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在玻璃箱中走来走去,打量着外面的世界。
实验员们记录下相关信息,其中一人向宇文温汇报:“启禀陛下,实验成功,这种硫化酒精,确实有麻醉效果。”
宇文温点点头,看着玻璃箱中的小白鼠,陷入沉思。
在特定实验条件下,用浓硫酸及一些试剂来处理无水酒精,获得的产物,到底叫什么来着
宇文温想不起来,这个化学反应,也许当年根本就没教过,或者教过,但他忘了。
房间里开着暖气,但效果不怎么样,有些冷。
不是暖气失灵,而是因为要通风,所以气温升不起来,之所以这房间要保持通风,是为了确保实验安全。
这次实验用的药剂,挥发性很强,有麻醉效果,一旦从管道泄露出来,而房间里为了保暖不通风,那么在场的人就有昏迷的可能。
一旦吸入这种挥发气体过多,搞不好会损坏人的大脑,或者再也醒不过来,所以必须保证通风。
第一场实验结束,第二场实验即将开始,宇文温转到另一个实验桌旁,准备观看实验,不过实验的准备需要时间,他坐在椅子上,看一份报告。
前不久,河南亳州发生一起案件,一个州学助教利用某种化学物质其人命名为硫化酒精进行作案,染指自己的堂嫂,并使其怀孕。
为了遮掩奸情,此人不惜下毒毒杀自己的堂叔。
这个案子已经破了,宇文温对于学术界出现了败类十分生气,那败类研制出来的化合物,其反应方法是通过期刊和其他学者交流学来的,但宇文温没有迁怒于学术界的正常交流。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学术界出现败类,这是在所难免的。
不过,警察在对犯罪嫌疑人的住所进行搜查时,搜到了许多实验记录,其中就有关于“硫化酒精”的各种实验数据。
因为这是一起“技术型犯罪”,办案人员没有对外公布案件细节,而是将一系列实验记录封存、上缴,工部随后组织化学技术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验证。
验证结果表明,这种“硫化酒精”确实有麻醉效果,如果运用得当,应该可以用于手术麻醉,宛若神医华佗所用“麻沸散”那样。
但是,这得经过大量实验,证实不会对人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安全剂量要摸索,按照药物实验的流程,第一阶段得先用实验小白鼠做实验。
与此同时,“硫化酒精”还有另外一种特性,被那人记录下来,让有关人员颇为感兴趣。
这种特性,也是那败类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并且详细记在实验记录上,所以,即便案发之后其人身陷囹吾,其他人依旧可以根据实验记录,将实验过程重现。
这就是标准化的好处,得益于学术界的交流。
宇文温如是想,看了看怀表,见实验准备就绪,放下报告,认真观看。
“硫化酒精”和酒精一样易挥发,装在盖着盖子的玻璃瓶里时,“硫化酒精”是液体,一旦和空气接触,譬如擦在手上,很快就会挥发。
液体挥发会吸收热量,不同液体挥发时吸收的热量不同,“吸热厉害”的液体,挥发时会让人觉得冰凉,酒精是这样,而“硫化酒精”也差不多。
然而,若是将气态的“硫化酒精”用压缩机压缩,压缩到一定压力之下后,不仅会重新变成液态,其性质也发生变化。
这种状态下的液体“硫化酒精”,其挥发的温度起了变化相比常态时变高,挥发时吸收的热量会更多,带来的效果不是冰凉,而是更厉害的
冻结。
可以在二十多度的室温下,让水快速结冰相对而言。
宇文温看了报告,报告中举了个例子:常态下的“硫化酒精”,是易挥发的液体,假设其挥发时要吸收的热量是一份。
那么,当“硫化酒精”挥发后变成气态,然后被压缩机压缩到高压状态重新变成液体,这种高压液化“硫化酒精”,挥发温度升高,挥发时需要的热量大概是十份。
随着气体压缩的压力越来越大,其挥发时需要的热量就会越来越多。
现在,空气压缩技术已经普及,工地、矿山用的“风钻”、“风镐”,配套的空气压缩机就是实用化的产品,各主要州学实验室,都有空气压缩机用于各类实验。
那么,当空气压缩技术用于“硫化酒精”,一个原理简单液体挥发带走热量,实现降温但效果出众的制冷方式出现了。
空气压缩机的轰鸣声中,实验制冷设备开始工作,宇文温和其他人一起,看着空气压缩机上的压力表,看着指针缓缓移动。
待得指针走到某个刻度后,实验员看向宇文温,见天子点头,便说:“第一次制冷实验开始,开阀门、计时”
一人转动实验制冷装置管路中的阀门,大家的视线聚集在实验装置里的那杯水上。
这是个放在铁盒子里的玻璃杯,其中装着三分之二的水,为了能让人看到水冻结的情景,这个铁盒子的侧开盖子没有关上。
靠近铁盒子的宇文温,面部感受到丝丝凉气,随后看见铁盒子里的玻璃杯外壁起雾,雾气越来越重,而铁盒子冒出来的凉气渐渐变成寒气。
毫无疑问,制冷效果明显,但要等到这杯水完全结冰需要时间。
宇文温大概记得,后世的家用冰箱要把一瓶水冻结实了总得几个小时,眼前这实验制冷装置只是技术验证机而已,所以他不需要等到一瓶水都冻结。
看到这里,答案毋庸置疑。
实验成功,大家雀跃不已,而宇文温的第一反应却是:这技术申请专利了么
如果没有的话,那
第六百七十一章消息
新年伊始,休完新年假期的人们纷纷“上班”,官员回到官署,工人回到工场,宇文皛则回到了实验室,和同事们开始新一年的工作。
煤气内燃机的技术原理,还有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已经通过期刊发表,这种新式动力技术,引来学术界的关注。
虽然各界的反馈还需要时间,但宇文皛觉得自己和同事们不再“孤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内燃机的研制而贡献出不同的力量。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的实验计划要拟定,还要做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安排人员付诸实施,所以宇文皛很忙,但再忙,也得抽空看一下专利局的专利通报,以及各期刊的新年首刊。
很快,一条专利信息映入他的眼帘:一种实用化前景良好的新式制冷技术,用空气压缩机、一系列简易设备及制冷剂构成管路循环,即可实现有效制冷,并在压缩机持续运转的前提下,保持设备内的低温。
这条消息引起宇文皛的兴趣,他知道这些年来,许多
gu903();