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267(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将军但是所无妨。”边子白伸手表示鼓励,南哲也是南氏在上军之中管理家族子弟,尤其是南氏封地的子弟兵的大夫。他的那个师基本上都是从戚邑征召而来的士卒。几乎所有士卒和军官都和南氏沾亲带故。

自从春秋末期,原先采用贵族封地私军参加战争的方式被废弃。而大部分诸侯采用了编户齐民的政策,这样一来,军队的兵源就大大增加,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当年齐桓公时期,几万人的军队就需要好几个诸侯联合发兵。

在当今,就算是卫国这样的小国,也能够动员几万军队,这就是差别。而齐国甚至可以在全名动员地情况下,动员超过二十五万的庞大军队。

南氏戚邑是不一样的,这支军队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南氏的私军。是子弟兵,隶属于戚邑的防卫力量。南哲作为这支军队的主将,在南氏家族内部的地位不低。而他的这个师是不会听命于边子白,而是在战争之前,会直接部署在戚邑,防御南氏最为重要的宗庙和封地。

南哲年纪大概在四十多,但身材魁梧,双目有神,从小就被当成武将培养的家族精英,成年后就开始掌控家族私军。他开口之后并没有先说卫军,而是从十多年前的那场中牟之战开始说起:“某参加过十年前的那场对赵军的作战,当时齐军和魏国联军在我部之后,我上军大头阵。而对面的赵军不过是两个师之众,实力不足我一半,且我上军还有中军压阵,兵力数倍于其。”

“战阵,交战都颇为顺利,也没有任何有利于双方的便利。甚至某记得当日无风。”

南哲回忆着当年的往事,似乎陷入了当时的记忆之中。战场无风的情况下,占据上下风口就完全没有了必要。当然如果是大风天气,上风口的军队有很大的优势,如果有风沙袭扰的情况下,更会将这种优势增强到决定战争胜利的程度。

“两军交战之后,一开始上军还颇为顺利,加上兵力足够,眼看要将赵军围住。但战场风云突变,赵军在主将的指挥下疯狂冲击我中军本阵。当时中军面对不足以自己两成的赵军,却完全没有招架之力,要不是赵军忌惮魏齐联军赶赴战场,草草了事,当日我中军受困,大卫危矣”

“事后君上召集司马府,三军将主,探讨过赵军的战斗力,我们发现普通赵军士卒一对一能够轻松击败卫军士卒,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士卒有被斩杀的危险。一对二,能维持不败,只有一对三的情况下,我军才有必胜的把握。”

面对侃侃而谈的南哲,其他将帅频频点头赞同,他说的可是经验之谈。

更没有人傻呼呼地反驳南哲说话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投敌行为,这要是在秦国大营的王帐里,敢有人这么胡说八道,就算是公子虔不表示一下,老爹赢师隰非揍的对方爹妈都不认识不可。

太气人了。

听完,边子白沉声道:“既然如此,也就是说,当三个上军士卒面对一个赵军士卒的时候,我军有必胜的信念”

公子虔嘟哝了一句;“你们的必胜信念也太低了点吧”

可是上军将帅们却不这么认为,比如仲叔牙这样的面对过赵军强悍作战作风的将领,都深知,上军士卒的最大弱点。

这不是体力上的,也不是军事训练上造成的,而是心理上的劣势。

就算他们自己也无法保证,三对一的情况下,肯定会斩杀对手。

边子白沉吟良久,开口道:“那么接下来的训练就以三人配合为主,伯灵,将准备的训练图拿出来。”

“诺,老师。”

孙伯灵将绢布上的阵图给了苟变,后者摊开之后,看得有点烟花,不过阵图上三个大字他是认识的天地三才训练图阵。

第379章不厚道

孙伯灵不舍的将阵图配套的简牍递给了苟变,足足有三卷。

边子白道;“就按照第一卷训练。你们都知道,比兵力,上军无法和赵军相比,就算是收拢城防军,加上临时征召的青壮,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两万人,但是赵军可能会有五万之多。所以,战争从一开始不会野战。也就是说,上军的战场是被动的防御。对于我们非常不利,这些情况你们都要清楚,但是没有进攻的防御,注定是不能持久。上军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出击,需要进攻,才能逐步改善战场的主动权。”

“这个阵法,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过于困难了一些。而且时间也不够,不如这样,先学简单的,三人为一组,三组为一什,三什为一两,三两为一卒,为训练目的。配合弓弩,长戈,盾,剑士,组建一个可以在战场自保的小型阵法,用来保存实力。我可以保证的是,这个阵法练成之后,每一个对战敌军的士兵,都有左右两个袍泽相助,行程一个短暂的三打一的局面。但是这个时间在战场上很短,不要想着让士卒慢慢厮杀,因为赵人也不会心甘情愿让你们杀死。”

“至于最近几天,你们的首要就是将如何制定三个士卒之间的配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对手杀死。首先我说一点,我不知武,更不擅武,我无法给你们在士卒配合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敌人给予任何建议。”

“另外伯灵,你留在军营之中,协助苟变。”同时,边子白对苟变说到:“你留一下,我有话要嘱咐你。”

等诸将退出帅帐之后,边子白才对苟变语重心长道:“任重而道远,卫国的士卒谨慎有余,却进取不足。而天地三才是一个冲击阵法,这需要士卒要在训练之中有不断的配合和默契程度,这也是你训练的主要目标。如果”

边子白顿了顿,缓缓道:“如果训练效果不好,那么我们还是选择用更加稳妥的偃月阵,但是偃月阵并不适合和赵军对战,所以,一旦我们使用偃月阵,就必然有地势上的配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战场,轻易不能野战。等于是我们失去了几乎所有的野战机会,这些你也要清楚。打仗虽然不是意气用事,但绝对不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找死。”

苟变凝重地听着边子白和他说过的每一个字,并且牢牢地记在了心里。点头道:“请将主放心,我一定让上军训练成功。”

边子白道:“另外你也可以适当的提点一下将帅们,训练列队,集合,以及行军这些基础的科目并非毫无用处,而是对军队训练接下来的战阵有着很大的好处,在战阵训练之中,能够让士卒对自己所在区域和位置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这才是这一个多月来最大的好处。也会加快战阵的训练过程,事半功倍。”

“军阵的问题先交给将帅们研究,如何做到让士卒相互间配合,我不需要训练结果,只要一个合适合理的推断。几日之后有一场行军是需要你们注意,我军将从帝丘移师到朝歌中牟一线,大概需要五日的行军时间,这需要你们着手准备。”

“诺。”苟变躬身道。

“你也不用有太大的压力,庙堂之上对于上军是否能够战胜赵军都不抱有期待,可以说从国君到大司马都认定了我们必败无疑。上军就算不是孤军奋战,但也最多有公子岐的下军给予一定的支持,人数还很少,不会超过五千人。敌众我寡,非常时期就要用非常手段。不能因为国君认为上军输定了,战败不会受到惩罚而不知进取,也不要因为对手太强大而迷失自我。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

“此战是你苟变从戎之后的第一站,胜了,一战成名;要是失败了,就泯然众人,今后不要有所奢望。”

苟变心里一肚子的话,他也清楚一旦上军面对赵军,他将承受多大的困境。可真要是挺过去了,他就是天下名将,天下诸侯莫不降阶相迎,屈尊纡贵不可。

随后边子白手指孙伯灵,道:“他是我弟子,就担任帅帐内的司马一职,在出征之前都会留在军营之内,晚些时候我会让家里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