾名思义称之为“见手青”。
“常见的有黄见手、红见手,价格相比松茸、干巴菌、鸡枞菌要便宜很多。”张数一边走一边解释道。
见手青一般在6月下旬成熟,七八月是产量高峰期,进入9月以后就很少了,因此遇到了就要抓紧时间吃。
“你们了这是什么东西,居然这么多”两个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于山修炼的那棵大树之下。
“采了一些牛肝菌,就是我们先前吃的那些,我们吃了之所以拉肚子,完全是因为我们吃的鲜菌太多了。”张数解释道。
“只有牛肝菌”崔猛此时已经恢复了不少,所以也有了说话的兴趣。
张数笑了笑,道:“只有这些,再有就是一些毒蘑菇,灵芝是没有的。”
“我就说灵芝不是那么好找的,深山里面找不到,这里更不会找到了。”此时张婷快人快语的道。
“好了,这场进山总算有点收获,我们还是出山吧”这时另外一个女人开口道。
于山看了看天色道:“天色不早了,你们在这里休息一会,就顺着这条峡谷向外走,我先去给你们炖一锅鸡汤,给你们补一补,要不然,时间就太晚了。”于山道。
“下山的路还有很远”张数问道。
“如果不能抄近路,还有几十公里,今天晚上你们肯定没法下山。”于山道。
“那行,你先走一步,我们慢慢的跟上。”张数看了一眼崔猛,虽然有点担心,但还是一咬牙应承了下。
于山笑着道:“从这里走,距离谷口还有三四公里,那里原是我们村子的旧址,还有一些房子能够住人,先到那里再说吧”
“原这条山谷之中有村子啊”于山这么一说,张数四人全都松了口气,不过,于山看着他们,却是有点失望。
不过,想到他们看于山,也应该有点奇怪,所以于山也就见怪不怪了。
于山出现的太过诡异,自然会引人注意,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孩子,在深山之中活动了那么长的时间,怎么想怎么怪异。
于山没说什么,直接抓起装着松菇的编织袋,向外走去。
不管这几个人是找灵芝还是松茸,也不管这是松茸还是牛肝菌,于山的习惯叫法还是松菇,而村里的老人管这东西叫莪子,有这些收获于山就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这四个男女进山的目的,于山却是不关心的,只要他们对于山没有威胁,于山就当做不知道。
等转过一片小树林,感觉张数四人看不到了,于山加快了脚步,几乎是如飞般向外跑去。
只是用了十分钟,就跑到了他放置野鸡和野兔的那棵大树,从树上取下那个装着野鸡和野兔的编织袋,于山再次加快速度向外赶去。
山谷之中深入一两公里,就全部变成了杂草和树木,由于这里的土地肥沃,所以草木更加茂盛,就算于山,在这种地方也没法跑得太快。
这还是他比较熟悉周围的地形,要不然,速度还要慢。
花费了十几分钟,于山才走出山谷,到了天元村旧址。
留下了一只母鸡,于山拿起其他东西,直接翻过了荆条山,到了晒谷坪。
野鸡和野兔塞进了一个小洞里,这个小洞是天然形成的,并不大,只有一米深,一米半高,这样的小洞自然没法住人,但放点东西还是可以的。
把那些松菇全部倒出,摊平,放在晒谷坪的岩石上暴晒。
十月份的天气已经不算太热,不过被晒了一天的岩石,热度还是有点的,正好晾晒今天采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