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40(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可被边子白吹捧了一句之后,他发现自己再去质疑铁锅的外表,无疑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姬颓是个懂得进退的人,摆摆手道:“还请边学士介绍比试步骤”

“一口锅、两个鼎,用来烧水,以三锅开水为标准,水沸即成,一连三次,比试优劣。”流程很简单,就是烧开水。这玩意帝丘城的小孩子都会,却让他主持评判,卫公发现自己有点兴师动众了。

兴趣寥寥的卫公一点都不信,仅凭借如此简单的比试,魏人就傻乎乎的花重金买下如此多无用的东西。

显然,无用是相对的。

对于农夫来说,他们是财产最少的一个群体,却也是数量最多的一个群体。有陶鼎做饭,就绝对不会奢望用铜鼎,更不要说不知所云的铁锅了。

三组人马准备妥当。清一色的小太监配小宫女,有句话怎么说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边子白觉得这话用在这里欠妥当。将手中的小铜锤递给了卫公,后者在一个小钟上敲击了一次,发出清脆的鸣音,萦绕耳畔,久久不能离去。钟响过之后,小宦官,小宫女们顿时忙碌起来。

从边上准备好的炭盆中移动引火之物,然后小心的放上引火的火绒,也就是各种干燥的易燃树皮之类的。小宫女费力的吹着陶管,浓烟从铜鼎和陶鼎下冒了出来,相比之下,土灶就淡然很多,一个简单的小风箱,小宫女费力的拉着,却也没有烟熏火燎的窘迫。

而且,土灶是最先点燃木柴的炊具。

铜鼎和陶鼎也相继点燃。

从点火这个过程来看,三个炊具有差距,但都不大。接下来就是放入木柴持续烧煮了。土灶的烟从低矮的烟囱往外徐徐上升,看着有种爽心悦目的感觉。

这时候的卫公感觉很无聊,左盼右顾也没有看出门道来。于是,卫公吩咐道:“上酒。”

喝酒是贵族的日常打发时间最好的消遣,当然如果有长相甜美,身段妖娆的舞女助兴的话,就更好了。

边子白可不敢答应啊卫公年纪大了,酒量必然是要比年轻的时候差很多。他担心醉醺醺的卫公到时候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到时候他白瞎了这一次科学展示。没办法,他推荐了自己好不容易做出来的炒青茶叶,却被周围人都嫌弃的提神圣品:“公上,小子有一饮品可以提神,却不会让人有炙热感,反而能神清气爽倍感轻盈。不知道公上是否需要”

“哦,世间有此等妙物快快拿来。”卫公是个喜欢新奇的人,尤其对提神的东西感兴趣,他有上千妙龄少女豢养在宫廷里,却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他不甘啊

显然,卫公会错了意,泡茶是一个很讲究心境的艺术,但边子白从骨子里是个俗人,三下五除二就倒出茶汤,在陶杯里看不清茶汤的颜色,闻着却有种草木间的清香,但要比草木更加浓烈一些。

卫公看了一眼丁祇,边子白会意,拿起自己的被子一口喝下,温热的茶汤带着略微苦涩的清香,在口中激荡,闭眼回味之后,却有丝丝甘甜。

卫公学着边子白的样子,一口喝下。忽然眼前一亮,年纪大了的人,很多人都喜欢苦味,后世的营养师会说得头头是道,反正卫公很满意。味觉上的刺激,让人精神振奋,卫公大喜道:“妙,妙不可言”

公孙鞅嘴角苦涩地在一边充当陪衬,他怎么也想不到,一种毫不起眼的汤药而已,怎么会有妙不可言的评语。而且说出这句话的人还是卫公,卫国的国君。

就在这时,试验现场巡视的太监突然惊喜的跑了过来,跪倒在卫公面前恭敬道:“启禀主君,水开了。”

第058章三倍速度

又来了一个人凑热闹,说实在的,在卫国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国君在宫中说的话,第二天大街上都能传播的沸沸扬扬。

子思的到来在意料之外,却在意料之中。

在意料之外,是因为更本就没人请他,至于说在意料之中,因为子思擅长卫国官场中的终极奥义,唠嗑。还是找国君唠嗑。要是个年轻的君主,遇到这么一个相国早就烦了,可姬颓年纪大了,本来就有点碎嘴子,还是那种车轱辘话的碎嘴子,很少有人能受得了。

可受不了也得受,谁让他是国君,其他人是臣子呢

可子思不一样,他是真喜欢唠,街头的笑话,列国的新鲜事,总之在他嘴里说出来,有点像是新闻联播的感觉,让姬颓蹭蹭长学问。

水开不开的,就是那么一回事。

做国君的肯定不会去关心烧开一锅水需要多久,用多少木柴之类的问题。就算是整日无所事事,也不会去厨房瞎折腾这些低贱的事。所以小宦官的兴奋在卫公眼里不过是装出来的,他不需要知道开水需要烧多久才能好,而需要知道的是,他随时随地都能享用汤浴。

相比之下,相国子思接地气的多。

刚来,他还瞅不准状况,看到小宦官一脸的喜气洋洋,觉得有点问题:“我说,民间烧开一锅水需要多久有没有定数。”说话间,他扭头转向卫公询问:“主君,是否却街头招一个人问问,国人或许能够给出最准确的答案。”

卫公啧了一下嘴巴,似乎会味道了一丝茶业的甘甜,可一眨眼的功夫,却消失的无隐无踪,让他有点惊讶。稀里糊涂地就要答应:“相国所言甚是,正所谓不明之事问明事之人,去街头找个人问一问也好。”

丁祇听不下去了,堂堂的卫国宫廷,数千人之中难道就没有一个明白人

他当年入宫的时候,也在伙房做过苦工。他回答这个问题真不难,自告奋勇道:“主君,不必费心问国人了。奴就知道,刚入宫的时候,某就在伙房,就是做的烧水的活。”

“哦,既然如此,可觉得铁锅有所区别”卫公从善如流。

丁祇定了定神,回忆了一下早年间自己的经历,开口道:“煮水至沸,铜鼎最快,次为陶鼎,之前没有铁锅,其效不得而知。不过春夏秋冬,水温不同耗时皆不同,冬日最长,夏日最短。大鼎,小鼎也皆为不同。器大,靡时;器小,则省。”

“在此之前,我们准备了沙漏来记录耗费的时间。三个炊具之中的水都是同等数量,同一水池内的水。依此判断三种炊具的优劣。”

卫公满足的点了点头,他身边还是有明白人的。

而国相子思看向了边子白,后者点头赞同道:“不错。确实如此。”

实际上,这样子的试验对子思也好,卫公也罢,都是毫无意义的。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人,生来富贵。就算是姬颓年轻的时候遭遇过流亡生活,可也不差。自然不懂庖厨的事了。快一点,慢一点,对他们的感触有,但微乎其微。

卫公甚至还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就稍微快一点,魏大夫就订购了千口铁锅”

铁锅很贵,贵到几乎和铜鼎差不多的价格。可铜鼎所用的材料根本就无法和武器相比,硬度,延展性,抗击打性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