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352(1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d叫心狠手黑,粮食,武器,盔甲,甚至布帛和人都要,来者不拒。只有老叟和老妪秦人看不上,比盗贼还要可怕的贪婪。至于鲁国,这是他兄弟公子岐的母舅家,好不好的,本来就不招太子训待见。

但无可非议的是,弱小的卫国竟然在同一时期发动了两场战争,对手分别是赵国和韩国,这很神奇。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边子白,一想到边子白那对挑衅的眼神,对他这个储君还敢显露出冷漠,甚至忽视的表情,就让他气不打一处来:“国之将乱,必有妖孽可恨,可恼。”

咣咣咣

万胜

在太子宫独坐的太子训听到宫墙外出来的呼唤声,仿佛是节日的游行,喧闹中,透着喜悦。这让他更不高兴了,嘟哝着站起来,对门下的宫人询问道:“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宫人没有回来,倒是大司马公叔旦来了。

“太子,大喜,大喜啊”

太子训心底里第一个念头竟然是:他爹死了。当太子,听到大喜两个字,难免会想到这个国家终于轮到自己做主了。可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真不敢说出来,要不然群臣会群起而攻之不可。礼乐崩坏是一回事,但是道德败坏是另外一回事。要是惹怒了群臣,造成群起而攻之,恐怕太子训就算是卫国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也要被愤怒的国人驱赶出境,开始悲催的流亡生活。

太子训故作惊讶道:“大司马还请慢慢到来,卫国接连遭遇两场战争,国力困顿,难以支撑,何喜之有”

可大司马公叔旦却捻着下巴上长须,笑呵呵道:“太子,这次恐怕要召告太庙,让卫国诸位先贤都通报一番,方能显现我军中神威。”

打胜仗了

从公叔旦的语气之中,不难辨别出,这场胜仗对于卫国很重要。可是对太子训来说,他本来就讨厌战争,打成如何,对于他根本就不关心。再说了,四国联军攻打一个比郑国都强不到哪儿去的韩国,有什么可得意的就秦国就能把韩国欺负惨了。

太子训想到这里,开口道:“大司马,联军击败韩国不是很正常吗”

可是大司马却笑道:“当然,但不是联军获胜的消息。”

太子训吓了一跳,他有种被欺骗了之后的不解和恼怒,但强压着心头的怒火,问:“难道是上军不成”

第496章天佑大卫

“太子,你已经知道了”

公叔旦有种好心好意带着秘密来,却发现对方早就知道,那种失落感,仿佛被世界抛弃的无奈,讪笑道:“太子早就知道了啊”

太子训一脸的茫然,他知道什么了可太子是储君,将来是国君,他开口的每一句话,都需要斟酌再三。另外他绝对无法容忍被隐瞒的尴尬:“大司马,上军大胜,可有依据”

“军报已经来了啊”公叔旦觉得理所当然,虽说一开始他的反应和太子训都差不多,可是凡事总有特例,这次就是。

太子训觉得公叔旦做事太糊涂,对于卫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不仅不是好事,还很危险。没有证实的军报,能够作为上军奖罚的依据吗同时他心头暗恨,可没有什么人上赶着来报告说前线的战况,更何况,上军胜利了这话听着就觉得假,太子训打心底里就不信,脸色阴沉了下来道;“大司马,你我都在帝丘。北方战况如何我们都不得而知,仅凭借一份战报,就让朝堂对上军歌功颂德,恐怕不行吧万一军报之中有些遗漏,却被宣扬出去,到时候孤脸上也不好看。”

“请恕老臣没有说清楚,上军不仅仅带来了战报,同时还带来了缴获,还有邺城魏侯帮忙看押俘虏的国书”

公叔旦憨憨的笑了几声:“子南靳那个老家伙将儿子带去上军,恐怕已经立功不小。早知道军功如此容易,某也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反倒是让一个最不成器的儿子帮忙营造防御,胆子太小了。”

太子训有点傻傻的不知如何应对,魏侯都承认了,恐怕真没有假。可他想不出来,上军就这么点人,能打多大规模的战役。还把俘虏交给了魏国帮忙看押,摆明了是不敢带回来。想到这里,他忽然有种一片清明了然,通透无比的感觉。沉声道:“大司马,军中缴获以前是用战旗,上军不会就拿着几面战旗来糊弄我等吧”

他的意思再简单不过,战旗这玩意,自己绣一面敌人的战旗也不是不可能。就凭借卫国军队的奇葩做法,就算是这么做了,他也不会意外。

可是公叔旦却不乐意了,上军大胜,就功劳来说,首当其冲的是上军将主边子白的功劳。但是也不能抹杀大司马府的作用吧

再说了,边子白是个实在人啊

就带了一面将旗而已,其他的旌旗都没有让人送来。估计边子白还真看不上,大野泽一战,让你上军彻底扬眉吐气起来。这次运送到帝丘的赵国骏马就不下两千之数。这等规模的缴获,打从卫国建立之后,就没有发生过。

“抵达帝丘的就有两千多匹战马,另外三千多俘虏,部分战马已经留在了军中和各处城邑之中,缴获的各种军中礼乐之器,堆积如山。”公叔旦用双臂比划了一阵,发现真的无法比划出来,有些沮丧,不过他很快就高兴起来,这是他在任大司马期间最为荣耀的一天,也算是他在任期内的政绩之一:“太子殿下,你不知道,王镛带着这些战马已经入城了,百姓携老扶幼竞向上街观看,如今的帝丘,置身于一片喜气之中。上军在大野泽伏击赵国骑兵,六千赵国精锐死的死,伤的伤,都成了上军的战功。”

太子训并不愿意承认边子白的才能,但是他越反感,朝堂上的诸公就越支持。在他看来,这是挑衅他的权威。而这一次,是彻底的打脸,太子训有种脸上被抽了一下的痛楚。他原本期待的剧本是,边子白在边关大败,灰溜溜的回到帝丘之后,他履行监国的权力,赦免边子白的过错。太子训从来没有想过要杀边子白。他不是那种残暴的人。在他看来边子白有错,是交错了朋友,或者是信错了人。但是如果可以挽救一下,他不会吝啬自己的宽容和大度。

可惜,边子白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于是他对边子白更加不满起来。他甚至再次犯起嘀咕,和公子岐走的很近的边子白很可能给自己带来天大的麻烦。至少他能够拉拢的大贵族要没哟几个,现在连子南靳都被边子白拉拢赶过去了,加上他立下如此大功,真要让边子白继续闹妖下去,卫国将会出现一个权臣,这才是太子训最为担忧的事。

太子训吃味的是,子思,公叔旦,南丰,子南靳,似乎都对边子白有往来。

一旦让边子白得势,对他来说,将不啻于一场灾难。

沉默了一会儿,太子训觉得不能再让边子白折腾下去了,沉声道:“如此我军大胜,是否可以和赵国休战”

“此等军国大事,君上没有点头,恐怕不妥吧”

gu903();公叔旦也不敢擅自提出休战的建议,毕竟他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并不太重要。反倒是卫公虽然在病中,但是他的话还是很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