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196(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关键不在他这里,而在魏侯身上。”公子缓做的如此露骨,边子白没有道理看不出来。正因为看出来了,他才会顺着公子缓的心思往下去想。

南卓好奇道:“难不成还另有玄机不成”

“看魏侯是否让他有积聚力量的野心,如果没有,我们两个恐怕要少不了一顿羞辱。至少魏侯不至于要我死吧”死是肯定死不了的,魏侯不是夫差,像是这辈子都没有见过女人的样子,那种看到美女就走不动道的楞子,绝对不是精英教育出来的人。

别说诸侯之家了,就算是士大夫阶层,嫡系子弟对女子的抵抗力都是很强的。这源自于,他们从小就会接触到身边越来越多的适龄女子,至少是长相婉约的那种。很少会为了一个女人,而做出有损家族的事来。

不仅仅是东方,西方也是如此,家中的男孩长大了,一般十六岁地时候,父亲或者叔叔对会带着男孩去欢场找一个技术好的失足女来教导不谙世事的大男孩,事后还会有所庆祝。

南卓嘿嘿笑道:“我这不是把事情夸大一些,好让惩罚的时候板子落下的时候轻一点吗”

看来,南卓也是很有经验的主,有熊孩子的潜质。

营地王帐之内,一应的规格,都是王才有的规格。魏侯虽然是侯爵,不过周王式微,已经约束不了任何一个诸侯了。比如韩魏都喜欢带兵去周王的领地耀武扬威,一方面夺取城池,增加自己的实力。另外一方面,显示自己的力量,让周王消停一点,不要给他们生事。周王虽然没有什么号召力,但保不齐有诸侯会接着周王的名声,做出一些让难以接受的事来。

“父亲。”公子缓坐在魏击的下首,这是属于他们父子的饷食时间,不会有人打扰。

“缓儿,今日有你喜欢的鹿脯,我让庖厨多准备了一些。”魏击在阉人的伺候下净手,准备用膳,可眉宇间却带着让人很容易觉察到的忧虑。

公子缓起身帮忙切肉供奉给魏击之后,才落座,抿了一口麦酒,看似随意地开口问道:“父亲,不知中山郡可有消息往来”

“你也不用太过担心,你舅舅做事还是很稳妥的,想来短期内不会出事。”魏击也只能这么说,他虽然昨日已经醉了,但是通过回忆和身边人的复述,他还是有所判断的认为边子白地推断真的可能性非常大。

毕竟,赵国和魏国已经是势同水火,谁都想要灭掉对方,但却都无可奈何。

相比之下,魏国的实力更强一点,赵国如果不想继续再被魏国压制下去,就不得不选择冒险的办法。而一下子吞掉魏国的一支主力军队,就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只要再拉拢秦国、齐国之后,赵国就有机会和魏国分庭抗礼,至少不会有被灭国的危险。而不像现在,魏国的重镇邺城就在邯郸边上,加上邺城还是魏国有名的产粮地区,魏国想要进攻赵国,根本就不需要动员粮草,直接从邺城的仓廪去拉就可以了,更气人的是,粮道才只有短短的一百里,大军作战,连偷袭粮道的心思都没有。

“父亲,儿臣担心司会那边无法核实消息,而中山又有道路之险,一旦战事开启,恐怕朝中难以有反应的时间。”公子缓看似如同平日一样,不紧不慢地切了肉,调着酱,漫不经心地开始调制食物,准备享用。但是一颗心思都挂在了魏击的反应上。

果然,说到司会的不作为,魏击也是气不打一处来:“王钟就是个废物,这点东西都掰扯不清楚,让赵人钻了空子。”

要是以往,魏击骂王钟,公子缓肯定会提心吊胆的担心,魏击的目标并非是王钟,而是他这个魏国公子但此时此刻他却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王钟不堪重用是肯定的,魏击发怒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虽说,王钟废物了一点,但这个人有一个优点,消息很灵通,尤其对国君身边发生的事,反应很快,尤其是对魏击的反应,更是如此。

王钟无法在实力上给予公子缓太多的帮助,但是在讯息上,公子缓肯定要比公子罃要快的多。

眼下王钟无法处理的事,却有一个人似乎能够轻易解决,公子缓轻笑道:“父亲,您对边子白如何看”

“是个人才”

这是魏击第一反应,随后觉得人才的评价太过普通,于是加了一句道:“有储相之才,可惜了是个卫臣,加上年纪小了一点,如果来魏国恐怕难以给予高位。”

“父亲既然看好边子白的才干,为何不让他来分析一二,儿臣以为他能够通过一些不连贯的消息,就能得出中山国的情况有变。如果获得查阅魏国司会府库的记录,必然能够得出更加有用的消息。如果父亲能够在中山郡消息传递过来之前,就能判断赵国的野心,我大魏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公子缓觉得时机成熟,有举荐边子白委以重任的意思。

当然,他更多的也想看一看,边子白的能力到底如何,值不值得他下更大的本钱。一个糜子这样的美女,显然不足以拉拢边子白这等人才。女人而已,对于魏国来说根本就不值得怜惜,相对于权势,这些都不值得留恋。

公子缓希望边子白表现出更加强劲的能力出来,而公子缓身边不缺能征善战的武将,也不缺少做事认真的官吏,但是一个能够洞悉对手一切的谋主,对他来说是完成自己争储战争的最后一块版图。

魏击踌躇道:“他毕竟是卫国的臣子,这样好吗”

“如果边子白是魏臣,为君王谋划是其本分;但其身份为外臣,不如父亲送些年轻人喜欢的东西给他,算是酬劳如何”公子缓看似给边子白要好处,却让魏击内心的芥蒂消除了干净。

魏击也想问,但问题是魏国如此强大的霸主,竟然连外人都已经看出来的问题,自己却傻乎乎的都没有发觉,岂不是说明魏国的官员很无能连带着,自己这个魏侯也很没有本事这关乎到国君的脸面,也是魏击的脸面。

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魏击也难以完全相信边子白。他坚信赵章完全有理由对魏军设下陷阱,但他却还不能确定赵章有必胜的把握。也就是说,魏击还没有看出赵章最后的底牌。

而公子缓看似替边子白要好处,却让魏击看到了一丝异样,他的这个儿子果然也看上了边子白的才能。这恐怕不仅仅是借着机会拉近彼此的关系,等待时机成熟之后,将边子白招揽过来。而是将边子白看待成为一个可以成为他左膀右臂的谋主,对这样的人才,简单的拉拢恐怕还不足以让对方臣服。但交好的心思很浓倒是错不了的。对此,魏击肯定也会支持的。魏国能够有更有能力的臣子,对于魏击这个国君来说,也是增强实力的好处,没有理由拒绝。

尤其边子白不同于那种走投无路的人才,只要不做傻事,基本上在任何一个诸侯都能混上一官半职。就像是当年的吴起,他在鲁国带兵大败了齐国的军队,并且一举攻入了齐国,齐军溃败不敢战。当年吴起离开立下大功的鲁国,却来到人生地生的魏国,一开始连一官半职都没有,只能栖身在子夏的门下,在子夏的举荐下,才有机会见到了魏文侯。才有了日后名扬天下的机会。

至于为什么吴起要离开鲁国,因为他的老师曾参实在是讨厌他,不仅进言让鲁公放弃了乘胜追击的打好机会,还在背地里评论吴起的人品当然吴起的人品经不起说是肯定的。吴起不孝在先,无情在后怕鲁公对他带兵有所忌惮,杀了齐国身份的妻女,得胜回到鲁国之后,就听到有关于曾参在鲁公面前进谗言的小道消息,吴起也担心自己会被鲁公杀了,这才逃去了魏国。

但是边子白却是截然不同的情况,这家伙的局面太好了,没有任何不好的名声,甚至还传出为了报恩将救他的酒肆女老板娶了,算是有情有义的君子。

边子白这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