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现在潘璋、马忠、蒋钦不能命令满宠,因为虽然军管,但负责的是军长中将级别的人物,潘马蒋三人为师级少将。
蒋钦无奈道:“派去请示甘将军,没有回音辛大人的告急书已经急发朝廷,也没有回音”后来才知派向晋阳的信使被鲜卑步度根的游骑兵杀害了
满宠眼珠一转,对诸葛瑾道:“诸葛大人,你是中央的人,你认为如何”
诸葛瑾谨慎地道:“本官同意满大人之意从所有的情报上来看,鲜卑人大不简单完全对我元军的兵法知之甚详所以对上如此敌人,必须以小心为上”
得诸葛瑾声援,满宠大为得意地道:“蒋将军,你看如何连诸葛大人都同意本官的看法了”
蒋钦不以为然地道:“满大人,我大元体制,军不管民务,民不管军务虽然诸葛大人位高权重,本将军军职不高,但诸葛大人也不能对本将军下命令能给本将军下命令的,只有甘将军又或者是总参本将军立即调动军马,不用你冀州的豆腐兵,也能击破外族之军”
文人最喜欢咬文嚼字,满宠抓住了蒋钦的痛脚道:“你的话中连陛下两个字也不提,难道是说连皇帝也不能命令你了你想干什么”
蒋钦火大道:“陛下当然能命令我,只不过,陛下很少直接发命令到师一级,都是军级干部接令日你老母,老子在陛下军帐里听令时,你aa的还不知在哪里吃奶”
被人问候到家中老母,在当时,不是件小事满宠气到浑身哆嗦情急之下,操起土话反骂道:“我183你aa”,真正斯文扫地
两人如同斗鸡般争吵,又见军情紧急,潘璋等为立军功,跃跃欲试就怕他们一失足成千古恨诸葛瑾马上取过纸笔,在纸上写了起来,写完后,吹了吹,取出钦差大臣的印,盖了上去
展示给大家看,纸上写道:“兹任命吏部尚书诸葛瑾代为幽州、冀州行营总管,节制两州所有军务政务,令到即行”
大家吃惊万分居然不请旨,自己任命自己虽说诸葛瑾贵为钦差大臣,但未免也太胆大了吧一般地,钦差大臣有权罢黜官员,有权命令暂代官员,但一般为已有任命,不能任命新职的,要不然,岂不是钦差大人能代皇帝任命六部尚书了行营总管能管军管民,权力是地方上最大,不是小官来的了
潘璋、马忠和蒋钦也不全然是莽夫,他们都知诸葛瑾的底细,可是“皇帝忠狗”也深得皇帝信任,以不得罪他为妙,私下商议道:“如何”
马忠撇撇嘴道:“还能怎么样他是钦差大臣,又不造反,也不为谋私利,现在和上级也联系不上,只能听他的”
三将就把腿一并,行了个举臂礼道:“愿听大人吩咐”
搞定了军队,诸葛瑾看看满宠,满宠并不想和大元的官员搞僵,也表示道:“冀州所有地方官员,全听大人的”
就这样,诸葛瑾把自己任命作地方大员
诸葛瑾掌握了大权后,虽为文官,对兵法也不陌生,火速下令道:“把幽州至冀州之间的所有郡县全部放弃百姓、物资、粮草、军队全部后撤扼守乐陵、勃海、博陵、安邦、常山一线”
大家看着地图,齐吃一惊道:“大人”
诸葛瑾自顾自地道:“集中全部百姓,在沿线修改营垒,断绝道路,以防骑兵突击,多备箭矢、投石车,驻守这一线的军队,全部不得后退,擅自后退者,斩”
他冷笑道:“如果鲜卑人真的按我大元的战法,我们分兵把守各城,根本守不住,收缩兵力方为上策哼,只要挨过冬天,到明年春暖花开之季,就是鲜卑人的死期”
蒋钦迟疑问道:“那么,那么我们不救幽州了”
诸葛瑾摇头道:“敌军共二十万之多,我军才十一万如果出兵救,最多能动用七到八万人,那么敌军起码二倍于我又是骑兵对步兵,怎么打只好让幽州之军暂时死守了”
满宠沉吟道:“我军民后撤,只怕鲜卑人会对我军民进行骚扰”
诸葛瑾爽快地道:“这好办,命令潘璋将军和马忠将军率三万人马,号称十万多备弓箭,准备厢车,沿着博陵、河间、任丘,大张旗鼓向前慢慢推进,待我军民后撤后,立即返回,千万不可与敌决战此乃疑兵之计也”
他手指地图道:“鲜卑必在幽州附近与我决战,那里地势平坦,正是骑兵用武之地又以逸待劳,所以鲜卑一直不进攻我冀州就是等着我军前来矣”
军令如山倒,一级压一级元军执行了诸葛瑾的计划,疑兵之计生效,不但把各地军民物资钱粮安全收回,而且潘璋、马忠两将也安全折返,实现了诸葛瑾的作战意图
鲜卑人确实象诸葛瑾所料,在幽州主城附近准备了重兵,想围点打援,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大元全国大胜之际,元朝居然有官员敢大唱反调,不但不去救幽州,还丢城弃地如此鲜卑人不但没打着元军,更让幽冀之间的大量百姓和物资逃到了后方
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坏,虽然鲜卑人没有达到消灭元军主力,抢掠元朝的目的,却因此让鲜卑中某位早早预言鲜卑人的围点打援之计必不可行的人得到了军权,以致日后大元、鲜卑有一番苦战
诸葛瑾通过信鸽,把北方事务作了一个汇报,才让李亦奇清楚了怎么一回事然后转给群臣看。
两个兵部尚书首先看,郭嘉暗暗心忖:“元臣个个都是胆生毛的家伙,当朝首辅敢当面骂皇帝,吏部尚书敢自己任命自己而皇帝居然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其他大臣看过后,李亦奇懒得再和大家讨论了,快刀斩乱麻地道:“着青州军马立即增援冀州,守住冀州,明年再发大兵攻打鲜卑了,派人传旨,正式任命诸葛瑾为冀、幽两州行营总管,叫鲁肃回来,你们兵部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