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堡说道:“元首。各位先生们。请恕我插嘴。核反应堆技术跟核炸弹技术虽然都涉及到链式核反应技术。但是核反应堆只需要3左右浓度的铀235原料既可以满足发电需求。关键技术是控制链式核反应。而核炸弹不需要控制链式核反应。但却要求铀235这种核燃料的纯度在90以上才行。否则链式核反应可能随时终止。就达不到炸弹的爆破效果了。而想要把铀235提存至90以上的浓度。需要极其jg密的铀浓缩机器和先进的分离技术才行。据我所知。目前中华帝国的铀浓缩技术只达到40左右。应该不可能制造出核炸弹。”
希特勒还是非常紧张的问道:“那么一颗核炸弹的威力如何”
海森堡想了想。说道:“我们也只是依据理论链式核反应计算的。核武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只装化学炸药的常规武器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约8x1013焦耳。比1千克梯恩梯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419x106焦耳约大2000万倍。因此。核武器爆炸释放的总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我们用释放相同能量的梯恩梯炸药量来表示。称为梯恩梯当量。有效杀伤距离c爆炸当量。一般取比例常数为1493885。当量为10万吨tnt时。即浓度90的铀。只需要五十公斤即可。而其有效杀伤半径为322公里。有效杀伤面积为33平方公里。”
海森堡秀了一下他的惊人的数学能力。但是没有人夸他。自希特勒以下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当中。
“五十公斤核装药的炸弹就足以毁掉一座城市。这东西实在是太恐怖了如果中华帝国研究出来。那么我们趁早不要想争夺世界霸主了”
“是啊如果有这种武器出现。那我们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嘴。尽皆是担忧之sè。
许久。希特勒突然道:“我们也要研究。我们也要搞核武器。而且不可以比中华帝国晚。”
海森堡顿时大喜。连忙道:“元首英明。就交给我吧”
希特勒看了看海森堡。点头道:“很好从现在开始。我以德国最高统帅正式任命你为帝国核武器研究组组长。全力研发核武器。需要任何部门的配合。直接向我报告”
“是”海森堡连忙道:“我一定不辜负元首的期望。一定将核武器研究出来”
希特勒点点头。突然想起一件事。道:“那个核反应堆技术也要一并研究”
海森堡顿时领命。
这时。一直没吭声的德国经济部长。国家银行总裁瓦尔克丰克watherfunk,18901960顿时苦着脸道:“元首阁下。核物理工程研究项目相当的耗费资金。要知道中华帝国是从二十多年前就开始了这个项目。而且据说他们投入了几十亿龙币。”
希特勒道:“就算勒紧ku腰带也得发展核武器。否则今后将没有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话语权。”
“是啊”鲁道夫也赞同道:“我们都受够了被中华帝国一直欺负。想想他们给我们的经济制裁给帝国造成多大的危害。想想他们无耻的抛售马克。套现和卷走数百亿龙币。每念及此。我都恨不得马上几百倍的报复他们。”
鲁登道夫说到此时咬牙切齿。满脸的义愤填膺。愤怒的眼神似乎要喷出火来。
其他人也同样如此。对于中华帝国给德国造成的巨大伤害。包括希特勒这个曾经对中华帝国狂热崇拜的元首都改变了对华态度。何况他手下的这些纳粹党高官们了。
勒紧ku腰带也要研发核武器
这句话很快成了希特勒教育手下们的一句口头禅。德国上下顿时掀起研发核武器的浪cháo。德国zhèngfu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拨款360亿德国马克给海森堡实验室。用于研发核武器。
事实上。早在1932年圣诞节前夕。海森堡便受命希特勒研发核物理工程。当时只是为了在科技上面不落后于中华帝国。一种跟中华帝国争夺世界科技中心的面子工程而已。
海森堡手下没有多少人。希特勒许诺给他的经费基本上没有到位。被各级部门层层克扣。到海森堡手上的经费基本上只够理论研究之用。甚至原本海森堡聘请来的核物理学家们也都被更高待遇的中华帝国皇家科学研究院挖走。
在这种环境下。海森堡的手下奥托哈恩教授在柏林达勒姆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完成了一系列核物理学的实验。他用中子轰击第92号元素铀。结果惊异地发现。铀原子核在此过程中发生了“破碎”。成为不再是铀的两部分。这就是原子裂变现象。
哈恩对实验结果不太有把握。于是给以前的同事。在中华帝国皇家科学院工作的莉丝迈特纳写了封信。将心中的疑问统统告诉了她。迈特纳无法帮助哈恩。因为她有自己的职业co守。为中华帝国核物理工程工作。不可以泄相关技术。同时。她是居里夫人的坚定支持者和粉丝。中华帝国对核物理工程又许诺只用于和平能源使用。因此对于哈恩提及的德国在开发核炸弹技术。她持强烈反对态度。不过。哈恩毕竟是她曾经的男朋友。念及旧情的她最终把她的外甥、同为物理学家的奥托弗里施介绍给了哈恩。因此。奥托也未能如愿的去中华帝国皇家科学院进修。在哈恩的感召下。加入了德国核物理工程实验室。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最终他们找到了理论依据。到了用著名学者尼尔斯玻尔的“液滴模型”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液滴模型”显示。重原子核的运转形态大致就如同滴落的液体。能够像一只灌满水的气球那样被拉伸和压缩。而在一个质量尤其重的原子核像铀核里。如果其整体表面张力因外来附加力撞击而被减弱。情况就会变得类似于充满水的气球在外来力的一再作用下使表层厚度变薄。以至于整个气球变得大而重。随后。“气球”被轻轻一戳。便形成了某个确定的、以原子核突然爆裂为目的的足够环境条件。
原子裂变之谜就这样被揭开了。哈恩和弗里施又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被击碎铀核的两部分比分裂前的原子轻一些。减少的质量部分转化为能量。这个转化值是相当可观的。换言之。在原子裂变过程中蕴藏着惊人的破坏力。
二人为此沾沾自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以为他们就是揭开核力量的伟大科学家。但是。当他们将论文提交给位于天津的国际核物理研讨会时。却被告知中华帝国皇家科学研究院早在十年前就发现了这个秘密。并且发布了系统化的原子学理论。只不过一直处于皇家科学院的严格保密。并未公开给外国学者。但这是事实。因为很快哈恩等人受到中华帝国皇家科学院的学术研讨邀请。有资格了解事实。不过。哈恩和弗利最终因为拒绝加入中华帝国皇家科学院而未能看到这套核心理论的全部内容。但他们仅仅看来其中一小部分就已经受益匪浅了。回国后坚定的投入核子工程的研究。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状态。
到了1935年底。中华帝国的核动力战列舰的开工建造。刺ji了德国的神经。希特勒加大了对核物理研究的投入力度。使得核物理试验得到资金保障。可以顺利进行。
2月初。奥托哈恩将其系列实验结果发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