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待会我们先混进那群工人中,跟着人群前进,看我手势行动。你要记住,你的节奏一定要配合上我,否则。少开一枪就很有可能让陈兆军躲过这一劫。另外。枪先握在手里,免得拔枪被身边的人发现而露馅了。而且一定冲出人群。靠近了陈兆军才开枪,避免被那些工人挤乱了。反正我们是豁出命去的,不怕会早死几天。”杜彦说着,呼了口气,转过头来问陆志秋道:“怎么样你准备好了吗”
“老杜说实话,这段时间我都有点生不如死的感觉了,我现在很想立刻就干完这件事,然后被干掉,免得活着这么痛苦”陆志秋惨笑了一下说道。
“好行动吧等到了地狱,我们再好好喝一杯”杜彦说着,重重地点了点头,拍了拍陆志秋的肩膀,当先摸了出去。
“希望能够成功为她们办成这件事吧”想着自己在国外地妻子儿女,陆志秋看了看杜彦的背影,苦笑着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着,也朝另一个方向摸去。
薛冰自从赢得与父亲的协议之后,她对于陈兆军乃至万宁的采访都老实了很多,反正只要有新闻,陈兆军都会给她,她自然也乐得清闲。因此,这段时间相比起过去来,她反倒更倾向于现在这种生活。
今天,陈兆军主持召开的这次职工大会,也是薛冰需要地新闻之一。陈兆军化工城的规划已经经过薛冰的报道公布出去,化工城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各类化工上下游企业纷纷入驻万宁,使得陈兆军规划中的化工城以更迅捷地速度,更全面地发展壮大起来。从规模以及潜力可以预见前景,在化工工业以及各种上下游产业地带动下,这化工城的前途绝对不可限量。
此时,薛冰饶有兴趣地拿着她地相机进行着拍摄,偶尔摄摄陈兆军以及那几名陪同在他身边的厂领导,偶尔拍拍周围以及跟在后面的工人们。之前的工作已经基本上完成,该采访的采访,该记录的记录,现在就差几张合适的配图了。或者,在陈兆军对炼油厂规模视察完毕后,会再采访一下陈兆军的感受吧,薛冰一边想着之后的工作,一边按动着手上相机的快门。
就在薛冰在陈兆军几人前面拍摄完他们之间交谈形态,跑到陈兆军几人后面,准备拍摄跟随在几人身后的工人时,她的身边突然冲出一名工人,快步地朝前走来。还没等薛冰反应过来,这个工人藏在怀里的手突然抽了出来,手上赫然是一把黑黝黝地手枪。朝她身后的某个方向一指。
原本,对于手枪,任何人在见到之后都会害怕。但只要没有指着自己,且并没开枪的情况下,多少都会有点理智。但薛冰不同,她被手枪指过,真真切切地体验到那种从头顶麻到脚底,恐惧到两脚发软的感觉。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虽然这时候突然出现的手枪并不是指着自己。但薛冰还是极度恐惧。害怕蟑螂的女孩见到蟑螂之后都会出现两种反应,一种是尖叫跳开。另一种是尖叫着发疯猛踩再跳开,而薛冰明显就属于后者。恐惧到极点之后。薛冰失去了理智,她的脑子根本没办法转过来,什么都来不及思考。在见到手枪的那一瞬间,她的脑海里便出现这么一个念头,让这把黑黝黝地丑陋东西离开自己的视线。而她地动作更是迅捷,完全是在见到手枪的那一瞬间,条件反射地将自己手里地相机抡了出去。此时,那个持枪之人已经走到了薛冰身边,那么近的距离,他持枪的手被薛冰由下而上的相机砸了个正着。或许是出于恐惧吧。薛冰出手的力道大得异于平常,只听一声“啪嗒”一声轻响,相机和手枪同时飞了出去。
陆志秋在有了杜彦安排下来的计划之后,便混入了走道右侧的人群中,并缓缓地配合着杜彦行进的脚步。等待着杜彦的手势行动。在行进的过程中,他只需要观察如何冲出去对着陈兆军开枪就行了,至于什么时候冲出去,冲上去多远才开枪,就由杜彦来控制了。而他。只需要在观察着陈兆军地同时。留意杜彦的动作就行了。而在这个时候杜彦的工作就重要多了,他必须控制好节奏。找到最合适的距离和最佳机会。靠太近不可能,毕竟陈兆军那两名安保人员也不是吃素的,那么近距离突然冲出去,肯定会被发现,那么自己再停下来射击,就未必能打到陈兆军身上。因为那安保人员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陈兆军地安全,甚至会用自己的身体挡上去。而太远也不行,毕竟用的是手枪,有效射程太可怜。
不管是在部队中,还是之后退伍出来,一直以来,陆志秋跟杜彦两人一起,都主要是由杜彦出主意,自己给予配合。几十年来,他们俩的已经形成了这种默契,很多时候他根本不需要太过于动脑。否则,两人不可能配合那么长时间,也不可能配合得那么好。这次也是一样,在行进了一段路程之后,陆志秋看到了杜彦轻轻挥动了一下左手。
有了杜彦的行动暗号之后,陆志秋深吸了一口气,目光紧盯向陈兆军,用力地挤了出去。挤出到走道上之后,陆志秋丝毫不管身后传来地抱怨声,快步朝陈兆军地背影踏去,于此同时,将藏在工人服大衣下的右手抽了出来,一边快步向前走着,一边举枪瞄准了陈兆军。
但是,很奇怪地是,当陆志秋走到一个他觉得适合距离的时候,他并没有听到杜彦那边传出的枪声。陆志秋在部队的时候,也是一名优秀射手,他当然知道此时已经到了最佳射击距离。自己如此突兀地出现在走道上,掏出枪来,就必须迅速击发,否则就不会再有第二次这么好的机会了,那两名侧身前进着的安保人员肯定会发现自己并迅速反应过来。而且掏出手枪已经有一定时间,自己动作那么大,肯定已经引起了旁边工人的注意,再迟疑的话,恐怕就会引来尖叫声。如果有人突然喊一声,那么肯定会吸引眼前安保人员的注意,到时候恐怕一枪都没办法开了。也就是说,陆志秋这个时候,必须开枪才行。
但是,陆志秋一直以来都是配合着杜彦行动的,现在骤然之间让自己去判断,迟疑是难免的。不过良好的军事素质,让他在略微犹豫之后,“啪”地一声击发了第一枪。与此同时,他下意识地转眼看向了杜彦那边。正陆志秋的这个迟疑、犹豫以及分心,再加上他习惯使用的是制式五四式手枪,而不是现在所用的制式六四式手枪。再加上距离并不太靠近,因此,他这一枪打偏了。
陆志秋的眼角撇到杜彦的时候,发现他此时愣愣地站在原地,而他面前的那名女记者正着她的采访包准备往他的头上砸。陆志秋根本来不及反应,下意识地调转枪口对着那名女记者抠动扳机。
毕竟是专业安保人员,陈兆广以及两名军官的安保措施和分工都很细致,在听到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枪声,根本无需思考,三人都是迅速掏抢,并将陈兆军程三角形围护在了中间,拽着就往陈兆军那辆经过改装的防弹车方向跑去。他们知道,只要能到车上,基本上就可以保证陈兆军安全了。按照安保条令,此时此刻,他们需要做的事情是,更可靠地保证陈兆军的安全。他们不需要考虑这一枪是谁开的,目标又是谁,他们只需要保证陈兆军的安全就够了。陆志秋在朝那名女记者开了一枪之后,忽然醒悟过来,自己浪费了一枪的机会。于是,他迅速调转枪口,朝向了陈兆军的方向。可惜,这个时候,已经没有给他开第三枪的机会了。
护着陈兆军跑动的过程中,陈兆广及两名军官都警惕地搜索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