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260(1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d一起,中间还有点心和茶具,但都没有动一下的心思。最后还是孟轲先开口了:“大师兄,你是说大个子也被老师收为弟子了”

“算是吧”

孙伯灵有点难受,有听说过诚意打动名士被收为弟子的;也有初出茅庐,却智慧过人被名士发现,收为弟子的;也有机缘巧合之下,被收为弟子;更多的是关系户,彼此都有八竿子之内的关系,人情难以拒绝,才被收为弟子的情况。

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用威胁来求学的存在。

而现在,公子虔不仅仅刷新了拜师的新方向,而且还成为了他们的同门。不过边子白并没有承认公子虔和他的师徒关系。在孙伯灵看来,恐怕老师要是收了王夫子不要的求学者,丢不起这个人。要是公子虔知道孙伯灵这么想他的话,恐怕就不会和颜悦色了。

孟轲顿时高兴了,兴高采烈地拍着手掌笑道:“那么我就是大个子的二师兄了”

“不能算吧”

公子虔面色犹豫之极,他说什么也不敢应下这个师弟的名头,自从来到了帝丘,才几天功夫,他就有种辈分蹭蹭往下掉的趋势,稍不留神,竟然一个五岁的熊孩子都敢叉着腰让他喊哥。

还讲不讲理啦

这帝丘人也太欺负外乡人了。

别以为孟轲岁数小,正因为岁数小的孩子才会不知道哪些人情世故,真敢让人难堪。要是年纪稍长之后,

这简直要把人硬生生的逼疯啊想着解释一二,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好在边上的孙伯灵救了他,开口训斥孟轲:“小轲,别乱说话,公子虔来帮老师忙,老师出于道义,才授予一部兵法,帮其讲解。他应该算是”

“总不至于是老师的友人吧”

孟轲抬起头,目光萌萌哒的问道。

就算是孙伯灵敢说,公子虔也不敢认啊哪里有友人到访,主人一开口就让人走的道理可是公子虔还真的被赶上了,他和边子白第一次见面的场面可是不太对付。双方火药味很浓,要说敌意倒是没有多少,只不过边子白不愿意当下陷入秦国的权力争斗之中,而公子梁的招揽之心却非常重。

眼瞅着当师兄的机会飞走,孟轲沮丧地矮了半头,整个人都软塌塌的往下矬,仿佛是一滩烂泥似的坐在了席上。孙伯灵也没有心思去数落师弟的无礼之处,主要是孟轲这家伙总是虚心接受,但要说改恐怕连边子白都会头痛。自己不过是他大师兄,就不去找这个不痛快了。当然,可以偷偷的告诉孟母,好让孟轲张张记性。

而孙伯灵也是见怪不怪,孟轲的性格他要是了如指掌。这熊孩子容易受挫,而且基本上每天都要遭遇若干的挫折,被孟母一天打三回都有过,家教不可谓不严厉。可是,过一会儿,又是一条活泼可爱的熊孩子,其强大的恢复力惊人。

孙伯灵抬头正视公子虔,作揖道:“不过小子过来还是有事请兄长帮忙,还请不要推辞。”

要是往日里,公子虔遇到请求,只要对方还能入他的眼,必然拍着胸脯应承下来,大包大揽的表示:“你就瞧好吧”

可是进入帝丘这几天之后,公子虔的人生经历发生了偌大的改变。他不再是那个在栎阳的秦国公子,只要老爹不在乎,他都能一并主持了。颇受打击的心灵,也不再像是在秦国那样坚硬,仿佛这人世间的事都难不住他似的。

一山还有一山高。

人比人,气死人。

反正公子虔听到孙伯灵的请求之后,没来由的一阵心虚,连边子白都搞不定的事,他能帮忙就算是边子白能搞定,如果孙伯灵搞不定,他也没有胆量一并应承下来,倒时候要是做不到,岂不是要丢脸。来到了帝丘,公子虔似乎学会了一个道理,他背后站着的是老秦,是秦国,曾经有着辉煌战绩的老牌诸侯国。

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和秦国息息相关,同时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到时候丢脸的不仅仅是他,还有他背后的秦国,乃至老爹赢师隰。

没来由的心虚之下,用眼神去和兄弟公子梁商量,可惜公子梁也没有什么好建议给他。让他颇为担忧。

纠结了很久,才迟疑道:“不知伯灵是何请求,只不过本公子人单势孤,要是无法做到,恐怕耽误了边大夫的要务。如果在秦国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但是在卫国,你也知道,人离乡贱,实在能力有限。”

孙伯灵笑了笑,轻松道:“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就是明日家师要采纳,按礼来说,需要家臣,亲友出席。只是老师不在乎名利,没有大肆豢养家奴,更没有招揽家臣的举动,以至于家臣只有一个,还是家师昔日的朋友,身份上恐怕会让女方不喜,所以想请公子帮忙出席照顾一二。”

公子虔这才松了一口气,以为是什么事,这事简单,不就是作为南方家人朋友出面采纳吗只不过边子白似乎在府邸里没有家臣啊

那不成赵武也算

公子虔不久之前才从弟弟口中知道了赵武的身份,奴隶。这样的身份肯定是不可能出席在迎亲采纳的过程之中的,有失身份。

公子虔好奇道:“不知女方是何家有没有忌讳”

“列子,列神仙之女。也是我们的师母。公子放心,到时候媒人是王夫子,需要注意的地方,他会提醒公子。”孙伯灵恭敬道。这也是出于对长者的尊重,也是作为弟子应该遵守的额本分。

要是别人家,公子虔必然不假辞色,在他看来卫国的官宦之家,基本上都是蝇营狗苟之辈,根本就不值当他拿正眼去瞧一眼。可是列御寇就不一样了,这位虽然是在郑国隐居,但是其名气在诸侯之中都是如雷贯耳,就算是公子虔不关注道家学派,也知道这么一个牛人。

想到

公子虔也是压力大增,知道这差事不好办,没想到真的如此。

别说公子虔了,边子白府邸内的首席家臣,白圭知道路缦的身份之后,更是懵逼不已。他不过是东周落魄子,国人的身份都需要好好说道说道。甚至可能是逃难的野人。

什么是野人呢

住在城邑之外的人,就是野人。基本上有两种身份,在野外耕种的农夫,还有一种就是生活在野外的猎人。好处就是没有纳税义务,但坏处也很明显,只要被权贵抓住了,他们就会成为权贵的私有财产。在近几十年,先是从魏国,然后是秦国,才给予了野人和国人一样的身份和地位。这主要源于魏国的变法,为了增加纳税人口的一种手段。至于秦国,就更简单了,赢师隰手下没人没兵的日子过了好几年,心中五内俱焚,着急的不行。于是用秦公的身份颁布了一条诏令:允许所有不在籍贯的人,通过官府获得国人的身份,不管是羌人,蜀人,还是义渠人等等,就算是逃奴也可以获得国人身份。这条法令让秦国国内的封君对赢师隰非常不满。但好在逃奴的数量不多,他们也没有了和国君对抗下去的还打算。

不仅仅是秦国和魏国,对人口有着迫切希望的赵国等也纷纷效仿。所以,如今的国人地位已经不如几十年前的那么高了。

但国人看不起野人,那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的现状。当大家都是国人身份的时候,于是就有了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就白圭这样的,在帝丘城内做过苦力和小贩,算起来是国人身份。是最低贱的国人。但他是从东周逃难来的卫国,身份就有了更大的破绽。就算是如今翻身成为边子白的家臣,还有一手做菜的技艺,但要是让他去和名满天下的列子商量边子白的婚事,打死他都不敢啊

要是列御寇的弟子感觉被羞辱了,跳起来指着白圭的鼻子骂:“尔不过是个贱人,安敢窃此人望”

gu903();倒时候白圭只能仰面而泣,答:“没错,我是个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