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唐染满意地把照片贴到了后门小窗口内侧。
一群人跑出去参观成果,贴着教室后门又笑又叫,热闹得不行。
前面几排同学注意了,准备拍摄!染哥,你也快点就位了。秦朔接过唐染的手机,趴在前门那一小块方形玻璃上,准备给前门也上个别出心裁的保护板。
元澈觉得这两个人大概是吃饱了撑的瞭望口后糊照片,就算乍一眼看过去没什么不对,冯志中在门口站久了还能发现不了问题吗?两张照片想糊弄多久,瞧不起谁呢。
偏偏班里不少人都买他的账,或许是头一回当群演,觉得新奇又好玩;也有可能是捣个成本低、又用不着自己负责的蛋的机会实在不可多得,总之兴奋之情都溢于言表。
染哥你还说我,你自己能不能自然一点?秦朔举着手机,看着屏幕上最打眼的唐染,迟迟按不下快门键,您这当拍画报呢?
唐染今天穿了件深灰色的连帽卫衣,回到座位上时顺手把帽子戴了起来,挡住自己的大半张侧脸,只露出鼻子挺拔的线条,以及嘴唇和下巴流畅的弧度来。
他右手指节抵在眼尾的位置,身子向左微斜,不知道的大概还以为他要拍个什么杂志封面。
你懂个屁,我离门这么近,不得挡挡眼?唐染保持着这个看不到眼睛的姿势,催促他快点。
元澈趴在自己的课桌上,被太阳晒得微眯起眼。
他可能是全班唯一一个不需要配合演出的,毕竟在这个位置吃个泡面老冯都看不见。
座位靠后、从前门的瞭望口看去处于死角的同学纷纷跑到秦朔身边围观,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没关系,反正染哥用什么姿势上自习老冯都不奇怪。
哇唐总这个位置原来这么危险,站在这里看得一清二楚。
我觉得元哥那个座还不错,前门后门看过去都是死角,想干什么干什么。
我劝你先想想挨着老师上课的感觉再发言。
不是啊,你没听过一句话叫灯下黑吗?最危险的地方其实最安全。
元澈枕在自己的左臂,脸朝右,在暖光里有一搭没一搭地摆弄着手机。尚啸喊他中午去自己家吃饭,说有重大决策发表,非得要求元澈到场聆听不行。
门口那帮人嘁嘁喳喳了一会儿,元澈听见交上罚抄后整个人又恢复了元气的任语真冲他喊:元哥,你直直身子呗,从这儿虽然看不见你桌面,但你趴的这个弧度容易勾起班头儿好奇心啊。
任语真身为12班学习委员,除了学习成绩过得去,别的方面还真看不出哪里适合当学委来开学两个月以来,在学习积极性上没起过什么带头作用,班里男生搞事情倒是都少不了他的份。
元澈本来想说关我屁事,可学委此言一出,居然有那么点一呼百应的意思,其他同学也跟着起起哄来:元哥你坐直一点,咱们再来一张。
元澈硬生生地把已经冲到嘴边的四个字咽了下去。
从小到大,集体这两个字对元澈来说就跟家庭没什么两样,看得懂听得明白,也知道它既定存在,可就是没有实感。
他早就习惯了作别人热闹的旁观者,如今乍一被大呼小叫地卷进来,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了。
讲台右边的大傻逼维持着封面拍摄的姿势,嘴上跟着起哄架秧子:坐起来,元哥,加把劲,坐起来。
元澈:
他感觉以唐乔为首的几十号人都向他投来了亲切鼓励的目光。
元澈在全班同学饱含期待的注视下如坐针毡,心里暗骂了声操,到底还是缓缓坐直了一点。
门外的十几号人立刻道:好了,完美!
两张照片在瞭望口贴了整整一上午,老冯同志经过了四五次。
大概是周日的心情比较放松,他每次只在小窗口略一站定,看见学生们都安分守己,低头学习包括最让人头疼的那个,虽然坐姿不太端正,但好歹也在低着头看书感到老怀甚慰,没进去转转就走了。
一上午过去,两张照片竟与班头儿相安无事,里面传纸条的、下五子棋的、偷看杂志小说的,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完美体验。
中午十二点半,元澈在尚啸家的餐桌旁落了座。
由于尚啸同学刚经历了一场月考,元澈猜测他这么郑重其事的,应该是通过月考成绩反映出的问题,终于确定了对文理科的选择
尚啸同志打小不偏科,是难得的各方面都很平均的选手,语数外跟体育成绩一样中不溜秋,三年初中上下来,愣是没发现自己究竟是更适合文科还是理科。
不过老尚和韩姨都不着急,对儿子成绩的态度就和对待自家小店的态度一样中庸。
他们把自己手头能做的事情都做好了,让尚啸吃饱穿暖,过得乐乐呵呵,把自家小店打理得干干净净,饭食做得一丝不苟,至于儿子学习好坏,小店生意如何,那都不是他们特别挂心的问题了。
尚啸稀里哗啦地扒完了一碗瘦肉粥,然后把筷子搁到碗边,慷慨激昂地宣布:我月考的时候,趴那写着作文,突然就灵光乍现,做了个了不得的决定!
第37章
就在前不久,尚啸还就文理选择的问题询问过元澈的意见,不过在这种抉择上,旁人无论如何替代不了,到头来还得自己拿主意。
元澈自己肯定是要选理的。喜欢和擅长同样重要,如果两样恰巧叠加在一起,那就是再确定不过的答案了。
现在他等着听尚啸自己的决定。
结果那货站起来,手臂一挥,说:我决定让我们家的米线跟上时代的潮流,利用现在互联网和物流的便利,让我们家米线从胡同里走出去,逐步推向全市、全省、全国!如果顺利的话,还可以做做出口贸易。
元澈:?
如果这是在学校或是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地方,元澈应该会不带恶意地嘲他一句:做卷子做睡着了?
但这还当着尚叔和韩姨的面,元澈只能学着他们的样子,向尚啸投以期许的目光,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我想注册一个淘宝店,尚啸一本正经地讲述起自己的规划来,店名就叫老尚米线。
老尚早点在胡同这一片小有名气,靠招牌米线圈住了不少回头客,但也仅限于这片区域。生意虽然不赖,但也绝称不上火爆,时常让没遗传到父母佛系的尚啸哀叹酒香也怕巷子深。
我们家的米线好吃,主要秘诀在汤料里,所以我想联系工厂,把汤料配方做成鸡汤粉,装进调料包里。现在的人都比较懒,我觉得把米线做成速食的形式应该更有市场,吃的时候只要拿开水一烫,再把鸡汤粉倒进去,闷个几分钟就成就跟吃泡面一样方便。
尚啸对自家小店的上心程度远超他那平平无奇的功课,曾经放下豪言壮语,以后读完大学不干别的,就回来专心经营自家米线店。
元澈听着兄弟美妙的白日梦,手里有盆凉水不知当泼不当泼,沉默了片刻还是忍不住道:现在是不是已经有速食米线的品牌了?要是有你跟人家竞争的优势是什么?
尚啸愣了愣,发现自己光顾着畅想美好愿景,还真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他沉吟片刻,道:好吃啊,好吃就是王道。我们先从这条胡同走出去,打开C市的市场,然后再慢慢积累口碑牌子都是一点一点做起来的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