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7(2 / 2)

打鬼 千尺度 2208 字 2023-10-05

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再担心。估在长亡。

我们晃动着身体,像荡秋千一样,将自己荡向棺木。用力一扒,差点没失去平衡跌落下去。这棺木和底下的木桩,风侵雨蚀若干载,看上去完整,实际上早就外强中干,离腐朽湮灭只有一步之遥。

我不禁又有所感慨。这木头放在外面别说千年,十年八载就已经不行了。谁也说不清,它们之所以还能悬挂壁崖的原因,是因为力学,还是念力。

“小心点”定下心来,老宋嘱咐道,他牢牢的抓住绳索,才重新把握平衡。

一定下来,就见他从后腰拿出了一把锋利的小刀,顺着棺材缝隙慢慢的插进去,然后一撬。我也没见他使力,便听“吱呀”一声,那厚重的棺材盖被开启了。

尘封多年的棺木,因为我们的到来重见天日。

一轮明亮的冷月挂在半空,射出茫茫冷光,包裹着我们周围,平添了几分诡异。

这时候,还是有点慌张,毕竟脚着地,头不碰天开棺材,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他们比我先一步,正扒在棺材板,向里张望,我赶忙调整姿势,将自己荡过去。往里一看,是一具完成的骸骨,头冲南,脚冲北,平躺在棺木中。

似乎并无异常之处。

“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老宋说道。

我们便打开随身携带的手电,顺着棺材的边缘,一点点搜查过去。

结果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除了骸骨,里面什么都没有。估摸就算有,也早就腐烂光了。

我不甘心,又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仍然毫无收获。

“是不是咱们搞错了,紫薇卜盒的线索,跟所谓的僰人悬棺压根就没关系”我皱着眉头问道。

只是我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儿,竟然牵扯出一个全中国都知道的人物。

第二百三十九章僰人悬棺

这话说出口的时候,我失望之极。去看四眼和老宋的表情,亦是如此。他们还不自觉的看了一眼周边的那些棺木。此举透露出来的意图,我心知肚明。

但。

老宋的意思是,这口棺木未必有我们需要的线索。可是其它那些呢

这话他没说出口,但我知道他就是这样想的。

我倒是很想,一口口棺材开出来看。一圈下来,就成悬棺专家了。然而这悬崖峭壁上,一共有两百多口棺材,一个个找过来。还没过半,我估计我们自己都累到躺进棺材里去了。

“不一定,”老宋自言自语道,他否决又肯定了自己的观点,视线始终盯在我们侧下方的另一口棺木上。

“怎么了什么不一定。”

老宋也不答,而是手往下指了指,示意我们往下。下降的过程中,我也迅速的扫过那口棺木。

还真的被我瞧出点名堂。

“啥意思。这棺材怎么和其它的不一样”我问道。别的都是方头,可眼下的这口两端却是圆弧形的。

“所以说不一定,咱们挑几个有代表性的,就可以以一概全了。”

此话有理,老宋头照葫芦画瓢,照样用匕首,照样使巧劲开馆,吱呀一声,喷出了淡淡的粉末,我们急忙捂住鼻子。果然有变

过了一会儿,粉末散去,并无不祥出现。

老宋这才探过头去,手刚扒上棺材,他便“咦”了一声。

“什么动静”我赶忙上前。才发现里面的情形和之前我们所看到的截然不同。

之前的棺木里骸骨是完整的,从头到脚,四肢骨骼都排列有序,显然就是尸首腐化而成。但是眼下的这口却完全不同,里面的尸骨,散在棺材里。头骨夹在两腿之间,两只手并在一起,若干根肋骨像柴火一般堆在一起。

老宋头皱皱眉头,“二次葬”

何为二次葬,故名思议,就是棺材落葬之后,又被开启,然后重新葬过一次,所以里面的骸骨被打乱分散,横七竖八叠在一起。

不对比没感觉,比起之前,显然上一口便是完整无损的一次葬。

当然二次葬也是一种风俗,但是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族群,会出现不同的葬式基本是不可能的。

我们三支手电对准棺材内部,才发现,这里面还多了一些东西。

“这是什么”四眼眼明手快,顺着棺材板摸下去,摸上来细长条的玩意儿。

“我看看。”老宋说,他接了过来,我们把手电全都照射过去,这才发现,原来是一根红漆竹筷。

“怎么会有根筷子”我挠挠头不知所以。

“上面好像有字。”四眼又说道。

我眯着眼睛看过去,辨认出来了之后,心理一激动,筷子上竟然是个“阿”字。

我们三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均是表情复杂。喜悦的是,紫薇卜盒确实没领错道,不是虚晃一枪逗我们玩,果然川南滇北的僰人悬棺里,出现了这个“阿”字。

可令人头疼的是,这又代表了什么呢

“哎,你们还有东西”我余光瞟见了棺材的角落里的一个黑色阴影,连忙把手电摆过去,我探出身子,伸直手臂,拨开白骨,勾上来原来是个圆形的盒子。

我把它递给老宋头,老宋头把上面的一层灰吹掉,显露出了四个字:天罩地罡。

老宋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又怎么了”

“僰人的棺材里面,怎么会出现汉人的东西”老宋头像是在回答,又像是自言自语。

先不说天罩地罡是道教术语,不应出现在这。

历史上,僰人与汉人始终是处于势不两立的敌对状态。僰人险山峻林中生活,民风彪悍,生性粗狂,是最不易臣服的“僚人”。那时候,当地的土司,远比朝廷命官有威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