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5(2 / 2)

唐朝好医生 望平安 2334 字 2023-09-29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王皇后见了米小苗,本来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这个米小苗可是史忠臣的干儿子,著名的史氏走狗,他不会也要害自己吧

可米小苗哪会知道史忠臣心里想什么,要做什么事,说得白了,他只是个听人吩咐的宦官头子罢了,既没有史忠臣那样的功劳,也没有史忠臣的手段,史忠臣要做什么事,连亲弟弟都没有告诉,哪可能告诉他让他做出对王皇后不利的事史忠臣活着时,他有可能敢,现在史忠臣死了,就算有遗命留下来,他也不会照着做的,此一时彼一时也

见了王皇后坐在殿门口的狼狈样子,又见了殿中史忠臣的尸体,闻到了那股臭味,米小苗三魂七魄各自吓走了一大半儿全无主意之下,米小苗深怕王皇后问他什么,索性为表忠诚,他双眼一闭,扑通一声,摔倒在地,假装晕了过去

随行赶来的小宦官们见状,急忙又手忙脚乱地去救助他。可不管怎么救助,就算把米小苗的人中穴都掐出血来,疼得米小苗眼泪都淌出来了,可他就不醒,坚决表示此处发生的一切,于他全无关系

王皇后说不出话来,没法指挥什么,可见米小苗怕得“晕”过去,却放下些心来,只要自己没危险就好,别人是吓晕过去,还是直接吓死,都无所谓,爱怎么地怎么地去吧

武媚娘心中骂了声废物,可却又欢喜起来,这个米小苗随着史忠臣的死掉,身份必会暴涨,可胆子却又这般小,看来是个可以利用的人。史爱国那家伙以后定要除掉,不如就扶持这个米小苗吧,让他成为自己的心腹

她看了眼王皇后,见王皇后表情恍惚,心中更喜,看来王皇后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米小苗的重要性,那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拉拢住米小苗,有了宦官头子帮助,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必会巩固,至少在通风报信方面,就要远超王皇后了。

武媚娘从台阶上站起来,道:“让我来看看,我从舅舅那里学了一些医术,对于救人,还是有些手段的。”说着,她蹲到米小苗的跟前,就要给米小苗“看病”。

听着“杨春花”说了好几遍舅舅,王皇后却脑中一片空白,想不起来她舅舅是谁了,她糊涂劲一上来,真是比白纸还要白,啥都弄不清楚了

事实上,武媚娘说王平安是她的舅舅,就等于是承认她是武媚娘了啊,别人听不明白,王皇后也听不明白那她以后命运悲惨,可真是的怪不得别人了,玩宫斗的不了解敌人,岂不是死路一条

武媚娘趴下身子,假装去捏米小苗的鼻子,可她嘴里却小声说道:“行了,起来吧,你的事儿,我已经替你解决了,你放心好了”

米小苗听得莫名其妙,不知自己有啥事会被这个小尼姑解决,可现在再装下去,也不成话,他只好睁开眼睛,道:“哎呀,小奴这是怎么了”

武媚娘轻轻拍了拍米小苗的手,冲他做了个眼色,转头道:“皇后娘娘,米主事醒了,您可有什么吩咐”

王皇后哼了声,道:“废物”咦,话一出口,她一摸腮帮子,自己能说话了

第八百五十五章惊怒

第八百五十五章惊怒

王皇后能说话了,可一张嘴却是废物两个字,这可把米小苗气了个够呛,可他又不能说别的,只好哭丧着脸道:“小奴是个废物,竟然救驾来迟,还望娘娘恕罪”说着,不停地给王皇后磕头。

王皇后摆了摆手,又道:“去请太医,快去”请不来王平安,普通的太医总能叫来吧,她到底中了什么毒,会不会落下病根儿,得赶紧弄明白才行啊

米小苗连忙答应,吩咐小宦官去找太医。他又赶紧进殿去,去处理史忠臣的尸体。史忠臣不管怎么说,只要是没有确定他有罪,他就还是宫中的大总管,现在死了,尸体理所当然地得第一时间处理,否则下一任大总管岂不是要发怒,要知下一任大总管,可是死掉的这位的亲弟弟啊

正忙乎着,外面又有人跑进来,却是王皇后宫里的小宦官,还跟着跑来一群的宫女。王皇后可不敢再在这里多留,她一拉武媚娘,两人一起上了步辇,飞快地跑回皇后寝宫了,暂时性地,她和武媚娘成了同盟,事情没稳定之前,绝对是好姐妹

启蒙殿里乱成一团,而甘露殿里,也是一团忙乱

李治今天反常地没有正常时间去更幽堂,是有重要原因的,原因无它,是因为营州那边来消息了。他没法惩罚,或者说没把事情弄明白之前,没法再惩罚李恪了,说不定还得把人家的姓改回来,接着叫李恪,而不能叫枭恪了

长安这方面,一直在折腾着,想要出兵讨伐叛王李恪,可李恪那边却始终没有动静,既没有起兵,也没有扯起反旗,说得明白些,就是长安这边一厢情愿地在给人家定罪呢

连阅兵都由长孙无忌主持了,正热火朝天地要出兵呢,可营州方面传来了消息,是由李恪亲自写的信。说他终于逃脱了高句丽人的控制,成功地得到了自由,并且一鼓作气,杀掉了软禁他的高句丽坏蛋,重新让营州回到了大唐的怀抱,一切危机都解除了

当尚书省接到这封奏章时,长孙无忌差点没气晕过去,他万没想到,李恪也不笨,而且还相当地聪明,在明知会失败的情况下,想出了这种招术,一下子就由叛王,变成了忠于大唐的好王爷,简直可以媲美苏武,又可用人在曹营心在汉来形容了

原来,唐军攻破了高句丽的国都,又把高句丽弄得战乱纷起,营州的李恪便知自己要完蛋,他手下的幕僚和那些能人异士都是废物,连着开会商讨对策,可却什么也商讨不出来,最后连“刺客”都派到长安来了,可却啥事情也没解决。

而对大唐朝廷“平叛”的坚决态度,不管是李恪,还是他的手下,都没法做出有效的应对手段,所以他们啥也没干,整天就唉声叹气,伸脖子等死了。可这么一来,在无意当中,就造成一种情况,那就是营州方面没有任何的军事行动,除了长安方面叫嚷着出兵外,他们是什么反叛的举动也没弄出来的

不是李恪他们不想,而是他们确实没这个本事。靠嘴巴说谁不会啊,顶多费的是吐沫星子,可要是真办起实事儿来,一群人都成了菜鸡,只剩下嘴硬了

一直拖到事情没法再拖的时候,幕僚们给李恪出了个主意,说是要逃跑,天下之大,只要肯隐姓埋名,象个普通百姓那样活下去,总还是可以的。幕僚们听说,极远之处,有个地方叫做波斯,这个国家挺大的,而且很繁荣,如果能逃到这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大唐军队就算出兵波斯,那也会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大不了那时再逃呗,只要能活命就行

于是乎,为了生存,李恪便同意了幕僚们的建议,决定出走营州,带着金银财宝,去波斯过富家翁的生活

可波斯再哪里呢听说从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当然,只是听说,具体怎么个走法,李恪不知道,他手下的幕僚自认为知道,其实也是不知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