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3(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三位都体现出了大无畏地勇气、堪比白求恩大夫更崇高的伟大情操,以及当仁不让地主人翁精神,拳拳赤子之心感天动地,大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味道。最终的结果,是谁也没能说服另外两位,彼此妥协之后,三人将选择权将到了蔡手上,“若先生不弃,还请从我三人中任择其一,与令千金成婚。”

蔡惊失色,差点没当着凉州军团三位大佬的面。。。呕吐。

稍稍缓过一口气来之后,蔡中郎无比决绝也无比利索地想好了说辞:“吾年老体衰,但盼有生之年能修成汉吏,余愿足矣。精力不济,确不堪以国事相托,天子和诸公的厚望,只得敬谢不敏,入朝为官之事切莫再提,否则,伯唯有一死以明心迹”

蔡此前虽一直没有答应留在长安,却也只是婉言谢绝,从未象现在这般以死相逼。情况并未如凉州军高层预料的那样展,李、郭、樊三人顿感不妙,纷纷皱眉不语。

“小女蒲柳之姿,三位将军愿与小女结秦晋之好,实乃琰儿毕生之造化,本不该不识抬举。然小女旅居天下第一城期间,与凤翔城主朝夕相处暗生情愫,并由吾之老友、琰儿世伯卢子干代为作主,与阿牛城主订下了婚姻之约,倒也勉强符合礼数。此事我也是刚刚知晓,朝中更是无人得知,既已许了人家,三位将军地美意,自然也是不能受的了。”

凭心而论,蔡在讲的绝对是瞎话,偏偏还讲得活灵活现有鼻子有眼,倒跟确有其事似的,也使得凉州军三大巨头压根没有怀疑这番话的真实性,谁会想到蔡样的人会胡说八道,而且还是关系到自己女儿名节的问题上乱讲

以蔡人品本不至如此,这纯粹是被凉州军逼出来的,蔡文姬珍逾性命,关系到文姬的终身幸福,大儒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可不想将文姬往火坑里推。要想彻底堵住郭、樊稠等人的嘴,并让他们没有办法继续打文姬的主意,蔡急之下只得出此下策。

看到成效显著,蔡中郎心头也不禁暗暗有些得意:“阿牛城主是先皇册封的五品昭德将军颇有身份,领地在他地治理下名扬海内,有几个人不知道天下第一城的繁荣与强大最重要的是阿牛风华正茂尚未婚配蔡不知道小鱼地存在,与琰儿年龄相仿,把阿牛推到前面临时充当一下挡箭牌,这些凉州人也不好说什么。多完美的借口啊”

蔡虑得可谓周到:说某城主与蔡琰已有婚约,自己前几天宣布的,举家迁居凤翔,也显得合情合理顺理成章了。

蔡琰名节的问题,蔡倒不是没有想过,可他没得选择。若不找个比较有份量、凉州军又管不着地人物,凉州军的几位实权派人物也不是那么好打的,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至于被他“出卖”的阿牛会不会有意见,蔡倒真是一点都不担心。

无论是民间风评,还是老友卢植的评价,以及他自己平日里的观察,某城主地人品还是很过硬的。何况他这次冒着风险跑到长安,也是为了助阿牛解决难题,因公事遇上这么一桩麻烦,别说污某城主与文姬私订终身,就算两人已那个啥,阿牛还敢咋地回去适当说明一下,这事也就过去了。

蔡中郎很是得意。

这位大儒浑身不知道自己情急之下的胡言,后来又在凤翔惹出一场风波。当然,那是后话,此时地蔡先生,还是可以继续得意一阵子。

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话已说开,蔡自然不想久居险地,以免再生事端,遂向郭等人道:“今番来长安,多承诸公厚待,公事已了,伯便告辞了。与诸公一别,吾当隐居凤翔,有生之年恐怕都已没有机会再入长安,然诸公情谊,伯有生之年,自会铭记于心。”

如果蔡这么一走了之倒也天下太平,李、郭等人虽是武夫,但能居高位者无不有几分城府。

以他们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其实也不是真地贪图文姬美色,闻知文姬已与某城主有了婚约,也只是稍感失望,很快便恢复正常。他们提出联姻,本就是想留住蔡了,回过神来后,自然不肯就这样放蔡离开,软磨硬泡地楞是让蔡留下再住几日。

蔡乃一潜心史学的大儒,待人接物本非他所长,见对方一力相留,顿感盛情难却,且回洛阳去也须拿到凉州军的相应文书,或派使往见阿牛以确保短期内事无变数,遂只得硬着头皮留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一名面相凶恶的凉州武将来到蔡处,声称奉命调查凤翔与博古前段时间的争斗,并查出“凤翔逾期进犯”,按律,要追究凤翔相应的责任,不准蔡离开长安。该武将言语粗鄙,态度蛮横,把蔡气得够呛,跑去找对方“上级”,郭等人要么托辞不见,要么称“律法无情,爱莫能助”。

蔡下知道坏了,对方分明是找借口将自己困在长安嘛

好在凉州军也知道此事必须有个交待,倒也没有将所有人都扣下来,也阻止蔡人回去报信。

第797章再赴长安

的凉州军阀大大方方地对凤翔释出了善意,让凤后一段时间对洛阳、乃至于特别领地龙飞城安全问题的担忧,彻底抛到了九霄云外。有了凉州军阀的保证,南阳太守袁术即使想再玩出些花样,也要多多考虑一下凉州人的反应。

袁术第二次派兵攻洛阳,固然有替袁绍助拳的意思,却本就是生在董卓伏诛、王允掌权的时期,他无须担心凉州军东向,现在凉州人成功“复辟”,司隶周边的局势变得更加微妙。

早已归心似箭的阿牛,终于可以快马加鞭地赶回主城,与庞统等人一起着手,化解主城即将到来的危局,无论在什么时候,青州主城及处于青州范围内的附属领地,都是凤翔根基所在。然而,他们却又在蔡否出仕的问题上横生枝节,软磨硬泡死皮赖脸地定要蔡持朝中内务大权,硬生生地将某城主返回主城的行程给拖了下来。

这不是一件小事。

以蔡凤翔的关系,若他肯在朝中担任高位,即使长安的意愿现在根本无法对关东诸侯有太大影响,但对凤翔而言,显然又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上面有人好办事”的道理,大家都是懂的。

当然了,那样势必会对蔡声誉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在凉州军被赶出长安城后,被关东的“正义之士”清算旧帐。不过,凡事都有利弊,换个角度来看,未尝不是一桩美事:蔡氏可能因此飞黄腾达,荫及家族子孙后代;借助朝中的典藏和人力,蔡心想要著成的汉史也能加快进度;或者,不妨仿效王允的做法,通过凤翔暗结关东诸侯蔡政治才能和手腕着实嫩了些,让他直接操作这些事情,无异于谋财害命,待时机来临时猝起难,从而以社稷功臣之名流芳千古。

好事坏事,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如此重要的选择题,能做决定的,只有当事人自己。

蔡回地随从带回了大儒最明确地回复:“如果不能把我救出去,我就算死在长安,也绝不入朝为官。”如此决绝的态度,自然让阿牛不需要去猜度蔡先生的意愿,唯一要做地,当然就是想尽办法,把蔡凉州军阀手里给“抢”出来

凉州军阀是凶残的,并且那群凶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