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先接触的都是顶级的游侠圈子,对于底层游侠知道的不多。可是当他招揽的时候就发现,似乎现状和他想象的场景差距太大,以至于连他这个发起人都有些泄气。最顶尖的游侠,自然有一套属于他们的价值观,信义二字,几乎是刻在了他们的灵魂上的烙印。
对于名声的追求,比权力,地位,财富更重视的多。
可是底层的游侠就不一样了,最大的混混是纨绔,最小的混混是无赖,他们之间的差距根本就无法用一句共同的理想来拉近彼此。
于是,在应龙的绿林旗昭告十天之后,他身边的人达到了一个巅峰,然后,就渐渐的少了起来。
按照他和边子白的约定,应龙要是能够招揽三千人,边子白就有义务为他保举一个中大夫的师帅的官身,要是五百人,抱歉就只能是旅帅了。
要是连五百人都不满,那么应龙真不知道自己豁出去连命都不要了,却瞎折腾个什么劲
因为旅帅之下,最大的官职是上士。
上士虽然和下大夫差了只有一级,可是这是无法逾越的一道鸿沟。应龙身边最多的时候聚集了八百好汉,然后在得知真相之后,一晚上了少了一百多人;在吃了三天军粮之后,又少了一百多人;之后的几天里,人数一直在减少
这让应龙气地背地里暗骂:“卫人最是无情无义。”
他甚至连自己都忘记了,他也是一个卫人。
被同行气地一肚子火的应龙,如今身边只有三百多人,他都快懈气了,真相撂挑子不干了。子思无法给他一个大夫的前程,但是上士就国相的面子,就算是太子训注定要换掉子思的国相之位,但老国相的面子还要给予一定的照顾。
他累死累活,最后却得到了一个轻易能够得到的官身,能不丧气吗
不得不说,应龙高估了自己的名气,同时也高估了卫国,乃至中原游侠的道德水平。和换一句话来说,大家都在为生存奔波的时候,他跳出来喊着理想的口号,确实不合时宜。但不得不说,能够留下来的人,都是好样的。
“杀,杀,杀”
三百多汉子,都是赤膊上身,古铜色的肤色在烈日和汗水的作用下,散发着一种近乎眩晕的光芒。在怨气和戾气的激荡下,发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这让子南靳这位对军队不太了解的高官第一次产生了一种心悸的震撼。而边上的边子白更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这货当初在帝丘第一个谋生的手段就是说书,要是察言观色都不会,那他靠什么活
子南靳终于认出为首的那个汉子的长相,似曾相识,不太确定道:“子白,这是应龙”
“没错就是他。”边子白回答。
子南靳似乎还不太敢相信,重复了一句道:“是国相的侍从应龙”
“大司徒没有认错,他还有一个身份,江湖人称刀君,在游侠中颇有名望。”边子白解释道:“应龙听说赵军要攻打卫国,身为武人无法保境安民,身为卫人,无法抗击外辱;深感耻辱。于是就找到了我,在下自作主张留下了他。”
“那么他身后的数百壮士呢”子南靳觉得不太对劲,他知道的应龙都是独来独往的游侠,有名气且不说,在子思身边二十年,恐怕真没有几个帮手。除非子氏将族中子弟交个一个外人统辖,这不太现实。
子氏人才济济,根本就不可能做出这种便宜外人的举动出来。再说了,子氏在上军的代言人是苟变。虽说苟变的身份也不怎么样,商人之子,但苟变的老师可是曾经子氏一族的当家人子蒙。子思担任国相之后,对苟变也是以子侄看待,爱护有加。子氏推举苟变,投入资源,本来就将苟变当成了子氏的一员。
但是应龙
仅仅是个护卫的身份,怎么可能会得到子氏的重视再说了,应龙虽说是个游侠,但也就是空有一身武力而已。既无治理百姓之能,有无战场调兵统帅之力,不过是匹夫而已,不值当投资其人。
应龙不过是个有名气的游侠而已,子氏家大业大,还真不见得看得起这类人。难道是边子白将上军之中抽调了一部分军中士卒,才让应龙有了统兵的机会
但是边子白却告诉他:“这些都是相应应龙大侠的号召。从卫国各地赶来,有些甚至不是卫人的有识之士,帮助卫国抗击赵人。你看哪位,叫冉云,从齐国而来,一路上跑死了三匹马,才来到了朝歌,加入了刀营。心中执念就是,以一己之力为表率,向世人告之,赵人之不义,人神共愤。此等义举,让子白愧不敢当矣。”
“某矣有不如也”
子南靳也觉得比起境界来,真的差远了,他是公族,属于卫国有战争都要顶上去的一类人。甭管是卫国发动的战争,还是卫国被迫防御,都是如此。可是对于其他人来说,真要装作不见,也无可指责。而一个齐人,因为赵国的不义之举而挺身而出,这份胆略和豪气,就足以让人膜拜。人就是这样,往往会看到自己做不到的事,让别人做了之后,心生向往。
子南靳略微失神的看着三百壮实,口中喃喃道:“真乃义士也”
“所以,小子斗胆接纳了这些义士,用军中的军需装备他们,给予最优待的伙食。同时还给他们打造合适的武器,支出不菲。”边子白为难道。
子南靳摆手道:“面对义士,我等还谈什么得失”
“既然这样,大司徒还请帮忙奔走呼吁,刀营虽然组建了,但非军非民,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没有军中旗号,实乃惹人猜忌。当初小子没什么准备,一口答应应龙大侠给予一个师的旗号,可是如今,军费都没有着落,官身无从说起,小子还请大司徒向君上言明各种关系。此乃首义,非重赏不能彰显我大卫之求才若渴之心。”
说完,边子白就躬身作揖,拜倒在了大司徒子南靳面前。
应龙早就看到了边子白陪同子南靳的到来,不过他可以营造了一个勇猛的阵势,怎么可能在关键时刻破功
于是训练一点都没有被耽搁,反而有种虎虎生威的样子,气势排山倒海般的席卷而来。
可当他看到边子白拜倒在子南靳面前的那一刻,他的眼眶中似乎莹润了一些,此生有如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