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5(2 / 2)

盛唐夜唱 波波 2325 字 2023-10-0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说完之后,他用力旋刃,顿时血涌如泉,他直直看着叶畅,狞笑道:“我在下边等着你”

“蠢货,你对李亨倒是忠心,此时还不忘挑拨,我骂你傻瓜,便是因为这个原因。”叶畅知道他现在还有听觉,笑着说道:“若是哥舒翰真与李亨有勾结,你岂会将带来的三千骑放在外边,只带着些亲信入内”

裴冕血流过多,此时眼前已经发黑,根本看不到什么东西,但还隐约可以听得到叶畅在说什么,听到这里,他才明白,自己的自杀,也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他瞪大眼睛,想要看着叶畅,却什么都看不到,然后他就倒在地上,永远失去了意识。

“死不瞑目”叶畅看了尸体一眼,平静地道:“让我的敌人都死不瞑目,这才符合我的心意你们是负隅顽抗,和裴冕一般,还是就此投降”

裴冕的部下纷纷扔下武器,一个个垂头丧气束手就擒。

“叶卿”李隆基此时已经被王羊儿和善直护卫到了较安全之处,他遥望着叶畅,颤抖着声音呼了一句。

“臣叶畅,拜见陛下,臣来晚了,致使陛下受惊,臣有罪”

叶畅俯身下拜,如同以往一般。

他这模样,看得李隆基心中十分畅快。叶畅待他还同以前一样,并没有因为他失去长安城中的宝座而有不恭,也不曾因为他的遭遇而流露同情。这种态度,让他觉得自己似乎还是那个万乘之君,大唐仍然是那个盛世大唐。

“有卿在,实是朕之宝朕年号天宝,现在才知道,并不是因为得铜,而是因为得卿啊”李隆基拉着叶畅的手,欢喜得都出了眼泪,他环顾左右:“永王呢,永王呢,还不速速来拜见叶公”

他诸子之中,成功与他一起逃脱的,唯有永王,如今其余诸子都失陷于长安,而永王又有他早年几分英武,故此他自己也认为,永王乃是储君之不二人选。让永王拜见叶畅,在某种意义上说,就将储君托付于心腹大臣。

不过永王却不在身边,李隆基有些讶然,派人去寻,然后与叶畅闲聊,问寿安何在。两人聊了一会儿,突然间,听得有人嚎啕大哭,快步而来。

“怎么回事”李隆基讶然道。

“陛下,永王永王薨了”跑来的太监远远地就道。

李隆基听得这个消息,眼前金星直冒,整个人直直地倒了下去。

周围一片慌乱,还好叶畅就在他身边,忙将他扶住,然后高力士手忙脚乱地掐仁人中,叶畅唤来军中军医,忙乎了好一阵,终于将李隆基唤醒。

叶畅此时心中也是担忧,若是李隆基倒下不起,永王又薨了,李亨还真的成了皇帝。不过幸好,李隆基虽然是悲恸,却没有中风,醒来之后神智也甚是清楚:“永王究竟是何事”

“永王殿下先见的裴冕,裴冕骗他说哥舒翰已在不远,永王心中急切,便带着裴冕给他的护卫前去迎接那些护卫乃是裴冕亲信,得了裴冕吩咐,才离开军营,便弑死永王”

听得这里,李隆基当真是欲哭无泪。

他哪里猜不出这前因后果

这个永王,也不是个安生的,而且他比起李亨,还缺了隐忍,所以当听到关键人物哥舒翰要来,便立刻跑去想要拉拢。他莫非不知道,王子擅自结交边将,其实是大忌或者他干脆是看到了李亨得到安禄山支持而几乎成事,所以有意仿效

无论是什么原因,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枉自送了性命

裴冕之所以会自刎的根本原因便是在此,难怪他会死也不降,因为他为了邀功,早就害了永王性命要知道,长安城中的李亨,对永王之恨恐怕不亚于对叶畅、杨国忠诸人

第478章何愁天下无精兵

坏消息并不只一个。

在发现自己被叶畅的疑兵之计捉弄之后,崔乾佑的万余兵马就又火速追了过来,他们也进了歧州境内,离李隆基也就是一日距离。其斥侯前锋,都已经在李隆基的车驾二十余里外出现了。

然后,安禄山大军出动之前将长安城中与李隆基亲缘较近的宗室屠戮一空的消息也传来,李隆基诸子孙中,除了与太子李亨关系尚好的一些之外,几乎都被杀光了。

这个消息,叶畅得知之后,与高力士等商量了一下,令人瞒住李隆基。毕竟李隆基年纪大了,谁知道能不能承受得住这样的打击

“叶公,圣上传你去见。”

叶畅虽然与李隆基会合,但更多的时间还是与士卒们在一起,而不是跟在李隆基身边这种事情有高力士和陈玄礼做就行了,因此,当李隆基想要寻他说话时,便会派人来请。而且现在派的,都是高力士,以高力士来请,不仅更可靠,也更彰显李隆基对叶畅的看重。

高力士很明白自己的位置,他此刻见着叶畅,比起当年对着李林甫都要恭敬。

“高翁,不知是有何事”叶畅对高力士的态度也一如既往,并无轻慢。

“不知道今日早上起来之后,陛下就一直在发呆,谁与他说话,他都不理睬,也不肯进食,刚刚突然要召你”

叶畅听得愣了愣,这个时候,李隆基怎么这模样了昨日永王遇难的消息传来时,他还只是昏了一阵就清醒了啊。

来到李隆基面前时,叶畅吓了一跳,李隆基老态龙钟,看上去比昨天要苍老十岁。

他虽然年过古稀,但因为保养得好,此前都象是五六十岁的人,可如今一看,简直要往八十去的模样。

玉真长公主陪着他,但这个时候,这位甚得其欢喜的御妹,也只是在旁抹着眼泪。

“叶卿来了坐吧。”

看到叶畅过来,李隆基目光中有了些神采。

“陛下召臣来,不知有何吩咐”叶畅道。

“旁人都巴不得整日围在朕的身边,昔日李林甫在时,每日都要来朝谒,杨国忠更是绕着朕转的时间比他处理政务的时间都要多”李隆基喃喃道:“唯有卿,不喜在朕身边逢迎奉承,哪怕到绝域边塞,都胜过在朕身边啊。”

“臣性子闲散,在圣人身边礼节太多,行事过于约束,故此不觉自由。”叶畅笑道。

“不,不,你是真心任事,旁人只是将奉承朕当成第一要务。”李隆基看了看叶畅:“朕有意罢韦见素,拜你为相,你意下如何”

旁边的玉真长公主、高力士等都不觉得惊讶,事实上,莫说拜相,就是封王,以叶畅现在的功劳也是当得的。而且拜相之后,叶畅统览军政,再无掣肘,更容易击败安禄山。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