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有句老话说,判断这辈子值不值,就想想你在这一刻死去,会不会有遗憾。

安戈平心而论,他觉得他这一生还挺值的。

若真要往遗憾二字身上靠,大概便还是没能跟方羿相处久一些罢。

他从前老是担心大丫头他们在新家过不好,但是方羿派人去魏府查探过,发现八个孩子都过得很好,魏老爷子虽然年迈,但却管教有方,很有智慧。连脾气最倔的小八也乐在其中,还在魏老爷子的挖掘下,发现了古琴的天赋,现在小小年纪,已经能完整弹奏出高山流水了。

他总是忧心这个,挂心那个,末了却发觉大家没了他也能过很好,害他总是瞎操心,白操心。

纵观这十九年的人生里,他得到的好像已经算多了。

有老爹,有孩子们,有方羿,他还大闹王宫,还假扮新娘子嫁人。

老实说,寻常人一百年都没有的这些经历,他十几年便都有了。

这要还不值,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讲。

十四日之后,卫临寰收到了来自安胄的信件。

他没发现,传信的白鸽爪尖泛红,并非国君传信的品种,只是相似。

乃至于他展开被调换的信纸时,当即撕得粉碎。

信上写道:

长公主身份尊贵,怎可许无名之辈?

这一说,便是将方羿踩到脚底了。

换句话解读,便是之所以派个男人过来,没别的意思,就是看不起方羿而已。

封若书大惊,直言信件被人偷梁换柱,请卫临寰派人彻查。却被王后反咬一口,未经君王允许,私自通信他国。

卫临寰本就在气头上,偏偏封若书又触了他的逆鳞,随即便将他禁了足,囚在王宫一处简陋的殿宇,没有王诏不得踏出房门半步。

最后一条可能将安戈救出囹圄的路,没了。

封若书如何也没想到,王后这次出手会这么狠。而且计划如此周密,几乎让他没有还手之力。

但事实上,这信件漏洞百出。

安胄向来以德服民,说话做事喜欢留三分余地,即便他真看不起方羿,也不会摊开在台面上说出来。

何况,这门亲事的重要性双方都很清楚,这联系两国邦交的纽带,一个不慎便成剜人心脏的利刃。目前以未国的国力,还不足以敢和容国交恶。安胄身为国君,怎会不清楚这一点,反而还恶言相向?

只是卫临寰气糊涂了,加上王后那边步步紧逼,脑一热便欠了考量。

常春殿,王后居住的殿宇。

此时此刻,容王后管珮正坐在软椅上揉着鬓角,机关算尽的脸上隐隐透着疲累,却看不出表情。打扇的宫女眼观鼻鼻观心,垂着头不敢说话。

少顷,管瑶盈步进来,管珮听到脚步,才挥手让下人都退了。

当初管瑶设计陷害安戈不成,反而引火上身,让自己失了清白。管珮将她从宫外接了回来,便一直将她留在常春殿的偏殿,再未有动静,直至最近对付方羿和安戈,姐妹俩才又合力出手。

姐姐,大王看到信怎么说?是否要立刻处死那贱人?

贱人,指的是安戈。

她从前一直叫安戈安如意,最近却发现叫错了名字。

管珮眼睛闭着,似是打了一场硬仗疲乏了。听到管瑶这句问话,勾画精致的细眉陡然骤起,睁眼的瞬间,扬手甩了管瑶一个巴掌。

啪!

管瑶猝不及防,只觉得脑袋嗡了一下,待到脸上传来火辣辣的痛意,她才回过神来。

姐姐何以打我!

管珮的脸抽搐了一下,缓缓起身,居高临下逼视管瑶,你做的好事!

管瑶捂着脸颊,正准备辩解,迎面却甩来一张凌厉的薄纸。纸上字迹满满,从头至尾用词含蓄却暗藏杀机,落款还有高仿的安胄的公印这才是管珮真正打算呈给卫临寰看的,证明安戈是细作,方羿同时有包庇倾向的假书。

管瑶出宫比她方便,故而这偷梁换柱之事是交给她去办的。

谁知管瑶事先偷看了假书,怕真给卫临寰看了,方羿会因此遭遇杀身之祸,于是她随即拟了另一封,既能让方羿脱身而出,又能加重安戈的罪名。

只是,她分明记得已经将管珮的假书撕毁,早就扔进了护城河,怎的又回到了她手中?

管珮狠狠瞪着她,你别忘了我怎么做的安胄的公印。

管瑶了然管珮将一名世外巧匠偷偷请到王宫,能将任何形态的字符复原,甚至原封不动地复拟一份。

这封假书,断然也是那名巧匠修复的。

于是不再诡辩,直接坦然承认了,不错,大王今日看到的那封,的确是我换的。

你倒是还敢认?

有何不敢?管瑶擦了擦嘴角的血,我爱羿哥哥,断然不会做伤他害他之事。

糊涂!管珮恨铁不成钢,你可知那封信漏洞百出,寻常人一眼便能看穿。

管瑶早有心理准备,那也不要紧,我换的信,查到我这里我自然不闪躲,认罪就是。

认罪?说的轻巧!你若是认罪,我们筹划的所有东西便都前功尽弃了!

说到这里,管瑶才紧张起来,问:那......大王他?

想到这里,管珮微微松气,道:所幸那药烧了几分大王的神志,否则,这样拙劣的伎俩,如何瞒过他的眼睛!顿了顿,又道,不过这药的药性起伏不定,指不定哪日他清醒过来,再顺着这封信查下去。那时,才真的不好应对。

还好,那贱人明日就要上断头台了。

管珮亦点点头,如今,也只有先杀了他,再想办法扳倒方羿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粉红酒。小可爱的地雷~

ps:这周上了新榜单,每周一求:新坑《捉鬼师也要谈恋爱》,求收藏~

第110章断头台(二)

卫临寰铁了心要杀安戈,谁劝也没用。

重臣们都瞧出他的精神有些不对,但由于封若书被禁足的前车之鉴,便也通通不敢多问。

末了还是刑部侍郎思虑周全,考虑到在百姓眼中,永定侯府人毕竟还是未国长公主,若问斩的消息传出去恐怕要扰乱民心。故而先封锁消息,只对外说侯夫人在府上卧病不起,而那要问斩之人,只是个普通的朝廷重犯。

而封若书派去求助的亲信已被王后杀害,现在又赶上封锁消息,这一前一后的动向,便导致未国仍然毫不知情。

父王。

封若书被禁足,也就是安戈问斩的前一晚,静和公主趁着夜色入宫。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