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诩不收苟变,确实给子蒙带来了很大的打击。而苟变也一直自责,或许他不成器,才是导致子蒙病情急转直下的罪魁祸首。
苟变俯身在地,头顶着地板,悲切道:“弟子无能让老师蒙羞,愧不能赴死”说完,哽咽着,有种泣不成声的呜咽。
“如果我的面子能够换来如此重宝,夫复何求”子蒙当然不认为他有如此大的面子。因为这部书如果真是吴起所著,那么将是一部能够让家中名将不断的重宝,是任何面子都换不来的宝物。甚至让子思将家中嫡女一股脑都送给边子白当侍妾,都不会亏。毕竟,丢脸只是暂时的,可家族依仗的底蕴,将是延续一个家族几百年风光的基石。两者相比之下,孰轻孰重就该知道了。
子蒙伸出手臂,往声音的方向缓缓摸去,他似乎以前很喜欢摸苟变的脑袋,记忆中,苟变的脑袋很大,也很瓷实,手感似乎不太好,却是他曾经乐此不疲的事。但是他已经无力做这样的事了,叹着气就放弃了,缓慢的开口道:“伯灵在吗”
“弟子在”
“好。”
子蒙等了一会儿,等到应龙回来之后,开口道:“应龙,去请我大哥来。”
应龙是江湖儿女,曾经是游侠头子,生死对他来说并不难舍,只不过他不太理解,子蒙的一生为什么会荒废在一个已经失败的人身上。将怀公的托付,当成一生的事业,最后孑然一身的临死的时候,身边连一个摔瓦罐出丧的子嗣都没有。
要是当年怀公死后,子蒙没有带着怀公的儿子远走齐国,或许他身边的很多人都不用死,包括老婆孩子,可惜,这一切现在说,都毫无用处。子蒙是一个重承诺的人,这也是认识子蒙的人对他的第一印象。
子思的脚步有些沉重,他大概已经知道了子蒙的用意,到了已经需要交代遗言的程度,也预示着,子蒙心头最后的一个愿望也得到了解决。胞弟不久将离开人世,却幸运的将心中所有的愿望完成。做哥哥的子思不知道自己该高兴,还是该悲哀。
对于一个人来说,临时的时候,能够很平静的完成所有的安排,本来就是幸福。
等到人到齐了之后,子蒙才让应龙将边子白留下的书卷拿了出来,这卷书在谁也想不到的情况下,出现在了众人眼中。
其实,有过很多人争论过,吴起应该留下了兵法,但是遗落了。还有一种可能,吴起著的兵法,应该在王诩的手中。这也是子蒙不惜放弃最后的尊严,让苟变拜到王诩门下的用意。可惜,王诩不吃这一套。要死了,有遗愿没完成,凭什么找他可就是这部被众人猜测不已的兵书,却突兀的出现在了边子白的礼单上,在场的人都不知道该评价边子白是傻,还是大方了。其实边子白当年喜欢研读古籍,吴起兵法是他曾经买书的时候老板送的,不要钱。而且篇幅很短的吴起兵法根本不单卖,附带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好几本兵书才凑成一本实体书,然后不打折才卖十几块,半价都没人要
要不是重生后记忆超群,让他回忆起来这本书的所有内容,他也不会抄录下来。
要是知道了真相,估计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会吐血而亡的。
就连子思的眼神中透露着惊喜的光芒,吴起,这是一个战国时期划时代的人物。或者说是战国第一人也不为过,如果是魏武侯继续委以重任,以国事托付,吴起也不会离开魏国,甚至仅靠着吴起一个人就能将秦国吞并了。
这时候的秦国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反而积弱久矣。
秦国的弱,是制度的原因,但是秦军却很强。河西大营的主力,很大一部分都是当地人。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秦人。
如果让魏国吞并了秦国,拥有至少可以征辟二十万身强力壮的秦兵,加上魏国的武器和装备,只要数年,魏国就能横扫北方,不出三十年,统一华夏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魏武侯却并没有想他父亲那样重用吴起,一直将他作为边将使用。这让心高气傲的吴起怎么能接收
于是就有了他离开魏国,去了楚国,一年变法成功,才有了楚国十年争霸中原的辉煌成绩。
但是纵然吴起一生征战无数,而且从无败绩,但是他是否有流传下的兵法,都无从考证。没有人见到过吴子兵法,就自然让人不免怀疑,吴起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是否总结了一生的用兵经验,整理成兵法流传百世
可想起吴起的为人,所有人都在找不到佐证的情况下,认为不可能。
吴起操蛋的性格,绝对不是那种为了后世留名,而愿意耗费哪怕一丁点力气的家伙。说白了,吴起的一生都是肆意妄为的一生。就算是知道楚悼王死后,他在楚国必死无疑的局势下,他还想着拉着仇人一起死的念头。这绝对是一个疯子才会有的做法。
楚国贵族戮王尸案之后,七十多家贵族因为这件事情被灭族。可见,如果有阴曹地府,吴起都会高兴的一路狂笑的被判下地狱就他坐下的事,恐怕真没有资格投胎。
但问题来了,吴起被杀,楚悼王尸体被弓箭射到,发生了戮楚王尸案。然后到新任楚王登基,再到屠杀犯罪的贵族。中间可有一个时间差,而且至少不会少于一个月,这段时间,这些楚国的贵族去干什么去了
杀了吴起,肯定不解恨。
因为楚国贵族们发现,近战,他们人多也打不过吴起。这才有了用弓箭射杀吴起,而吴起趴在楚悼王尸体上,临死拉了不少垫背的楚国倒霉贵族。
不解恨
那是肯定的,吴起在楚国是仅次于楚王封君,这些作乱的贵族肯定会攻入吴起的府邸,杀到血流成河,鸡犬不留,然后再一把火毁尸灭迹。如果吴起真的写过兵法,那么也就可能在这段时间内遗落了,没有人知道下落。
“是真的吗”
子思觉得多此一举,自己家的兄弟连喘气都费劲,还能拿着吴子兵法通篇查看之后,辨别真假于是他上手拆开了布袋,将简牍展开之后,研读起来。
图国篇,讲述的是吴起和魏文侯魏武侯的老爹之间的对话,说的是立国之本。而魏文侯其实,魏国四处吞并周围,将河西、中山两地吞并之后,国土面积一下子膨胀起来。这不得不说有吴起将军事和国家的政策联系起来的功劳。
书中的描述很多地方都有考证,比如说文侯在魏国的宗庙里宴请吴起,让他的夫人倒酒。这就看得出是魏文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