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299(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一旦田文病故,谁成为国相,对于魏击来说,是一件非常困扰他的大事。

他需要一个能力尚可,还要在朝堂上有足够影响力的重臣辅佐。但是如今的魏国,没有这样的人。那么退而求其次,他需要一个听话的,还有一定能力给他分忧的臣子。这样的人很多,但是能够信任的不多。

似乎公孙痤能够脱颖而出。

毕竟是他女婿。

可是公孙痤和自己的大儿子公子罃的关系莫逆,这对于小儿子来说却很不公平。一旦公孙痤坐稳了国相的位置之后,对于公子缓来说,将彻底失去了争夺国君的希望。选公孙痤,就等于逼着自己将立储的事定下来。可他眼下并不想这么办。毕竟魏击的年纪并不大,还不到五十岁,身体也非常不错。确定储君之位在他看来,立储还为时尚早。尤其是大儿子,小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立谁,都会让他有种对不起另外一个儿子的念头出现。

刚愎自用,却在关键问题上左顾右盼,这才是真实的魏侯,也是他性格中最大的弱点。

公子缓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最近烦恼的事情已经关系到了他的生死存亡,反而从怀里拿出了从中山送来的密信。

“君父请看”说完,他将密信交给了身边的宦官,宦官转手举过头顶,一步步的送到了魏侯的面前。

密信并不长,是军中大将所写,内容极其简单,就是请求退兵进入燕国,等待时机到来的时候,再进攻中山。不过这在魏击看来,前线魏军的主将给他耍了一个小心思。估计经历过一次粮道被断绝之后,在中山剿灭中山国余孽的魏军没有心思再去中山打仗了。

谁也不愿意再次经历后路被断的危机。

魏击抬起眼皮看了一眼儿子,问:“缓儿,你怎么看”

“以儿臣之见,齐攻燕可能极大,甚至是吞燕之心一直不死。而且这几年齐国粮食连年丰收,恐怕进攻燕国迫在眉睫。如果是往年,我大魏武卒二十万,纵横中原诸侯,谁敢不服。但眼下赵国用毒计困住我五万大军,让我大魏投鼠忌器,不得已之下,大魏干预齐国和燕国的战争恐怕很难实现。尤其是如今,赵国又要入侵卫国,实乃多事之秋,中山大军退守燕国可以震慑齐国。不让齐国有吞并燕国的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了。”

公子缓虽然巴不得自己的老爹下令军队马上撤退。但是心里是这么想的,可真要这么说出来,岂不是让老爹失望

“齐国也是个大麻烦。”魏击听完儿子的评论之后,忧伤之情溢于言表。当年,田氏篡齐,并不受诸侯承认。要不是有他魏击带兵去洛邑,恐吓了周安王,给田氏弄到了一个侯爵诸侯身份。田氏恐怕在诸侯之中还是一个逆臣的身份。

一旦田氏没有名正言顺的获得齐国的道统,那么齐国将面临一场分崩离析的结局。

所有的诸侯都可以为匡扶齐姜为名,进攻齐国。然后一点点的从齐国的版图上抠下一座座城邑。然后田氏在无力支撑齐国之后,步了他们祖先陈国的后尘,遭受灭国的命运。

但是魏击当时伸手帮了一把田氏。但是田氏却不知感恩,反而现在处处给魏国添堵。甚至还生出了和赵国结盟的想法。不仅如此,齐国还不遗余力的想要吞并他们的邻国燕国。燕国虽然还国力不怎么样,但是国土面积一点不比齐国小。虽说燕国人口不过百万,还不如卫国的多。且穷,且漫长的北方边境线有外族的威胁。

但是这一切对齐国来说都不是问题。

人口,齐国就有,还很多。眼下的齐国甚至有点拥挤的感觉。

有外族的威胁,齐国也不怕。威胁再大,有比魏国和楚国大吗

可以说,燕国不佳的地里位置,仿佛就是为了齐国天设地造的一般。只要齐国吞并了燕国,国土面积增加一倍有余,粮食产量将突飞猛进。更重要的是,魏赵一直努力限制齐国战马的数量,也会因为燕国靠近草原的地理优势,变得不复存在。齐国将在国力军力上,一度越过赵国,成为和魏国不相上下的存在。

这就让魏侯糟心了,他怎么可能容忍培养出来一个和魏国同样强大的对手

一旦齐国国力和魏国等同,这简直要比赵国背后插刀子还要恶心人啊因为在魏国的计划之中,一直将齐国当成小弟培养的存在,现在失败了,但也不能冒出一个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来吧

想到这些种种,魏击有点后悔当年着急忙慌的给田氏正名,是给自己现在造成了多大的一个麻烦

好在这个麻烦还没有爆发出来。

“君父,儿臣此来还有一件事要禀告君父”公子缓明白齐国是魏击心中的恨,对于齐国的恨意,恐怕一点都不比赵国要少,还是少撩拨为妙。

魏击好奇道:“平邑交战了”

“没错,儿臣以为我大魏虽暂时受制于赵国,但不能对盟邦不闻不问,尤其是赵国,气焰嚣张,非一场大败不能让赵侯认清事实。这时候,盟邦都在看我大魏行事。我大魏虽暂时不出兵,但可以在邺城方向增兵,给赵国施加压力。”公子缓说这些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毕竟压制赵国和齐国的崛起,是魏国眼下最为重要的对外事务。

一旦让这两个诸侯崛起了,魏国的影响力将受到挑战。

魏击挑眉道:“赵国比预想的要提前发动战争,看来赵章这小崽子是忍不住了。”

公子缓面色微微为难道:“君父,不是赵国发动了战争。而是卫国”

魏击惊叹道:“卫公如此有种”

第425章监军很慌

魏侯对卫国的突然爆种非常惊讶,在他的记忆里,似乎卫国从来都没有有过率先开战的先例,几十年来,从来都没有过。听说上一次卫国如此有种的时候,似乎是三百年前

这是一个很反常的状况。

而对于公子缓来说,卫国是否有种,他不知道。但是他却知道边子白恐怕真有种,至于是否能够战胜赵国,就算是公子缓对边子白很有好感,但好感是好感,这仅在于公子缓想要招揽边子白,认为这个年纪不大的少年是个人才。

但就算是公子缓,也对卫国和赵国的这次战争,持悲观的态度。

没办法,赵国的优势太大了,就算是魏国要击败赵国或许并不那么难。因为赵国有一个战略上的短板邯郸。

赵国的国都就像是一张凑到魏国面前,随时随地都能让魏国抽一巴掌的脸面。

魏国在中原的重镇邺城就驻有重兵,最多两天的行军路程,邺城的五万精兵就能一股脑的冲到赵国的邯郸城外。这就是魏国对赵国在战略上的优势。如果赵国的国都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