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156(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周围有楚、郑、赵、韩四个强国环视,卫公就算是喝多了猫尿,胸口生出了那么一丝丝的雄心壮志,随便来个人都能一泡尿给他滋灭了。这日子,过起来艰难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和卫国处境差不多的郑国却是一副截然不同的局势。就国土和人口来说,郑国的国力和卫国在同一档次,可郑国的军力在春秋战国,一直能够排名前五,郑国才是真正的豪强。

面对暴走的郑国。晋国惹不起,楚国也惹不起,发狠的时候,春秋时期周王都让郑国揍过。而这里的关键就是,郑国的军队是武士为基础组成的,十万郑军,十万武士,全民皆兵,举国上下都是好战分子,堪称春秋平头哥,谁惹谁倒霉。

就民风彪悍来说,郑国一点都不比秦国弱。但秦国虽然国土比郑国大,但是秦国穷啊穷到连衣服都快穿不起了。可郑国不一样,国内商业手工业极度发达,加上粮食产量很大,国人富足。有钱,就有好装备,同时人有狠,军队强大也不是没有道理。韩郑之战,前几年的时候,郑国军队在内战之中,还将韩国的军队打回了韩国国都。韩侯一度灰头土脸,都不敢说自己是豪强。

很久以来,一直有一个传说,打败郑国的,只能是郑人自己。一个中等诸侯,能够在国土大部分是平原的战场上,顶住七国联军的存在,其中还包括晋和齐,两个超级大国,彪悍到让所有诸侯恐惧。

要不是内部分裂,过多内耗之下,郑国的国力迅速消耗。就算是如今攻郑占尽优势的韩国,还几年前还是三战三败的局面,根本就奈何不了郑国。要是郑国上下一心,只要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吞并韩国也不是问题。

卫人

真比不了。

公孙鞅也是略带失望,在他看来太子太懦弱了一些,恐怕真不是一个好选择。偷偷的在边子白身边问道:“这就定下了”

“你以为呢”

公孙鞅没有说话,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是公族,但同时是卫国的官员,对于立储之事,也只能干瞪眼罢了。

大殿内,到处都是嗡嗡的声音。姬颓暗暗叹气,他也知道太子性格太弱势了一点。可是如果真的废长立幼,到时候卫国内乱了呢如今卫国不是面对的晋国,而是韩、魏、赵三国,加上楚国和齐国,都有可能灭了卫国。一个强势的国君,对卫国来说并不是好事。因为任何一个可能是卫国的潜在敌人,卫国都打不过。

既然如此,卫国只能抱紧大腿,求魏国了。

而公子岐,是坚决反对卫国无条件支援魏国的人之一,在很久之前,姬颓心中就有所决断了,之所以拖到现在,主要是做国君的永远不希望在自己薨毙之前就将手中的权力交出去,就算太子训是他的亲儿子,也是如此。

其实,丁祇的内心也是失望的,他最希望卫公姬颓能够再等一等,压住太子训崛起的时间。

可惜,卫公并不听他的,让他憋屈无比的是,他连提出自己的愿望都不敢。

好在卫公还念一点旧情。今日大朝会,丁祇宣读卫公的旨意,也多少表明了一个立场,他还是受到国君信任的宦官。丁祇等候了一会儿,大殿内百官都是窃窃私语,他就是嗓音穿透力有优势,恐怕也无法抵得了上百人的口舌。

“大司徒子南靳,奉命接待鲁国使团。”

“臣,领命”

“大宗伯南丰,奉命接待宋国使团。”

“臣,领命”

边子白正当昏昏欲睡,颇为无趣的时候,国相子思竟然没有捞到接待国君使团的任务,甚至连接待任务都没有捞到。这已经说明了足够多的问题。多半是卫公受到公子训的建议,才将国相闲置了起来。而闲置的国相,恐怕就要丢官了。

果真是一朝一天子一朝臣,难道公子训就如此按耐不住了吗

如果说,太子训被突然任命接待魏侯的任务,卫公连和太子训一点商量都没有,恐怕真不太可能。按理说,姬颓感觉到年老体衰,或者用身体不适作为托词,也应该安排国相去接待魏侯,而不是让太子训。就算是要稳固太子训的地位,如果卫公坚持一下,太子训恐怕也难以拒绝。毕竟,比起国君的宝座,出让一些利益无可厚非。

至少应该让国相子思接待鲁国的使团。毕竟鲁国国君也是亲临,而卫国和鲁国是兄弟之国。双方的关系一直很好,同时也是共进退的盟友。但让大司徒去接待,就有点让人寻味了。即便不用国相子思,最好的选择也该让大宗伯南丰去接待鲁国使团。而不是让大司徒子南靳去。一个代表着卫国的公族和公室,而另外一个是卿大夫,绝对放出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信号。就算是子南靳也是公族之人,也是如此。

至于让大宗伯南丰去接待宋国

边子白甚至在心里开始腹诽,这份脑残的接待诏书恐怕是太子想出来的吧

更让他奇怪的是,这份诏书竟然是没有通过内史府,更不可能获得执政府签发,属于乱命。这是卫公不想让自己知道这些秘密呢还是不想让国相子思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毕竟子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自己这样的杂鱼,似乎卫公根本就没有被提防的可能。

突然,丁祇的声音传来:“内史令,边子白,奉命接待秦国使团。”

他愣住了,没想到他这个中大夫也被拉壮丁了,这秦国使团是什么鬼

等到退朝之后,边子白匆匆找到丁祇,询问秦国使团的为首官员,而丁祇在书舍内找到了往来的文书,看了一眼之后递给边子白道:“好像是叫公子梁的,也不知道是秦公的哪个儿子。”

正当边子白想要告辞的时候,丁祇却板着脸开始训斥起来:“你小子,大朝会的时候都敢走神,要是御史来挑刺,你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御史不是内史府门下吗”边子白有点纳闷,他手下敢跳出来给他使绊子吗恐怕真的有,连边子白都感受到了暗潮涌动,恐怕御史位置上的哪些公卿子弟们也要按捺不住了。当然,挑衅自己是假,给太子扫清道路是真。

边子白顿时明悟,看来他不适合继续管着内史府的差事了,官继续当着,上班似乎不用去了他为自己的这个念头看到很羞愧,但没办法,避嫌呗。

丁祇冷笑道:“你手下恐怕真没有几个能听你的官吏。算了,国宴的菜品都已经准备好了吗”

边子白纳闷不已,心说:您老不是都已经吃过了吗不过见丁祇连连给他使眼色,顿时心中一惊,连丁祇似乎在宫内也受到了掣肘,变得小心起来。难道宫掖之内已经开始了吗脸色微变的边子白开口道:“都已经准备好了,要是内宰不放心的话,不如让庖厨做一遍。”

“正该如此,此乃我大卫数十年盛况,必须要谨慎对待。”说完,丁祇加了一句话:“晚上试着做一些,我去看看。”

公子梁

离开宫门的时候,边子白还在车上想着这个秦国的公子梁到底是谁,忽然他心头好像屏裂出一团炫目白光,一个人的名字跃然而出,他在车上低声爆出一句粗口:“我艹,公子梁,不会是那个公子梁吧”

第228章不老实的替罪羊

“白圭,晚上多准备一席晚宴,量不要多,但要精致。另外,开席地时间在公孙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