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165(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但吓哭了孟轲对边子白来说,并不是第一次,吓哭小孩,这已经不是他的第一次了,准确的来说,吓哭在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小孩,是第二次,他的第一次献给了庄周。

其实也不是什么吓哭,主要是这小毛孩子年纪不大,自尊心还特别强。三四岁的孩子,尿炕多平常啊

不就是画地图吗

比他神奇的人多得是,去问问,那个不尿炕

就算是三皇五帝,恐怕也不能免俗。当然,他们恐怕没有被人撞破晒小被子的尴尬,而边子白却撞破了庄周偷偷摸摸晒小被子的秘密。

于是这家伙哭了

庄周那孩子吧很多时候感觉傻傻的,萌萌的,似乎不太聪明的样子,发呆是常事,犯傻是天性,他会看着一只在泥塘里打滚的小猪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这在同龄人眼里是绝对看不到的,一般的正常反应是,吞咽口水,想吃它。这才是面对移动肉食最该有的反应。可是庄周却流露出了羡慕的眼神,似乎觉得在泥塘里打滚也是一种莫大的快乐。

当然,小孩子和小孩子也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庄周和孟轲都是有着大成就的人,庄周很有主见,甚至说固执道让人绝望。

但孟轲有一个弱点,非常听母亲的话。

不听不成啊

笤帚斥候着,根本就不敢犟嘴。

后世的亚圣,有着太多的光芒加诸于身。甚至从来没有流传的故事说过,亚圣挨过打。孟母的光辉形象如同圣母一般圣洁,总之悉心教导,苦口婆心的一点一滴的感动着亚圣。可实际上呢一个要坚强自立的寡妇,带着一个整日只知道玩耍的熊孩子,不打一顿,难消心头之恨。

孟轲膝盖弯曲,普通一声跪下,奶声奶气的喊道:“老师。”

边子白伸手要搀扶,却被孟母阻止了,甚至在她的坚持之下,行了师徒之间的大礼。

在边子白点头认下孟轲这个弟子之后,孟母又匆匆问了府邸的人,去了坊市。不久之后回来,带回来了拜师的所有礼物。并且买回来了普通人难以消费的肉脯,这是作为拜师礼的重要礼物。于是,在边子白的大弟子孙伯灵从公学回来之后,就看到了这一幕。

自己的老师边子白,一脸无奈的接受着一个妇人和小孩子的膜拜,然后他发现自己从边子白的唯一弟子,变成了大师兄。

“师弟”

孙伯灵聪慧,但年纪也还小,年龄足够去公学学习贵族的礼仪,在当下,八岁到十三,或者八岁到十五岁之间的礼仪学习,称之为小学,汉灵帝时期,甚至有专门培养天才儿童的小学,用来培养寒门子弟,对抗世家。这和后世的小学生是完全两个概念,每一个能够接收小学教育的都是社会精英,是血统高贵的预备役贵族。

等到他们年纪大了一些,就会去太庙边上的学校学习更重要的礼仪,称为大学。

一般会在十六岁之前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

之后就是舞象之年,学习的是战争的礼仪,还有兵法战术之类的。每一个贵族,都是按照全能官僚来培养的,从文化课,礼仪课程,还有军事课程。总之,这样一套完整的精英教育出来之后的年轻人,可以胜任任何部门的工作。

这才是贵族和商人家族、军人家族出来的子弟最大的区别。

军汉只能搏命,从战场上搏杀,只有最优秀最幸运的一小撮人,才有机会进入大人物的视线,但是真正的贵族已经不需要这样做了。因为,他们步入政坛的起点,是很多人奋斗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终点。

知礼,温文尔雅,才学夯实,这些不过是表象而已。

孟轲看着胖乎乎的孙伯灵,嘴巴长大了一些,再长大了一些,心中暗叹:“好壮观啊”

不过,孟轲还是有点小机灵的照猫画虎,学着孙伯灵的样子,拱手作揖道:“师兄。我叫孟轲,今年五岁。”

还在纠结于是否学得像的孟轲,下一刻就被幸福给击晕了。孙伯灵可是大家族出来的,拿出一份见面礼根本就没有心理负担,一块白玉制作成的玉玦,看着不大,但价值也不菲:“初次见面,师兄身无长物,就以此玉勉励师弟日后学业有成,宛若花中兰馨,玉中君子。”

这种话孟轲就说不出来了,毕竟他才只有五岁,苦着脸道:“师兄,我可没有东西送你啊”

这倒是真话,恐怕孙伯灵拿出来的这块玉,就抵得上孟轲母子所有的家当,还有富余。但是孙伯灵却摆手道:“这是师兄给师弟的见面礼,做师弟的是不用给的。”

“真的”孟轲谨慎道。

孙伯灵笑道:“真的。”

原本以为孟轲会欢喜而去,可没想到孟轲突然哀求道:“老师,您能不能不要再收弟子了”

孙伯灵顿时愣住了,他发现自己和小师弟完全不在一个思维平面上,这家伙竟然想着以后大出血时候的悲惨,而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这家伙真的只有五岁吗

边子白忍不住气地笑起来:“小子,还不快走,得了便宜还卖乖。”

似乎不用大出血就能得到好处,孟轲顿时笑成了一朵花,对晋升为大师兄的孙伯灵喊道:“大师兄,你是个豪客”

孙伯灵一脸茫然,什么意思他怎么就成了豪客。

等到孟轲一蹦一跳的离开之后,孙伯灵跪坐在边子白的边上,他作为边子白的弟子,在边子白的书舍里有一个专门的座位,就在主位的下手边上:“老师,您准备让孟轲学兵法吗”

边子白一愣神,幻想着孟轲一手拿着简牍,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目光,朗声道:“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然后按住腰间的宝剑,面对敌军来犯,俯首就擒。被抓之后,还来上一句涨气势的话:“威武不能屈”

想想就觉得不妥当。

当然,孟轲也不见得从小以谋主的方向培养,不见得长大了,就连练兵打仗都不成。毕竟智商放在哪儿,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可让一个哲学家去做将军,这事让边子白说什么也觉得不靠谱。可是他之后说的话,让孙伯灵觉得他的老师似乎更不靠谱:“算了,他才五岁,先养着玩吧”

好家伙,收个弟子养着玩。

也就他的老师能做出这种事来,孙伯灵如是想到。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